熱心網友
【菜名】西湖醋魚【所屬菜系】江蘇菜【特點】【原料】活魚1尾約1000克,醋50克,白糖60克,姜末2克【制作過程】1.魚洗凈,沿脊部剖開,從里面各剞3-5刀,但不能切斷魚皮;2.魚皮朝上放入開水中煮3分鐘;3.撇去余湯,留250克原湯,加醬油,料酒,姜末燒至入味后,取出魚塊裝盤4.原湯加糖,醋,濕淀粉各50克,燒開起泡后澆在魚身上即成
熱心網友
西湖醋魚配料:活草魚1條……700克姜末……………1。5克白糖……………60克醋………………50克 紹酒…………25克濕淀粉………50克醬油…………75克 制作方法: 1、 將草魚餓養兩面三刀天,促其排盡草料及泥土味,使魚結實。宰殺去掉鱗、鰓、內臟,洗凈。 2、 把魚身劈成雌雄兩爿(連背脊一邊稱雄爿,另一邊為雌爿),斬去魚牙,在雄爿上,從頜下4。5厘米處開始每隔4。5厘米斜片一刀(刀深約5厘米),刀口斜向頭部(共片五刀),片第三刀時,在腰鰭后處切斷,使用魚分成兩段,再在雌爿脊部厚肉處向腹部斜剞一長刀(深約4至5厘米),不要損傷魚皮。 3、 將炒鍋置旺火,舀入清水1000克,燒沸后將雄爿前后兩面相繼放入鍋內,然后,將雌爿并排放入,魚頭對齊,皮朝上,蓋上鍋蓋。待鍋水再沸時,揭開蓋撇開浮沫,轉動炒鍋,繼續用旺火燒煮,前后共燒約3分鐘,用筷子輕輕地扎魚的雄爿頜下部,如能扎入,即熟。炒鍋內留下250克湯水(余湯撇去),放入醬油、紹酒和姜末調味后,即將魚撈出,裝在盆中。 4、 在炒鍋內的湯汁,加入白糖、濕淀粉和醋,用手勺推攪成濃汁,見滾沸起泡,立即起鍋,徐徐澆在魚身上,即成。注意: 1、 片魚時刀距及深度要均勻。 2、 將片好的魚放入鍋中煮時,水不能淹沒魚頭及胸鰭翅起。 3、 最后一道工序,用手勺推攪成濃汁時,應離火推攪不能久滾,切忌加油;滾沸起泡,立即起鍋,澆遍魚的全身即成。風味特點: 1、"西湖醋魚"的來源,相傳出自"叔嫂傳珍"的故事,說的是古時西湖邊住有宋氏兄弟,以打魚為生,當地惡棍欲占其嫂,殺害其史,又欲加害小叔。宋嫂勸小叔外逃,行前特意用糖、醋燒制一條草魚為他餞行,勉勵他"苦甜毋忘百姓辛酸之處。"后來小叔得了功名,在一個偶然的宴會上吃到甜中帶酸的特制魚菜,終于找到了隱名遁逃的嫂嫂。他就辭去官司職重操漁家舊業,后人仿效烹制,"西湖醋魚"也就隨"叔嫂傳珍"的美名,歷久不衰地流傳下來。 2、"西湖醋魚"采用活殺現烹,不著油膩的烹調手段,成菜色澤紅亮,酸甜適宜,魚肉結實,鮮美滑嫩,有蟹肉滋味,是1956年浙江省認定的36杭州名菜之一。。
熱心網友
西湖醋魚配料:活草魚1條700克、姜末1。5克、白糖60克、醋50克、紹酒25克、濕淀粉50克、醬油 75克。 制作方法:1、將草魚餓養兩面三刀天,促其排盡草料及泥土味,使魚結實。宰殺去掉鱗 鰓、內臟,洗凈。2、把魚身劈成雌雄兩爿(連背脊一邊稱雄爿,另一邊為雌爿),斬去魚牙,在雄爿上,從頜下4。5厘米處開始每隔4。5厘米斜片一刀(刀深約5厘米),刀口斜向頭部(共片五刀),片第三刀時,在腰鰭后處切斷,使用魚分成兩段,再在雌爿脊部厚肉處向腹部斜剞一長刀(深約4至5厘米),不要損傷魚皮。