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的政治普遍學的不好,因此只要政治考的好總分就上去,幫幫我,謝謝!
熱心網友
小問題一個:)網上答案很多。
熱心網友
你好,給你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關于初中生如何學好政治:調查資料表明:絕大多數學習困難生在學習上遇到障礙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比如對學習政治的興趣、動力、方法等。他們的心理特征主要有: 懶惰型 這類學生以男生居多,他們的智商不錯,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反應能力較好,但上課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粗心、貪玩,在學習上投入的時間較少,導致學習成績差。 自卑型 由于底子薄,雖然學習上投入時間不少,但取得學習效益不高,知識的遷移能力弱,靈活性不夠,成績上不去。因而自卑心理沉重,求知欲不強,認為自己學習能力差,缺乏毅力,對學習失去信心。 逆反型 部分學習困難生由于學習目的不明確,或由于家庭的原因引發的,學習情緒不穩定,自控能力差。有時表現欲很強,對老師的提問故意大聲喧嘩,以引起大家的注意。若老師批評的方法不當或引導不及時,容易產生一種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學習一落千丈。 所以,學習困難生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為了使學生學好初中政治,也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教育者在教學過程中有意滲透心理輔導,給學生關愛。其中最關鍵的是幫助學習困難生培養學習的興趣和學習自信心。 一、 努力培養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困難生之所以學不好政治,關鍵的對政治失去了興趣。為恢復和激發學習困難生的學習興趣,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用多媒體激發興趣 眾所周知,時代性在政治教學中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它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開發學生的智能。尤其是“變化無常”的時事現象,使學生感到神奇、新鮮、快樂。所以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點,教學中盡可能多用多媒體教學,多讓學生了解國家大事。例如,在講“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一內容時,我播放了“我國宇宙飛船上太空”的錄像放,學生在看錄像的時候臉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這時再講解課本上的基礎知識時,無論學習優秀生還是學習困難生一起進入狀態,興趣讓他們消除心理上的諸多顧慮,勇敢地參與教學互動。 2.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 美國人本主義教育家羅杰斯認為,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和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知識的傳授,而且還具有心理治療的作用,具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作用。尊重學生、以平等的人格對待每一個學生是創設和諧氛圍、培養良好師生關系的核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受尊重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也是一切正常學習所必備的前提條件。學習困難生更需要老師的關愛,他如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寬容和真誠,他的求知欲將會被激發。所以在課堂上我們千萬不能挖苦、嘲笑某一位學習困難生。在提問時,可將一些容易的問題讓困難生回答,讓他們也嘗試成功,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接受知識。 3.注重理論與生活實踐相聯系 讓所學的知識和身邊的事物聯系,也可激發學習困難生的興趣。比如講初中政治“環境污染”時,我們可引導學生測定所在地區大氣、水、土壤的污染程度,判斷該地區的環境污染情況。另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想出一些環保的方法,也可讓學生參與一些環保的小制作。 二、 培養學習困難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預料一定能實現的心理,是自己相信自己的情緒體念,是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計。自信是成功的重要條件。而學習困難生缺乏的就是自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活動結果、態度及自我評價對自信心的建立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培養學習困難生的自信心,是轉政治習困難生的關鍵。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1. 讓困難生體驗平等 讓學習困難生和優秀生享受同等的學習機會,對他們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使他們能積極地學習。建立起平等、和諧、合作、名主的氛圍,對學習困難生提高自信心很重要。 上課時,由于學習困難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相對弱一些,他們一般都縮手縮腳,不肯積極參與。老師可和他們多接觸,共同探討實驗,幫助他們一起完成。并引導他們對一些現象作出正確的判斷和合理解釋。 從一開始學政治就要鼓勵學習困難生打好基礎,一步一個腳印,改掉學習上的不良習慣。對他們的作業要同成績好的同學一樣嚴格要求,批改要更為仔細,并盡量進行面批,幫他們一起尋找原因,分析原因,當面訂正,長期這樣,困難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回較牢固的。 2.讓困難生體驗成功 學習中成功的體驗會使學習困難生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自我感覺越好,情緒就越佳,持續學習的動機就越強烈。我們應盡量創設各種條件,使學習困難生通過努力嘗試成功。 大家知道,政治教材中有幾個難點易造成學生的分化。第一。學完政治用語后,由于大量抽象的概念和內容的出現,多數困難生覺得能以接受,而且初學政治時的新鮮感在這時也有所減弱。第二。隨著學習的深入,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題目越來越多,以困難生原有的基礎難以應付,所以困難生有力不從心之感。第三。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的綜合度增加,困難生普遍覺得知識很雜亂,理不出個頭緒,信心低落。為幫助學習困難生度過以上幾個難關,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分散難點,從容易到復雜,從少到多,慢慢過度。課堂提問、隨堂練習應注意梯度性,并逐步將難點分散在其中,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融合,在學生實際和教學目標之間搭好臺階。例如,在講初三政治第七課時,因為概念多而抽象,就適當放慢進度,一些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的習題暫時不要求。又比如有這樣一些習題:1998年,肩負全國人民的重托,全國人大代表在人民大會堂投下神圣一票。上午10時30分,忠監票人報告,選票全部有效,國家新一屆領導人產生了。問:⑴上述材料表明我國實行哪一項制度?⑵社會主義民主作為社會主義的國家制度,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上述材料是怎樣體現這一觀點的?這類題目會使學生感到無從下手。我們可將題目分解成幾個步驟,讓學生從簡單處入手解答,然后再歸納出此類題型的解題方法。 時時地肯定學習困難生的進步,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另外風趣、幽默的語言消除學習困難生的緊張心理,在輕松的環境下,讓他們慢慢走向成功,走向自信。 3.讓困難生體驗信任 學習困難生往往不被重視。懷疑的目光會使他們失去信心。在課堂上及平時的接觸中,教師通過語調、表情、目光向他們傳遞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學習困難生從教師身上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感覺到在老師眼中自己是能干的,聰明的。有一次,一位學習困難生的作業字跡潦草,明顯是抄襲來的。我不動聲色地把他叫來,幫他把校服領子翻好,整理一番后,小伙子神氣多了。我趁機取出他的作業本,說:“帥小伙的作業可不帥噢!讓我們看看這些題,是不是難得能使我們的小伙子低頭?”這位學生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笑了。以后不管是儀表,還是作業,這位學生都很整潔,而且,難能可貴的是,他能試著自己做作業了。 4.讓困難生體驗自我調節 由于學習困難生已形成的知識缺陷,以及其思維啟動遲緩,起點較低,跨度較小,遺忘較快,使學習困難生進步較慢,常受到挫折。這時有的學生就選擇放棄,產生厭學情緒。若這時我們能加以引導,使其走出陰影,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新的競爭中,則困難生會變得堅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就會增強。教師的引導,是教會學生自我調節。學習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重要的是跌到了要及時地爬起來。講一些名人自信的、戰勝困難的故事能起到較好的教育作用,如林肯總統在面臨國家分裂這一困境時仍然堅持廢奴運動而成為著名的政治家。“相比之下,你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另外,自我調節還包括自制、自立和自強。有的學生害怕回答問題,還有的學生厭煩政治分析說明題。我們應向他們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確學習的重要性,要他們學會“強迫自己”認真按老師的要求做。當他們體會到了樂趣,信心也就增強了。 學習困難生的轉化任重而道遠,讓心理輔導滲透于我們政治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用教師的自信心和愛心去感染、關心學生,盡量縮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