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航母的戰斗力是非常強大的。防護等級、預警等級、攻擊力都是非常強大的。能力不容小瞧。但也有一些弱點。比如:需要龐大的補給,護航艦隊。為了維持艦載機的起飛,航母必須不斷的迎風航行,這就給它帶來一些不便,像海底的斷層、斷崖,都是潛艇隱蔽接近航母的有效方法。等等!航母一般都載有數個艦載機連隊,近90架各類飛機。在海上的自持力接近90天。所以,航母的攻擊力是非常強大的。
熱心網友
航空母艦是一個基地.航母的戰斗力來自航母戰斗群,是由十幾架飛機,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護衛艦等組成,控制區域是很大的 ,目標很大.
熱心網友
美國的航母的確有威懾力,但如果真的在一場不是危及自身安危的海外干涉中,一次損失掉兩艘航母,有誰有信心說美國會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我們要的不是摧毀美國人的所有航母,我們只要能摧毀一艘,讓美國人退出我們的事情,其他的,都可以再談...
熱心網友
只是航母?約等于廢鐵一堆。加上飛機相當于戰術空軍一個半聯隊。單航母戰斗群,超過大部分國家全國軍事實力雙航母戰斗群,想打誰就能打過誰。特混艦隊,靠!快無敵了。
熱心網友
幾十架飛機,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護衛艦,控制區域是很大的,以現在中國的實力,只能對付兩個航母戰斗群。航母戰斗中,雖可以給敵方強大空中打擊.但在沒有護航艦的情況下真成了活靶子,就像八十年代英阿馬島之戰雖有驅逐艦,但也是超級軍旗的口中之食,所以雖有護航艦,只要敵方有足夠的快的飛機那些什末艦就是擺設.航母戰斗中,雖可以給敵方強大空中打擊.但在沒有護航艦的情況下真成了活靶子,就像八十年代英阿馬島之戰雖有驅逐艦,但也是超級軍旗的口中之食,所以雖有護航艦,只要敵方有足夠的快的飛機那些什末艦就是擺設。排水量越大,說明所裝載的武器,炮臺,??C越多。
熱心網友
1.航空母艦的戰斗力不是由一艘單艦來體現的,這點樓上已經提過了。正確的提法應該是航空母艦戰斗群的戰斗力有多強。2.目前世界上戰斗力最強的航母戰斗群是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戰斗群。一個戰斗群在海洋上能夠控制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制海、制空權。3.一個中型航母戰斗群(法國的“福煦”級)大約能控制160萬平方公里的制海、制空權。新入役的“戴高樂”級情況有所區別,控制范圍在200萬平方公里左右。4.俄羅斯的“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戰斗群由于載機量小,只能控制4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5.英國的“無敵”級航空母艦戰斗群的情況和俄羅斯相仿。
熱心網友
他本身搭載的艦載機的防空,反艦及反潛能力很強。自持力也不錯。但一離開了航母戰斗群和核潛艇的幫助,作戰能力及生存力就下降了不少,所以單一的一艘航母的能力并不是非常高。
熱心網友
破爛,廢鐵一堆,幾枚導彈或者魚雷打打就沒了
熱心網友
我認為西方國家的航空母艦就不是很強 因為除了些飛機別的就只有防衛武器了!象蘇聯的航空母艦就不一樣因為他有遠程防空導彈和遠程反艦導彈所以在沒有艦載機的情況下也會有橫強的戰斗力!!!
熱心網友
本身是沒有太大攻擊力的攻擊力全在其栽的飛機上
熱心網友
美國的航母單獨的戰斗力很弱,除了艦載機沒有其他戰斗力俄羅斯的航母有巡洋艦功能,單艦戰斗力和艦載機也很強其他國家航母兩種功能都具備,但規模很小
熱心網友
聽說航母沒什么直接攻擊的武器吧!上面的飛機有用,如果它利用周圍的艦,水下的艇什么的掩護把飛機發出去挺有威脅的,但我聽專家說把它甲板炸個大坑飛機就不好起降了,就怕飛機攻不到那里去,導彈飛去又怕被攔截,我想導彈飛低點呢,貼著海面幾十米飛~!!