3、將炒鍋置旺火,舀入清水1000克,燒沸后將雄爿前后兩面相繼放入鍋內,然后,將雌爿并排放入,魚頭對齊,皮朝上,蓋上鍋蓋。待鍋水再沸時,揭開蓋撇開浮沫,轉動炒鍋,繼續用旺火燒煮,前后共燒約3分鐘,用筷子輕輕地扎魚的雄爿頜下部,如能扎入,即熟。炒鍋內留下250克湯水(余湯撇去),放入醬油、紹酒和姜末調味后,即將魚撈出,裝在盆中。4、在炒鍋內的湯汁,加入白糖、濕淀粉和醋,用手勺推攪成濃汁,見滾沸起泡,立即起鍋,徐徐澆在魚身上,即成。 。
熱心網友
2》西湖醋魚 從前,在西湖斷橋邊,有一間孤單單的茅屋。男主人宋五哥早已去世,只留下他的妻子宋五嫂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弟弟。宋五嫂年紀輕輕,長得俊秀,丈夫死后,鄉親們常勸她改嫁,她生怕小叔無人照顧,都婉言回絕了。宋五嫂總是記住丈夫臨死時的話,一定要把小叔撫養長大。平時,她待小叔象親弟弟一樣,有好吃的總讓小叔先吃,做不起新衣,便把丈夫留下的舊衣裳縫縫補補,讓小叔穿得暖暖和和的。小叔對嫂嫂也很好,處處都幫上一手。 宋五嫂十分勤勞,每天天不亮,便帶著小叔,劃著舊漁船,到西湖里捕捕魚,捉捉蝦。捕來魚蝦,便換點米換點鹽,過著苦日子。 有一次,小叔因為年紀小,經不起湖上風吹雨打,忽然病了,而且病得很厲害,這可把宋五嫂急壞了。里外只她一個人,又要捕魚,又要請醫,又要煎藥,真忙得換不過氣來。多虧得宋五嫂精心護理,小叔的病終于慢慢地好了起來。但小叔病后身體很虛弱,胃口一點不開。 有一天,宋五嫂打來一網好魚。她將一條鮮龍活跳的草魚,養在水缸里。把剩下的魚,拿到市上去賣。一路走一路想,怎樣變個法兒,能把家里的那條新鮮草魚燒得好吃點,也好讓小叔開開胃口。她想起小時候聽老年人說過,糖醋可以開胃,便打起用糖醋燒魚的主意來。 宋五嫂賣了魚,在街上買來配料,回到家里,一邊燒水,一邊對小叔說:“今天嫂嫂要做碗好萊給你嘗嘗哩!”小叔好象猜到了宋五嫂的心思,說:“嫂嫂,我這兩天一聞腥氣就惡心,魚我是不要吃的!”宋五嫂說:“今天我用個特別的燒法,等會你一吃就知道啦。” 宋五嫂等水一開,將養在水缸里的一條草魚,活殺活剖洗干凈,在滾水里一氽,放在碗里。又取出自己做的藕粉,配上糖醋,燒成羹料,澆在熟魚上。然后將這熱氣騰騰的一碗魚,送到小叔跟前。她拿筷子夾一塊蘸上糖醋羹,給小叔吃。小叔一聞今天的魚不但沒有一點腥氣,而且還很香。一嘗,有點甜,有點酸,又特別鮮嫩。他搶過筷子,接過魚碗,說:“嫂嫂,這魚真好吃,這魚真好吃!”開始還一筷一筷地吃,后來就大塊大塊地往嘴巴里送啦。 這樣一連幾天,宋五嫂每天都把打來的活草魚留下一條,燒醋魚給小叔吃。小叔胃口大開,身體也很快好了起來,又幫著宋五嫂去打西湖魚了。附近的漁家,聽說宋五嫂的小叔吃了她燒的醋魚,胃口馬上好啦,身體也健旺啦,都來向宋五嫂討教辦法,回去也燒這種魚吃。因為這個菜是宋五嫂愛惜小叔,第一個燒出來的,人們就叫它為“宋嫂魚”。 宋五嫂看到大家都喜歡吃醋魚,就積了些錢,和小叔商量商量,在茅屋里開個小店鋪,賣起醋魚來了。