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從2001.11.21《北京晨報》看到這照片和一則消息:“從新發地、大鐘寺批發市場反饋的信息表明,在冬儲大白菜集中上市即將結束的時候,批發價一斤最高8分錢,最低4分錢”。材料二:去年(指2000年)這個時候,每斤的批發價在0.25至0.30元之間,最低也在0.10元。作為一個消費者,針對前年和去年入冬,冬儲大白菜菜價,你有何想法?假設農民人均1畝地,畝產萬斤大白菜,一斤大白菜4分錢,忙活了近半年。一畝地大白菜銷售收入是多少元?白菜的銷售收入就是農民的純收入嗎?導致大白菜價格如此便宜的市場因素是什么?如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能答出此題者乃神人也 佩服至極~~

熱心網友

1。作為一個消費者,針對前年和去年入冬,冬儲大白菜菜價,你有何想法? 大白菜便宜了。 消費者可以花更少的錢買更多的大白菜,此乃收入效應! 消費者在一定時期內會增加對大白菜的購買,減少其它蔬菜的購買,此乃替代效應! 消費者在長期內會減少用于購買食品的開支,增加精神生活方面的開支,根據 恩格爾系數的體現!2。假設農民人均1畝地,畝產萬斤大白菜,一斤大白菜4分錢,忙活了近半年。一畝地大白菜銷售收入是多少元?白菜的銷售收入就是農民的純收入嗎? R=10000*0。04=400RMB 由于純收入=R(收入)-C(成本) 所以還不是農民的純收入,成本可以是購買農藥,化肥,種子,稅費等。 如果請了工人,還要扣除工資; 如果是租的土地,還要扣除地租; 如果請了經理人,還要扣除管理者成本。3。導致大白菜價格如此便宜的市場因素是什么? 供給大于需求,全國的大白菜都差不多是這個時候出來,且產品同質性嚴重,相互替代,為了用時收回成本,實現價值,只有低價出售。。。4。如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太多,主要如下,供參考 A。國家要改變長期以農補工的政策,加大農業投入,國家對農產品實行保護價,OR 進行農業補貼; B。加強農業科技,提高農民的知識。實現科技增收。 C。加快產業化發展,實現產供銷一條龍,防止脫離市場而生產,通過深加工提高收入; D。發展鄉鎮企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而使“離土不離鄉”。同時引導進城務工的勞務輸出。 E。改變單一糧食生產的方式,推廣經濟作物的栽培。 F。關鍵還有一點就是農村稅費改革的實現! 太多了,我提供的就這些,覺得有用就參考。 。

熱心網友

材料一:從2001。11。21《北京晨報》看到這照片和一則消息:“從新發地、大鐘寺批發市場反饋的信息表明,在冬儲大白菜集中上市即將結束的時候,批發價一斤最高8分錢,最低4分錢”。材料二:去年(指2000年)這個時候,每斤的批發價在0。25至0。30元之間,最低也在0。10元。作為一個消費者,針對前年和去年入冬,冬儲大白菜菜價,你有何想法?假設農民人均1畝地,畝產萬斤大白菜,一斤大白菜4分錢,忙活了近半年。一畝地大白菜銷售收入是多少元?白菜的銷售收入就是農民的純收入嗎?導致大白菜價格如此便宜的市場因素是什么?如何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答案1:偶要吃白菜的話就吃新鮮的。新上市貴點無所謂,收市時幾分一斤也不能 買多。2:以白菜的市場時效計算,畝產萬斤按0。10記的話也有1000元收入。3:要論純收入的話是行不通的,即使是菜農種白菜也是季節性作物--所以不能記純收入,如果有那個菜農能四季都種百菜的話,那他的收入很高哦。4:價格如此便宜的因素一般規類于氣候問題,市場方面不占主導。全國都有白菜在趕冬市,其價格由上市時的0。40-0。50逐漸降到收市時的0。04-0。10,而要讓白菜退出冬市的那一天還遠著呢。5:堅決貫徹實施好黨中央提出的“三農”問題。

熱心網友

答案1:偶要吃白菜的話就吃新鮮的。新上市貴點無所謂,收市時幾分一斤也不能 買多。 2:以白菜的市場時效計算,畝產萬斤按0.10記的話也有1000元收入。 3:要論純收入的話是行不通的,即使是菜農種白菜也是季節性作物--所以 不能記純收入,如果有那個菜農能四季都種百菜的話,那他的收入很高哦。 4:價格如此便宜的因素一般規類于氣候問題,市場方面不占主導。全國都有 白菜在趕冬市,其價格由上市時的0.40-0.50逐漸降到收市時的0.04-0.10 ,而要讓白菜退出冬市的那一天還遠著呢。 5:堅決貫徹實施好黨中央提出的“三農”問題。

熱心網友

我的想法:2000年與2001年主要是市場的主要因素。一畝地大白菜收入有400元,但這不是農民的純收入。市場因素:主要是由于市場經濟主導的政府職能工作要抓好,要派農技師去科學的對農民進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