熱心網友
8000
熱心網友
只知道很強
熱心網友
航母是很強,但是沒有周圍的艦隊支持,它還是一座浮動的機場哈,(而且是很脆弱的)不然霉國就不會造那么多的驅逐和護衛艦了.不要怕哈 ~打仗還是看綜合戰斗力哈
熱心網友
0! 航母本身是沒有戰斗力的!只是一個飛機場而已,靠的都是飛機的攻擊
熱心網友
n*飛機
熱心網友
這么說吧,美國一個航母戰斗群可以消滅我們一個北海艦隊。而英國或印度之類的航母戰斗群還不是我們北艦的對手。
熱心網友
有多少飛機,它就有多強戰斗力
熱心網友
哈哈是哪個國家的航母啊,日本造了近40艘航母,可是最殘的當天就給解體了,其實也都是讓美國給摧毀的,俄羅斯的嗎,他的都不用打,乖乖的就處理賣給了中國,美國的啊,拆了改改了拆,瞎折騰,留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去自造自受,現在是航母的垂暮之年了,沒看見國際形勢有明目張膽的造大造多,向早小。造精轉型嘛,法國的啊,那么貴的一艘,它看輕易的駛出來亂開嗎,日本現在的啊,他也不敢開的至少1000公里的還上黃金補給線,有多少航母也不夠糟踐,開的過去,開不回來的主有什么用,出動一次,陪的錢比摧毀敵方的還多,現在各國都怕死人,只有中國和阿拉伯弟兄不怕,有人就有一切,航母只是大海里的一個小小島,彈丸之地,有什么威力,除非上面都是純核彈,核潛艇開過去,白讓他們炸,我都不要,你看他敢炸嗎
熱心網友
很強啊~開著它去搶劫~~IC~~ID~~IQ~通通拿出來~!
熱心網友
看看航母的最高排水量,排水量越大,說明所裝載的武器,炮臺,??C越多..相??痿Y力越??.
熱心網友
很強!但最強的還是國家意志。如果中國的國家意志夠強,那就算美國有再多的航空母艦也不怕。
熱心網友
航母,其實也就是一個艦載機的起降平臺,可想而知,假如沒有艦載機及周邊戰斗艦艇,那航母只不過是一個水上浮動的倉庫。現在信息科技的高度發達為航母的遠程打擊如虎添翼。但也成它的死穴。航母戰斗群的信息鏈假如某一節被掐斷,那它戰斗力不但驟減,還有可能使它成為一個浮動的棺材。
熱心網友
一個航母幫你JJ轟沒了
熱心網友
航母戰斗里 不是指單一個一個航母 而是指一個航母戰斗群。航母戰斗群是由哦潛艇導彈驅逐艦 等組成的 航母上的戰斗機群是對空中 和海面的一種直接威脅。在海底有潛艇 起到海陸空 都包括在內的一中防御。而且十分具有攻擊性的。但是航母本身的防御比較差。
熱心網友
航母戰斗里 不是指單一個一個航母 而是指一個航母戰斗群。航母戰斗群是由哦潛艇導彈驅逐艦 等組成的 航母上的戰斗機群是對空中 和海面的一種直接威脅。在海底有潛艇 起到海陸空 都包括在內的一中防御。而且十分具有攻擊性的。但是航母本身的防御比較差。而且目標大容易成為目標,但是他旁邊的一些軍艦就成為了他的一種防御系統 他的戰斗力是不可小視的, 但是他的安全也是一種隱患。
熱心網友
航母戰斗里 不是指單一個一個航母 而是指一個航母戰斗群。航母戰斗群是由哦潛艇導彈驅逐艦 等組成的 航母上的戰斗機群是對空中 和海面的一種直接威脅。在海底有潛艇 起到海陸空 都包括在內的一中防御。而且十分具有攻擊性的。但是航母本身的防御比較差。
熱心網友
航母其實充當的只是一個移動的飛機場。如果沒有其它戰艦聯合作戰的話,只要中國就能擊沉全世界所有的航母!
熱心網友
你問的不全面,單說航母屁戰力都沒有。裝上飛機,對付下等的第三世界國家沒問題,帶護航艦隊對付中等差不多(除了中等大國包括伊朗、巴西)要是大國那就沒用了,只能威懾或者說誰不要命誰就能贏,不記代價那種
熱心網友
一顆戰術核導彈解決一艘航母,你說它有什么用?