果然,你來我往,生意很好。“斷橋宋嫂魚”一時傳為美談。這一年春天,南宋皇帝乘龍船在西湖上游玩作樂。忽然一陣暖風吹過,從斷橋那邊飄來一股似甜帶酸的香味兒。皇帝從來沒有聞到過這種香味,心里好怪,忙問左右道:“這是什么香味兒呀?”許多人都回答不出,其中有一個本地的官兒說:“皇上,這是斷橋邊赫赫有名的宋五嫂賣醋魚的香味兒哩!”皇帝一聽動了心,忙說:“好,既然這樣有名,寡人倒要去結識結識她。” 那皇帝趁著一時高興,脫下龍袍,換上便服,帶著太監坐小船一路來到斷橋邊。一上岸,抬頭見宋五嫂穿著一身粗藍布衣衫,一副漁家婦女的打扮,滿面春風地在店堂里招待顧客。皇帝一見連聲贊“妙”,忙走上去說:“聽說醋魚的味道很美,不料你宋五嫂的相貌更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宋五嫂見來者不善,便放下臉不答理他。那皇帝本來不想露出身份,現在見宋五嫂這樣,心里急了,便顛三倒四他說:“美人兒呀,這又何必呢!何必……呢!何必在這里燒魚呢!……不配,不配,嗯,還是跟寡人進宮去才配呵。” “寡人”兩字一脫口,宋五嫂便知道站在前面的人便是那個昏君了,心里更加生氣,但又不好得罪他,只得轉彎抹角他說:“宮里是有福之人住的,我是個打魚的人,沒有這份福氣,一離開茅屋必定生病。我老早就打定主意要在這兒住一世了。” 皇帝見宋五嫂口齒活絡。確實也不大好對付,便笑著改口說:“也罷!現在就帶你上龍船去燒碗醋魚,讓寡人嘗嘗新吧。今后你的美名,恐怕連斷橋也要壓斷啦!” 宋五嫂見皇帝竟有這樣的死皮賴臉,禁不住兩道柳眉豎了起來,說:“龍船難載我賣魚婦,你皇上也不要走這斷橋路!豈不見金兵一來,河山已經破碎,你皇上還是多去想想中原的父老吧。” 這都是實在話,而皇帝卻認定是宋五嫂在有意挖苦他,頓時恕容滿臉,罵聲:“好一個放肆的刁婦!”便急急匆匆地和太監下了小船,回到龍船里去了。 宋五嫂見皇帝氣呼呼地一走,知道兇多吉少,便趕緊收拾一些東西,帶了小叔,從后門溜出,跨上小船,雙槳一蕩,遠走高飛啦。等皇帝派兵趕來捉人時,宋五嫂早已無影無蹤了。 從此,宋五嫂和她的小叔改姓換名,隱落在別的小村子里,再不露面。來斷橋邊想吃“宋嫂魚”的人們,見茅屋破漏,鑊灶倒坍,只得敗興而回。 后來,孤山一帶學過燒“宋嫂魚”手藝的漁家,有的人也學宋五嫂的樣,開小店鋪賣醋魚;但他們怕沖犯皇帝,不敢說是。“宋嫂魚”只掛個“西湖醋魚”的菜牌。人們一吃這種“西湖醋魚”,味道和“宋嫂魚”一樣好, 就都來光顧。不久,許多菜館也做起這道菜來,而且越做越好,“西湖醋魚”就這樣出了名 直到現在,“樓外樓菜館”的“西湖醋魚”,因為選料和加工特別講究,在杭州最享有盛名。3》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是杭州的一道傳統名菜。相傳宋朝時,在杭州西湖附近有一個姓宋的青年。平日以打漁為生。有一次得了病,因家境困難沒有好的東西吃,他嫂嫂就親手在西湖捉了一條魚,加醋加糖燒成菜給他吃,把病治好了。