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于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又出售的存貨,怎樣結轉成本及跌價準備?2.生產領用存貨,當時不同時結轉存貨跌價準備,期末一并調整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處理。謝謝回答的朋友!

熱心網友

企業銷售已記提存貨跌價準備的存貨,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應結轉已計提的跌價準備,沖減當期的管理費用。生產領用存貨,可在期末一并調整跌價準備。期末比較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算出應計提跌價準備數,與已提數比較,若應提數大于已提數,應補記,借:管理費用,貸:存貨跌價準備,反之,就要沖銷多提的準備,借:存貨跌價準備,貸:管理費用

熱心網友

現在系統有問題?;仡^來答。本來是想評論,無奈無法提交。只好進來回答,在個人中心給自己個提示,記得過后來補充。langxb關于期末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回答是對的。只是我覺得你缺乏耐心,我想不只是干笑寧(他剛畢業),樓主之所以遲遲不采納回答,多半也是沒明白的。還望langxb別怪我多事。其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和存貨的核算是沒有多少關系的兩個問題。存貨跌價準備調整了存貨的價值后,它的任務也就結束了。而銷售或生產領用時,還是只考慮存貨的賬面價值。存貨的實際價值只在報表上表示,也就是說存貨的期末實際價值并不是反映在“存貨”本身,而是反映在“存貨”-“存貨跌價準備”上。所以干笑寧的做法,我認為實際上指出了新會計制度在這個問題上的漏洞。因為“存貨”的賬面價值沒有變動,實際上對生產成本、銷售成本都沒有任何改變。(似乎有的地方政府對此有規定,但會計制度至少我沒見有說明)干笑寧:建議你就這一問題寫篇論文吧。而我本人,對于有否必要對企業資產計提準備金,或國家對計提企業范圍的硬性規定以及由此帶來的會計信息真實性等等也有看法呢。至于樓主的問題,不論生產也好,銷售也好,我認為該怎么轉還怎么轉,不用考慮存貨跌價準備的問題。請各位看到此文的同仁提出寶貴意見。

熱心網友

出售已提跌價準備的存貨如果出售價格大于或等于預計的價格那就應該做相反的分錄借:存貨跌價準備貸:管理費用如果出售價格小于預計的價格借:主營業務成本 存貨跌價準備貸:存貨期末調整的跌價準備借:存貨跌價準備貸:生產成本呵呵~~小弟愚見,如有錯還望前輩們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