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是什么時候成立的?最初的成員國有幾個?經過了幾次擴充?目前有幾個成員國?

熱心網友

5月1日,歐盟從15個成員國擴大到25個成員國。在此次新入盟的10 個國家中,有8個曾屬原經互會的勢力范圍。它們加入歐盟,不但成為歐盟歷史上的最大規模擴大,而且使歐洲一體化建設跨越了冷戰時期遺留在歐洲大陸上的歷史鴻溝。這次擴大將使歐盟在經濟上變得更強,在政治、外交和安全領域的分量更重。盡管這次擴大也會給歐盟帶來新的困難和挑戰,但它為歐洲建設進一步向縱深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標志著歐洲人在建立“歐洲大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改變歐洲政治版圖 歐洲歷史上戰亂頻仍,政治版圖幾經變化。上個世紀,歐洲的有識之士一直在尋求通過政治聯合避免歐洲重蹈戰火的良策。歐洲聯盟的誕生正是這一努力的結果。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歐洲煤鋼共同體到日后的歐洲共同體,歐洲一體化道路歷經艱難曲折。歐盟此前完成的四次擴大,在不同程度上推進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 歐盟以往的擴大都是向西方國家開放,而這次入盟的10國多為中東歐和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此次擴大將使歐盟總人口從目前的約3.8億增至約4.5億,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5%,總體面積擴大近74萬平方公里。雖然10國的一些基本數字在歐盟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隨著此次擴大的完成,歐盟跨越了冷戰留下的歷史鴻溝,為建立“歐洲大廈”創造了有利的政治和安全環境,也為進一步推動歐洲一體化建設進程鋪平了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歐洲的政治版圖由于此次歐盟擴大而發生了意味深長的改變。 國際影響更加廣泛 歐洲一體化建設經歷了從經濟到政治的不同階段。目前,經濟一體化業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政治一體化(包括政治、外交與安全合作內容等)也已提上議事日程。冷戰結束為歐洲一體化建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歐盟通過《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將共同外交與安全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成為歐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支柱,歐盟在地區和全球事務中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擴大到 25國的歐盟,無疑將進一步增強外交實力,為發展獨立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奠定基礎。 近年來,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歐盟不斷追求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與其經濟實力相應的重要作用,歐盟成為建設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重要力量。目前,歐盟在各個領域中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在大多數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都發揮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它的對外發展援助占世界總量的55%,是全球最大的發展援助方。歐盟的此次擴大,既增強了其實力,無疑也將使其產生更加廣泛的國際影響。 歐洲經濟增添活力 歐盟從建立關稅同盟、統一市場到推出單一貨幣歐元,經濟一體化程度不斷加強。最近10多年來,歐洲經濟發展的步伐逐漸加快,目前的總體經濟實力幾乎可與美國匹敵。10個新成員國加入后,歐盟整體經濟實力雖然只增加了5%,但擴大卻為歐盟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新成員國不但提供了新的消費市場,也提供了新的重要原料產地和廉價勞動力市場,新老成員國之間在經濟上的互補性是顯而易見的。此外,據歐盟預測,中東歐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也將刺激歐盟旅游業的發展。 誠然,正如它走過來的道路一樣,此次擴大后的歐盟未來的前進之路也不會平坦、一帆風順。隨著新成員國的增加,歐盟內部的凝聚力勢必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由于新老成員國之間存在著較大經濟和社會差距,消極因素在短期內無法避免。如何確保擴大后歐盟邊界的安全、阻止非法移民的滲透;如何繼續保持社會穩定;如何團結新老成員走共同繁榮的道路,都是歐盟領導人面臨的棘手難題。 實現歐盟擴大、最終實現“大歐洲”的夢想,是歐洲人避免戰爭、享受和平與繁榮的有效途徑。正是著眼于此,歐洲的政治家才不遺余力地推動歐洲一體化建設向縱深發展。一個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政治團結的歐盟將成為一支建設世界多極化進程中舉足輕重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