因此菜是用西湖魚和醋糖調味制成,故稱“西湖醋魚”。后來,它就成為杭州地區各家菜館里的著名菜肴,過去在孤山“樓外樓”壁上曾留有“虧君有此調和氣,識得當年宋嫂無”的詩句,慕名前往品嘗者日益增多。康熙皇帝到西湖游覽時,亦品嘗過“西湖醋魚”,可見此菜在清代已較為著名。西湖醋魚原料: 活草魚1條(重約700克),紹酒25克,姜末1。5克,醬油75克,白糖60克,醋50克,濕淀粉50克,麻油少許。 作法: 一、將活草魚放入盛湖水的大盆內餓養一兩天,使魚肉結實,消除泥土氣味。烹前將魚宰殺,去鱗去鰓,剖腹去內臟,洗凈。將魚背朝外,放在砧板上,一手按住魚頭,一手持刀,從尾部入刀,用平刀沿著背脊骨批至魚頜下,同時將魚頭對劈開,使之成為脫骨相連的兩爿,斬去魚齒。 二、鍋內放清水1000克,旺火燒沸,將魚攤開,背面朝下放入,再燒開,即將鍋端上小火煮約3分鐘,至魚的劃水鰭豎起、眼珠突出,即用漏勺撈出,瀝干湯水,魚皮朝上,平攤在盆里。 三、另用凈鍋上火,放入汆魚的原湯250克,加紹酒、醬油、白糖、姜末燒開,加醋,用濕淀粉著膩,攪成濃汁,淋上麻油,澆在魚身上即成。 關鍵 特點: 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中帶甜。掌握關鍵: 必須用活草魚烹制,入開水鍋中汆至斷生撈出,保持整條不碎,肉質不糊爛。澆魚鹵汁要薄而濃,其味才美。 2》西湖醋魚 從前,在西湖斷橋邊,有一間孤單單的茅屋。男主人宋五哥早已去世,只留下他的妻子宋五嫂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弟弟。宋五嫂年紀輕輕,長得俊秀,丈夫死后,鄉親們常勸她改嫁,她生怕小叔無人照顧,都婉言回絕了。宋五嫂總是記住丈夫臨死時的話,一定要把小叔撫養長大。平時,她待小叔象親弟弟一樣,有好吃的總讓小叔先吃,做不起新衣,便把丈夫留下的舊衣裳縫縫補補,讓小叔穿得暖暖和和的。小叔對嫂嫂也很好,處處都幫上一手。 宋五嫂十分勤勞,每天天不亮,便帶著小叔,劃著舊漁船,到西湖里捕捕魚,捉捉蝦。捕來魚蝦,便換點米換點鹽,過著苦日子。 有一次,小叔因為年紀小,經不起湖上風吹雨打,忽然病了,而且病得很厲害,這可把宋五嫂急壞了。里外只她一個人,又要捕魚,又要請醫,又要煎藥,真忙得換不過氣來。多虧得宋五嫂精心護理,小叔的病終于慢慢地好了起來。但小叔病后身體很虛弱,胃口一點不開。 有一天,宋五嫂打來一網好魚。她將一條鮮龍活跳的草魚,養在水缸里。把剩下的魚,拿到市上去賣。一路走一路想,怎樣變個法兒,能把家里的那條新鮮草魚燒得好吃點,也好讓小叔開開胃口。她想起小時候聽老年人說過,糖醋可以開胃,便打起用糖醋燒魚的主意來。 宋五嫂賣了魚,在街上買來配料,回到家里,一邊燒水,一邊對小叔說:“今天嫂嫂要做碗好萊給你嘗嘗哩!”小叔好象猜到了宋五嫂的心思,說:“嫂嫂,我這兩天一聞腥氣就惡心,魚我是不要吃的!”宋五嫂說:“今天我用個特別的燒法,等會你一吃就知道啦。” 