熱心網友
航母戰斗中,雖可以給敵方強大空中打擊.但在沒有護航艦的情況下真成了活靶子,就像八十年代英阿馬島之戰雖有驅逐艦,但也是超級軍旗的口中之食,所以雖有護航艦,只要敵方有足夠的快的飛機那些什末艦就是擺設.
熱心網友
艦載戰斗機 艦載戰斗機應具有優良的短距起飛性能、航程大、留空時間長、載彈量大、探測距離遠、維修容易、可靠性高。機體和設備必須耐海水和鹽霧腐蝕。一般應具有加強的起落架以適應大角度高下沉率著艦,和折疊式機翼以節約停機體積,還應帶有著陸鉤以強制縮短著陸距離。陸基飛機上艦需經過上述改裝。中國在近期內不可能為航母專門研制攻擊機(強-5太陳舊,性能也較低,不值得改裝上艦),所以中國航母的戰斗機必須兼有對地攻擊能力。 世界上可供上艦的戰斗機不多,可供中國選擇的更少。西方戰斗機技術成熟,性能先進,但由于政治上或價格上的原因,中國不會問津。俄羅斯的蘇-27和米格-29已成功上艦,但后者與中國現行裝備體系不符。國產的和組裝的戰斗機中,殲-7Ⅲ和殲-8Ⅱ基本技術陳舊,不值得進一步改裝上艦。FC-1要先進多了,但仍顯單簿,載彈和性能不足以與強大優勢之敵對抗。FC-1在中國裝備體系中的不定地位,也為其擔當中國航母艦載戰斗機的重任蒙上一層陰影。剩下的兩個將是21世紀中國空軍之花:殲-10和蘇-27(中國代號為殲-11)。 殲-10是中國正在研制的新一代高性能戰斗機。美國海軍情報局96年初的一份報告指出,殲-10將擁有"特別好的"機動性("particularly good"agility),預計2003年左右服役。目前已公開的主要是香港《廣角鏡》雜志上的一張飛機模型照片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公布的用計算機根據衛星照片繪制的三面圖,以及一些零星資料。兩張照片不太一樣,但一般認為,殲-10是一架單發單座多用途戰斗機,單垂尾,采用機腹進氣和無尾三角翼加近耦合全動鴨式前翼的氣動布局,外形和以色列的"獅"(Lavi)相似。以色列和俄羅斯提供了技術援助,以致西方有人大聲疾呼,殲-10是"獅"的翻版,美國技術誤落敵手。其實不盡然,"獅"是下單翼,殲-10是中單翼;"獅"是固定式進氣道,殲-10是帶中心激波錐的二元可調進氣道;"獅"用美制PW1120渦噴發動機(F-15上用的F-100發動機的渦噴型),推力91。7千牛頓(約9000公斤),空戰推重比勉強超過1。0;殲-10用俄制或引進制造的與蘇-27相同的AL-31渦扇發動機,推力122千牛頓(約12000公斤),空戰推重比大大超過1。0;如以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照片為準,差別更大。最重要的是,"獅"以對地攻擊為主,制空為輔;殲-10以制空為主,對地攻擊為輔。退一步講,在沈飛-格魯曼的"和平珍珠"計劃破滅后,中國恐怕無人再會蠢到依賴美國技術來實現國防現代化。說道中央情報局的照片,顯示的殲-10似乎隱身性能更好。進氣口前移,進氣道略帶S形(渦輪葉片不至于一覽無遺,隱身性較好);機頭尺寸較大,略下勾,有點像蘇-27;翼身融合體更加飽滿,機翼內段后掠增加,形成雙三角翼,有點像法國"陣風"。"廣角鏡"上的照片更接近"獅"。若以"獅"為參照,殲-10的最大起飛重量應在18噸左右,載彈量7噸左右,帶1。5噸炸彈和導彈時,高-低-高作戰半徑可達1000公里以上。 關于殲-10的雷達和武器系統,眾說紛紜,各執一詞。最可能的有幾種:以色列的Elta 2032雷達帶Rafael的正在研制的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俄羅斯的Phazotron Zhuk(甲蟲)或更新更強的Zhemchoug(珍珠)雷達和Vympel R-27半主動或R-77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及國產JL-10雷達和PL-11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以色列的系統原為"獅"所研制,集西方技術和以色列的實戰經驗之大成,系統小巧,可靠性好,空地性能兼顧,自帶一體化的電子戰能力。