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隸書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①隸書的結體改篆書的形象化而為點劃符號化;②隸書的字形改篆書的圓長而為方扁;③隸書的筆劃有折無轉,并有波挑。方筆和圓筆兼用。
熱心網友
隸書的特點:1、用毛筆書寫。因為之前的字,不是用(或者主要不是用)毛筆寫的。2、方正,略扁。3、起筆藏鋒,4、收筆多數為露蜂(與楷書不同)。5、走筆中鋒,少數用側蜂。筆勢平緩。6、橫,分橫與波。一字不可兩波。7、鉤必須圓潤。8、折,轉角必須有頓。9、撇,收筆用藏鋒,正好與楷書相反。10、捺,末筆的捺,一般寫作波。收筆用“筆露意回”方式。11、點,上大下小,與楷書相反(楷書的點為水滴)。12、提,反向回筆,再上緩提。13、口字造型,必須下承上(上小下大)。又與楷書相反。14、門字造型,左豎下半略開,成撇。15、左右結構的字,可寫成左高右低,較有變化。16、上下結構的字,可寫成包容式,以上包下。
熱心網友
隸書。這是漢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國。又稱“漢隸”、“佐書、“八分”等。早期的隸書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跡;后來波磔的筆法增多,這成為隸書字體的一個顯著的特點。隸書的出現,為后來的楷書奠定了基礎,標志著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就是由古文字階段進入了今文字階段。
熱心網友
隸書的文字特點 始創于秦,盛行于漢,由小篆減省快寫而成的一種應急字體,隸書最初的含義是徒隸(管獄訟之事的小官)所用的字體。隸書的形體略成扁方,筆畫講究波磔挑法,筆勢舒展,結構勻稱。用點、橫、豎、撇、捺等筆畫轉寫篆書而發生的變化叫做“隸變”。隸變是漢字史上極其重要的變革。它使漢字完全脫離了圖畫的性質,變成純符號的文字。隸變改變了偏旁的形體,混同了小篆中形體不同的字,同時也分化了小篆中形體相同的字,使漢字形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隸書是漢字發展史上由古文字演變成現代文字的一個轉折點。隸書的特點:(1)、“方勁古拙”,隸書是從篆書簡化演變而成。把篆書的圓轉筆畫改革為方折,所以有“篆圓隸方”的說法,而隸書是比較古老的書體,“方勁古拙”道出了隸書的概貌。(2)、“蠶頭雁尾,筆必三折”指的是隸書特有的橫畫——波橫(即帶有挑腳的橫畫)的形狀與隸書筆畫的寫法步驟。寫波橫時先用力向左“藏鋒逆入”,然后轉筆往右。形狀就像蠶蟲的頭;隨即筆稍為提起,使筆毫至中鋒向右運筆,這是“平出”;最后寫挑腳時,筆鋒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狀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鋒收筆,亦有尚未露鋒即緩緩的收住的處理。寫挑橫時要注意,采用“提引”的寫法。這樣,筆勢才舒展自然。“筆必三折”是說寫隸書筆畫要注意落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亦稱“三折法”,不要橫掃直抹一滑而過、“藏鋒逆入,中鋒行筆”是隸書用筆的基本方法。(3)、“雁不雙飛,蠶無二色”,說的是在隸書的一個字里面,筆畫的挑腳不要重復。如一個字有兩筆或兩筆以上的橫面,只能把一筆寫成波橫,其佘寫成平橫,這就叫“雁不雙飛”;而“蠶無二色”是指起筆蠶頭的寫法基本相同,但蠶頭的形狀可以有微小的變化。(4)、由于隸書字形方扁取橫勢,很多筆對稱展開,尤其撇、捺的組合,有明顯的橫勢增加了生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