宋五嫂等水一開,將養在水缸里的一條草魚,活殺活剖洗干凈,在滾水里一氽,放在碗里。又取出自己做的藕粉,配上糖醋,燒成羹料,澆在熟魚上。然后將這熱氣騰騰的一碗魚,送到小叔跟前。她拿筷子夾一塊蘸上糖醋羹,給小叔吃。小叔一聞今天的魚不但沒有一點腥氣,而且還很香。一嘗,有點甜,有點酸,又特別鮮嫩。他搶過筷子,接過魚碗,說:“嫂嫂,這魚真好吃,這魚真好吃!”開始還一筷一筷地吃,后來就大塊大塊地往嘴巴里送啦。 這樣一連幾天,宋五嫂每天都把打來的活草魚留下一條,燒醋魚給小叔吃。小叔胃口大開,身體也很快好了起來,又幫著宋五嫂去打西湖魚了。附近的漁家,聽說宋五嫂的小叔吃了她燒的醋魚,胃口馬上好啦,身體也健旺啦,都來向宋五嫂討教辦法,回去也燒這種魚吃。因為這個菜是宋五嫂愛惜小叔,第一個燒出來的,人們就叫它為“宋嫂魚”。 宋五嫂看到大家都喜歡吃醋魚,就積了些錢,和小叔商量商量,在茅屋里開個小店鋪,賣起醋魚來了。果然,你來我往,生意很好。“斷橋宋嫂魚”一時傳為美談。這一年春天,南宋皇帝乘龍船在西湖上游玩作樂。忽然一陣暖風吹過,從斷橋那邊飄來一股似甜帶酸的香味兒。皇帝從來沒有聞到過這種香味,心里好怪,忙問左右道:“這是什么香味兒呀?”許多人都回答不出,其中有一個本地的官兒說:“皇上,這是斷橋邊赫赫有名的宋五嫂賣醋魚的香味兒哩!”皇帝一聽動了心,忙說:“好,既然這樣有名,寡人倒要去結識結識她。” 那皇帝趁著一時高興,脫下龍袍,換上便服,帶著太監坐小船一路來到斷橋邊。一上岸,抬頭見宋五嫂穿著一身粗藍布衣衫,一副漁家婦女的打扮,滿面春風地在店堂里招待顧客。皇帝一見連聲贊“妙”,忙走上去說:“聽說醋魚的味道很美,不料你宋五嫂的相貌更美。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宋五嫂見來者不善,便放下臉不答理他。那皇帝本來不想露出身份,現在見宋五嫂這樣,心里急了,便顛三倒四他說:“美人兒呀,這又何必呢!何必……呢!何必在這里燒魚呢!……不配,不配,嗯,還是跟寡人進宮去才配呵。” “寡人”兩字一脫口,宋五嫂便知道站在前面的人便是那個昏君了,心里更加生氣,但又不好得罪他,只得轉彎抹角他說:“宮里是有福之人住的,我是個打魚的人,沒有這份福氣,一離開茅屋必定生病。我老早就打定主意要在這兒住一世了。” 皇帝見宋五嫂口齒活絡。確實也不大好對付,便笑著改口說:“也罷!現在就帶你上龍船去燒碗醋魚,讓寡人嘗嘗新吧。今后你的美名,恐怕連斷橋也要壓斷啦!” 宋五嫂見皇帝竟有這樣的死皮賴臉,禁不住兩道柳眉豎了起來,說:“龍船難載我賣魚婦,你皇上也不要走這斷橋路!豈不見金兵一來,河山已經破碎,你皇上還是多去想想中原的父老吧。” 這都是實在話,而皇帝卻認定是宋五嫂在有意挖苦他,頓時恕容滿臉,罵聲:“好一個放肆的刁婦!”便急急匆匆地和太監下了小船,回到龍船里去了。 宋五嫂見皇帝氣呼呼地一走,知道兇多吉少,便趕緊收拾一些東西,帶了小叔,從后門溜出,跨上小船,雙槳一蕩,遠走高飛啦。等皇帝派兵趕來捉人時,宋五嫂早已無影無蹤了。 從此,宋五嫂和她的小叔改姓換名,隱落在別的小村子里,再不露面。