但遠程性能不足,交貨和備件供應易受國際政治影響。以色列空軍已決定用這一系統替換F-16C/D上的APG-68雷達。俄羅斯系統的工藝和制作可能粗糙一點,但整體功能強,尤其是遠程性能,抗干擾性和多目標交戰性能出色。與空空性能相比,空地性能稍差,可靠性也可能有點問題。隨著中國引進蘇-27戰斗機和R-27空空導彈,中國已有此類系統的使用經驗。外界對JL-10雷達所知甚少,只知道是脈沖多普勒雷達,具有下視下射能力,探測距離約50-60公里。LY-60(地空型的PL-11)的模型在這此珠海航展中展出,但無具體技術數據,只知道它是基于意大利由美國"麻雀"改進而來的Aspide半主動雷達制導中程空空導彈。考慮到國內技術現狀,國產新系統在技術水平上可能尚不及以色列和俄羅斯的系統成熟,但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不受制于人倒不失為一大優越性。權衡利弊,最終系統可能是三者的某種組合,甚至可達成某種互換性,以適應不同的使用環境。但不管怎麼樣,最終系統必須與R-27,R-77和PL-11兼容。 當然,殲-10不能直接上艦,需要經過前面提到的上艦改裝。 殲-10作為艦載戰斗機也有不利之處。殲-10的載彈量和航程都不及蘇-27。雷達受機頭尺寸限制,性能可能也不及蘇-27。單發動機一旦在起飛時或飛行中停車,極易失事。但單發戰斗機也不是沒有成功的先例,如美國的A-4,A-7和F-8及法國的"超軍旗"等。殲-10作為全新設計,研制進度和技術可靠程度都有風險。但不是不可克服的。 另一個候選為蘇-27。蘇-27為單座雙發,雙垂尾,常規布局,帶大邊條和翼身融合體。起飛重量22-30噸,載彈8噸以上,高-低-高作戰半徑1500公里。蘇-27雖已服役十多年,但其機動性和武器性能出色、載彈量大、航程遠(蘇-27機內載油系數達40%,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至今仍不帶外掛副油箱),仍是當今公認的世界上最優秀戰斗機之一。蘇-27的主要缺點是體積和重量大(航母上載不多),雷達反射面積也大,尤其是迎面雷達反射面積(既短又大的進氣道使渦輪葉片一覽無遺)。座艙設備也嫌陳舊。關于蘇-27的公開資料甚多,本文不一一贅述。蘇-27基本設計先進,改進潛力巨大。如矢量推力,保形油箱,隱身涂料等,開發殲-10所獲得的先進座艙方面的經驗也可用于蘇-27。中國如不能從俄羅斯得到蘇-33艦載型,則需要自己進行上艦改裝,改裝的技術風險不小于殲-10。 選擇殲-10還是蘇-27取決于中國對于航母假想作戰使命的考慮。殲-10對一般對手來說足夠了,同樣大小的航母也可多裝載些飛機。但對付強敵,蘇-27更有效一些,只是可能要少裝載些飛機。為形成實質性的戰斗力,飛機數量不可太少,一般以30-40架以上為宜。以"戴高樂"級和"庫茲涅佐夫"級為參考,4萬噸級和6萬噸級航母可分別裝載約40架殲-10或蘇-27。簡氏戰艦一覽說"庫茲涅佐夫"級只裝20多架蘇-33(但同時裝15架直升機),好像少了些。但俄羅斯聲稱戰時載機可達60架,好像又多了些,不過沒有指明型號。應該指出的是,既使"尼米茲"級的機庫也只能容納航母聯隊的一半,其余的留在甲板上,或在空中巡邏。所以簡氏和俄羅斯的算法可以有很大差異,本文取一個折衷。至于殲-10和蘇-27混裝,鑒于兩者的功用相近,意義不大,徒然損失裝機數量。另一個思路是根據任務換裝,如裝載蘇-27偏重遠程防空以抵御強敵;對相對弱小之敵,換上殲-10以實行全面爭奪制空制海權。考慮到中國海軍最可能在海岸線1500海里以內作戰,蘇-27和殲-10的航程對航渡這段距離綽綽有余,根據任務換裝可能不失為一個辦法。 