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大家了,請告知詳細的做臘腸的做法,我很喜歡吃。呵呵,謝謝了

熱心網友

我建議你還是買吧~!因為它并不好做,而且就算你做好了,也不見得就能吃了,因為它還需要風干很長時間,天氣不好會變質的。就不能吃了。而且你家的地點又不知道適合不適合風干腸。還是買著吃吧~!

熱心網友

廣東香腸的制作方法原料配方 豬瘦肉70千克 肥肉30千克 精鹽2。5-3千克 白糖6-8千克 白酒2-3。5千克 白醬油2。5千克 硝酸鈉50克 味精0。25千克制作方法:1、原料肉和輔料選擇:選健康新鮮的精瘦肉為原料。必須除去筋腱等結締組織和碎軟骨,以隨肉和臀肉為最好。肉質要有彈性,色澤鮮紅。新鮮肉粘著力強,可提高制品的保水能力。腸衣要求無異味,拉力強,有一定長度,直徑為16-18毫米。腸衣品質對外觀影響較大,一般用羊小腸。食鹽用純度在95%以上的精鹽,要求無雜質,水分在2%以下。蔗糖選用含水分和灰分少的精白糖。醬油是加工香腸的主要調味品(灌腸中不加),用量較多,對香腸風味影響較大,所以選用上等白醬油或優質特制醬油。曲酒是使干式香腸具有醇酒味的重要配料,要求使用優質曲酒。2、切肉:好瘦肉剔去結締組織和碎骨后,切割成長10-12厘米、寬2。5-3厘米的肉條,用清水洗泡,排出血水后瀝干。再用絞肉機絞成8-10毫米的肉末。肥肉以背膘最好,切成1厘米的小方塊,用35℃溫水清洗,以除去浮油和雜質,撈出瀝干后可加食鹽腌制。3、肉餡:將定量的瘦肉末和瀝干的肥肉丁混合倒入攪拌機內,按配制好的各種調料均勻撒在肉面上,如固體性配料可稍許溶化后再加入,以免攪拌不均。同時加入一定量的清水,以加快滲透作用和使肉餡多汁柔軟(冬季可加溫水)。加水量為肉重的10-15%。攪拌均勻的肉餡迅速灌制,否則色澤要變褐色,影響制品外觀。4、灌腸:灌制前將腸衣洗凈,泡在清水里,待其變軟后撈出空干。灌腸有手工和機械兩種。肉聯廠都采用空氣壓縮灌腸機。灌制時把握腸衣的手,松緊要適當,避免腸內肉餡過多而脹破腸衣或肉餡過少,形成空腸產生氣泡。灌制后的香腸,每24-26厘米為一小節,用小草繩結扎,然后在中間用小線再系結,使制品長度為12-13厘米。再用鋼針刺孔使腸體肉氣體可排出。然后用清水洗凈腸體表面的油膩、肉餡,使腸體保持清潔明亮,以利干燥脫水。5、晾曬(或烘烤):灌好洗凈的香腸,用竹竿掛起,使香腸不相互接觸,送到陽光下曝曬,每隔3-5小時,轉動一次香腸位置。日曬1-2天后,將香腸懸掛在通風良好的場所掛晾風干。烘烤時,烘房溫度應控制在45-50℃左右,香腸下部應離火苗60厘米以上,溫度過高會使脂肪溶化而滲出、色澤發暗、瘦肉烤熟而降低成品率;溫度過低會延長烘烤時間,肉餡發酵變酸。烘烤過程中,為了使香腸受熱均勻,上下層香腸應對換,一般烘烤1-2晝夜。6、貯存:在10℃條件下,可保存1-3個月,應掛在通風良好的地方。質量標準,色澤鮮艷,紅白分明,表面干燥,無發白現象。具有特殊的香味,表面不應有較大橫花紋,收縮皺紋較整齊。每條香腸長短相似,粗細均勻,肥瘦肉比例適宜。 香腸的制作方法加工方法: 1.原料選擇。選新鮮豬肉,最好是大腿及臀部的肉。 2.切肉。剔去皮、骨、筋腱,切成一立方厘米大小的肉塊。 3.原料。將上述配料與肉充分混和,腌制2-4小時。 4.灌制。先將腸衣洗凈瀝干備用。然后將竹管套入腸衣內進行灌制。每灌12-15厘米,即可用繩結扎,直至灌滿全腸。 5.排氣。在裝填原料過程中,應邊裝邊擠緊,將腸衣內的空氣盡量排除干凈。實在擠不掉的,要用針叢(針叢制法:取15-18根縫被針,均勻地將針眼端插入保溫瓶的軟木塞內一厘米即可)不時刺破腸衣,再行擠捏,即可把氣泡全部排除。 6.漂洗。灌好的濕腸,放在溫水里漂洗一次,除去附著的污雜物,然后掛在竹竿上,以便暴曬和火烘。 7.日曬和火烘。在陽光下曝曬2-3天后,再懸掛在通風良好的地方晾干。如用火烘,溫度應控制在50℃左右。烘烤時間一般為1-2晝夜。 8.保藏。溫度在10℃以下,香腸可保藏l一3個月,一般懸掛在通風干燥的地方。 注意點:①火烘濕腸的時候,應特別注意控制溫度。溫度低易引起發酵和變質,過高則會使脂肪融化,把瘦肉烤熟。②一定要保藏好,要不然會使香腸發酵變質,甚至腐爛。這樣會前功盡棄,白干一場了。 香腸,就是用豬腸做外衣,內裝原料,經加工后制成的一種食品。香腸有許多種,著名的有廣式香腸、如皋香腸、無硝香腸,武漢香腸等。 那么,朋友,你想學制香腸呢?這里,我向你介紹一種人工制作如皋香腸的方法: 一、配料標準:瘦肉8公斤,肥肉2公斤,醬油200克,細鹽400克,白糖500克,曲酒50克,葡萄糖適量。 經過上述的幾個步驟,那么,朋友,你將會得到名副其實的如皋香腸,和你一家人在一起飽嘗口福了 。

熱心網友

灌腸用的肉,瘦肥肉按七三的比例買回,十斤肉里瘦肉七斤肥肉三斤,汾酒二兩(現建議用紅葡萄酒,做出的顏色很好)。白糖三兩(南方的臘腸偏甜,也有放六兩的),鹽二兩,生抽二兩,在過去做臘制品還要加點硝,這東西估計不好買,沒有也罷了。有的話加四錢。這些就是臘腸肉的腌制調料的比例啦,大家按做的量調整比例。將瘦、肥肉分別切成小丁,也有將瘦肉切成薄片,浸清水去血水后再切成丁的,肥肉切丁后用溫水洗一下濾干水。把調料放在大盆里,倒入肥肉丁攪拌均勻,約腌一小時,然后再放瘦肉一起再攪拌均勻。主要是肥肉沒有瘦肉容易入味,所以要先腌肥肉。腸衣(以前的那種豬腸衣還得用溫水泡軟再捏干水分)一頭用麻繩(現在可用棉繩,別用化纖繩,一烤就化了)扎好,在另一頭開口處插入一個寬口的漏斗,將攪拌好的肉從漏斗灌進腸衣,灌好一段就用繩子扎一段。將全部灌好的的腸放進七十度的熱水里燙一下,拿出濾干水。將燙過水的腸穿放在竿子上,掛在太陽底下有風的地方曬(冬天腌制最好)。晚上就用小炭爐上慢慢烘(用烤箱四十五度烘烤不知可不可以?我沒試過啊,有志之士不妨一試),第二天再拿出去晾曬。曬上五六天臘腸衣就會收縮,外表變得很油潤,臘腸就做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