來斷橋邊想吃“宋嫂魚”的人們,見茅屋破漏,鑊灶倒坍,只得敗興而回。 后來,孤山一帶學過燒“宋嫂魚”手藝的漁家,有的人也學宋五嫂的樣,開小店鋪賣醋魚;但他們怕沖犯皇帝,不敢說是。“宋嫂魚”只掛個“西湖醋魚”的菜牌。人們一吃這種“西湖醋魚”,味道和“宋嫂魚”一樣好, 就都來光顧。不久,許多菜館也做起這道菜來,而且越做越好,“西湖醋魚”就這樣出了名 直到現在,“樓外樓菜館”的“西湖醋魚”,因為選料和加工特別講究,在杭州最享有盛名。3》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是杭州的一道傳統名菜。相傳宋朝時,在杭州西湖附近有一個姓宋的青年。平日以打漁為生。有一次得了病,因家境困難沒有好的東西吃,他嫂嫂就親手在西湖捉了一條魚,加醋加糖燒成菜給他吃,把病治好了。因此菜是用西湖魚和醋糖調味制成,故稱“西湖醋魚”。后來,它就成為杭州地區各家菜館里的著名菜肴,過去在孤山“樓外樓”壁上曾留有“虧君有此調和氣,識得當年宋嫂無”的詩句,慕名前往品嘗者日益增多。康熙皇帝到西湖游覽時,亦品嘗過“西湖醋魚”,可見此菜在清代已較為著名。西湖醋魚原料: 活草魚1條(重約700克),紹酒25克,姜末1。5克,醬油75克,白糖60克,醋50克,濕淀粉50克,麻油少許。 作法: 一、將活草魚放入盛湖水的大盆內餓養一兩天,使魚肉結實,消除泥土氣味。烹前將魚宰殺,去鱗去鰓,剖腹去內臟,洗凈。將魚背朝外,放在砧板上,一手按住魚頭,一手持刀,從尾部入刀,用平刀沿著背脊骨批至魚頜下,同時將魚頭對劈開,使之成為脫骨相連的兩爿,斬去魚齒。 二、鍋內放清水1000克,旺火燒沸,將魚攤開,背面朝下放入,再燒開,即將鍋端上小火煮約3分鐘,至魚的劃水鰭豎起、眼珠突出,即用漏勺撈出,瀝干湯水,魚皮朝上,平攤在盆里。 三、另用凈鍋上火,放入汆魚的原湯250克,加紹酒、醬油、白糖、姜末燒開,加醋,用濕淀粉著膩,攪成濃汁,淋上麻油,澆在魚身上即成。 關鍵 特點: 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中帶甜。掌握關鍵: 必須用活草魚烹制,入開水鍋中汆至斷生撈出,保持整條不碎,肉質不糊爛。澆魚鹵汁要薄而濃,其味才美。 。
熱心網友
原 料活 魚 1 尾 約 1000 克 醋 50 克 白 糖 60 克 姜 末 2 克 。 制 法 1、魚 洗 ?Q , 沿 脊 部 剖 開 , ??里 面 各 剞 3-5 刀 , 但 不 能 切 ??魚 皮 ; 2、魚 皮 朝 上 放 入 開 水 中 煮 3 分 ? ; 3、撇 去 余 ??, 留 250 克 原 ??, 加 醬 油 、 料 酒、 姜 末 ??至 入 味 后 , 取 出 魚 ?K 裝 盤 ; 4、原 ??加 糖 、 醋 、 ??淀 粉 各 50 克 , ??開 起 泡 后 ??在 魚 身 上 即 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