預警機 現役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只有E-2C一種,在研的有美國的ES-3(在S-3反潛機上背一個雷達天線)和烏克蘭的安-71。出于政治原因,E-2C和ES-3可不予考慮。安-71出于種種原因,未被俄羅斯海軍用在"庫茲涅佐夫"號上。但安-71可作短距起降,大型圓形雷達天線罩架在前掠的垂尾頂上,但原型機尾部裝了一臺雅克-38上用的升力發動機,大概起飛時還是需要幫一把。安-71的雷達搜索距離對戰斗機大小的目標可達200公里,可同時跟蹤120個目標,留空時間4。5-5小時。目前烏克蘭將安-71作為岸基預警機推銷,如果性能和價格合適,中國也不妨購買一些。否則,中國航母必須用直升機作為預警平臺。英國的"海王AEW"預警直升機采用ThornEMI的"搜水"雷達,像一個大鼓一樣懸掛在右邊,不用時翻上收起。搜索距離160公里,留空時間4小時。俄羅斯的卡-31(亦稱卡-29RLD)是基于卡-27共軸反轉雙槳反潛直升機,其平面雷達天線懸吊于機身下,回轉搜索每分鐘6轉,不用時收起和機腹齊平。搜索距離100-150公里,可同時跟蹤20個目標。中國已購得"搜水"雷達,直-8大小也合適。否則可在艦載或陸基雷達基礎上發展,像伊拉克把法國湯姆遜"虎"式雷達搬上伊爾-76一樣。這里要提一句,受體積和載荷限制,上述預警直升機都只有預警能力,沒有指揮能力。所有雷達數據均用高速數據鏈傳送回航母,航母指揮部再發號施令,調兵遣將。直升機一般雷達性能有限,留空時間也不夠長。但可就近在友艦降落或懸停加油,以提高實際留空時間。為保持連續的海空監視,中國航母需要至少4架預警直升機。 值得注意的是,蘇-27的雙座發展型蘇-30的增強型雷達功能較強,后座可指揮4架雷達靜默的蘇-27隱蔽接敵。雖然這種組合全向預警能力有限,只可作為權宜之計,但和預警直升機結合起來,還是可以很有效。 。
熱心網友
很強啊~開著它去搶劫~~IC~~ID~~IQ~通通拿出來~!
熱心網友
母艦,如同一個基地,上面載有近百架戰斗機,便于飛機的起落和作戰,艦上有6000人左右的戰斗裝備,一艘母艦需要一個海上戰斗群的各種艦艇配合,戰斗性能非常強大。它是移動的陸地。造一艘母艦需要10年左右,需要許多鋼材,能源消耗很大,平時維護和士兵給養費用很大。
熱心網友
航母上沒飛機,沒什么用。
熱心網友
航母戰斗群的確很厲害,但光靠先進的科技技術武器系統是沒用的.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素質才是關鍵.
熱心網友
航母沒深莫~~得看士兵和指揮官~ 再好的航母沒好指揮官也是白搭~
熱心網友
,護衛艦,控制區域是很大的,以現在中國的
熱心網友
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護衛艦,控制區域是很大的,以現在中國的實力,只能對付兩個航母戰斗群。
熱心網友
航空母艦本身沒什么了不起,主要是靠艦載飛機的戰斗力
熱心網友
如只有一艘航母,那是垃圾,如果有一航母作戰群,那是無敵.當然還要有一名好的指揮官與絕對服從的手下才可以充分發揮航母作戰群的強大實力航母上近90架不同飛機互相配合可完成登陸\轟炸\助攻等任務,是現在海上的霸主.
熱心網友
航母戰斗里 不是指單一個一個航母 而是指一個航母戰斗群。航母戰斗群是由哦潛艇導彈驅逐艦 等組成的 航母上的戰斗機群是對空中 和海面的一種直接威脅。在海底有潛艇 起到海陸空 都包括在內的一中防御。而且十分具有攻擊性的。但是航母本身的防御比較差。而且目標大容易成為目標,但是他旁邊的一些軍艦就成為了他的一種防御系統 他的戰斗力是不可小視的, 但是他的安全也是一種隱患。
熱心網友
玩游戲時,到最后總得有個BOSS吧??? 航母就是一個小BOSS, 它背后還有大BOSS,比如C4ISR.
熱心網友
主要是靠艦載機.
熱心網友
幾十架飛機,巡洋艦,驅逐艦,核潛艇,護衛艦,控制區域是很大的,以現在中國的實力,只能對付兩個航母戰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