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國股市誕生14年來,7000萬開戶股民在中國股市總共投資了24500億元,但經過中國股市特有的壟斷管制產生的"二次溢價"截流,世界最高水平的印花稅交易費的截留,以及承擔了其他諸多內部職工股、轉配股、國減股、遺留問題股、債轉股等負擔,到達上市公司內部實際只有8500多億,但投資者總體付出卻是24500億資金。也就是說投資者只有三分之一的錢被"融資"到了上市公司,大量金錢都消失在繁雜的中間環節了。 "發行股票融資"對企業來講是相比銀行貸款、借債等成本最高昂的融資手段,但為什么在中國股市企業打破頭拼命也要上市融資呢?為什么在中國股市發行價格遠高于國際市場?為什么我們似乎看不到中國股市這種高昂成本呢? 從政府角度來看問題,政府為國企融資通過各種"掮客"向千萬股民借款8500億,但"掮客們"卻給股民打的是24500億的借條!中間一筆巨大的利益差價被各種"掮客"吞吃了,因為是他們幫助政府通過股市從千萬股民手中借的錢,自然要收取勞務費好處的。 實質是"借錢要不要還"的基本經濟信譽問題 西方經典教科書沒有錯,用股市融資對融資方來講是成本最高昂的。在今天的中國股市有了一個更特例的案例:發行股票融資8500億,卻制造了將近20000億的虧空!要么是政府管理層不認賬,用股民的血汗錢來填補,要么是政府管理層認賬,想辦法來填補這個股市大窟窿。 。

熱心網友

崩盤了

熱心網友

我知道的話,早先就不近來了。

熱心網友

這就是中國的特色呀!

熱心網友

短期觀望,等待機會

熱心網友

銀行現在都虧損,拿股民的錢補他們的窟窿!這叫取之于國,用之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