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之前選擇好結婚對象會以后的婚姻生活很重要,就像選擇題一樣,但唯一不一樣的是,你不知道你選擇的對不對,你會不會后悔~找什么人結婚會不后悔,會生活的幸福呢

熱心網友

關鍵還是要找一個很穩定,很老實的人這樣你會對家很有安全感

熱心網友

調侃婚姻 周國平   在人類的一切發明中,大約沒有比婚姻更加遭到人類自嘲的了。自古以來。聰明人 對這個題目發了許多機智的議論,說了無數刻薄話。事情到了這種地步,一個結了婚的男人 (當然是男人!)倘若不調侃一下結婚的愚蠢,便不能顯示其聰明,假如他竟然贊美婚姻,則 簡直是公開暴露他的愚蠢了。  讓我們來欣賞幾則俏皮話,放松一下被婚姻繃緊的神經。  蒙田引某人的話說:"美好的婚姻是由視而不見的妻子和充耳不聞的丈夫組成的。"如果睜 開眼睛,張開耳朵,看清了對方的真相,知道了對方的所作所為,會怎么樣呢?有一句西諺 作了回答:"我們因為不了解而結婚,因為了解而分離。"  什么時候結婚合適?某位智者說:"年紀輕還不到時候,年紀大已過了時候。"  不要試圖到婚姻中去尋找天堂,斯威夫特會告訴你:"天堂中有什么我們不知道,沒有什么 我們卻很清楚--恰恰沒有婚姻!"  拜倫在《唐璜》中寫道:"一切悲劇皆因死亡而結束,一切喜劇皆因婚姻而告終。"盡管如 此,他自己還是結婚了,為的是:"我想有個伴兒,可以在一起打打呵欠。"按照尚福爾的 說法,戀愛有趣如小說,婚姻無聊如歷史。或許,我們可以反駁道:不對,一結婚,喜劇就 開場了--小小的口角,和解,嫉妒,求饒,猜疑,解釋,最后一幕則是離婚。  有一個法國人說:"夫妻兩人總是按照他們中比較平庸的一人的水平生活的。"這是挖苦結 婚使智者變蠢,賢者變俗。  有人向蕭伯納征求對婚姻的看法,蕭回答:"太太未死,誰能對此說老實話?"  林語堂說他最欣賞家庭中和搖籃旁的女人,他自己在生活中好像也是恪守婚德的,可是他對 婚姻也不免有譏評。他說,所謂美滿婚姻,不過是夫婦彼此遷就和習慣的結果,就像一雙舊 鞋,穿久了便變得合腳。無獨有偶,古羅馬一位先生也把婚姻譬作鞋子,他離婚了,朋友責 問他:"你的太太不貞么?不漂亮么?不多育么?"他指指自己的鞋子答道:"你們誰也說不 上它什么地方夾我的腳。"  世上多嬌妻伴拙夫這一類不般配的婚姻,由之又引出守房不牢的風流故事,希臘神話即已以 此為嘲謔的材料。荷馬告訴我們,美神阿弗洛黛特被許配給了跛足的火神赫淮斯托斯,她心 中不悅,便大搞婚外戀,有一回丈夫捉奸,當場用捕獸機把她和情夫雙雙夾住,請諸神參觀 。你看,神話的幽默真可與現實比美。  不論男女,凡希望性生活自由一點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總是個束縛。辜鴻銘主張用納妾來 補償,遭到兩個美國女子反駁:"男人可以多妾,女人為什么不可以多夫?"辜答道:"你 們見過一個茶壺配四只茶杯,但世上哪有一只茶杯配四個茶壺的?"這話好像把那兩個美國 女子問住了。我倒可以幫她們反擊:"你見過一只湯盆配許多湯匙,但世上哪有一只湯匙配 許多湯盆的?"馬爾克斯小說中的人物說:"一個男人需要兩個妻子,一個用來愛,另一個 用來釘扣子。"我想女人也不妨說:"一個女人需要兩個丈夫,一個用來愛,另一個用來養 家糊口。"  好了,到此為止。說婚姻的刻薄話是討巧的,因為誰也不能否認婚姻包含種種弊病。如果說 性別是大自然的一個最奇妙的發明,那么,婚姻就是人類的一個最笨拙的發明。自從人類發 明這部機器,它就老是出毛病,使我們為調試它修理它傷透腦筋。遺憾的是,迄今為止的事 實表明,人類的智慧尚不能發明出一種更好的機器,足以配得上并且對付得了大自然那個奇 妙的發明。所以,我們只好自嘲。能自嘲是健康的,它使我們得以在一個無法避免的錯誤中 坦然生活下去。   19925 愛情不風流有一個字,內心嚴肅的人最不容易說出口,有時是因為它太假,有時是因為它太真。愛情不風流,愛情是兩性之間最嚴肅的一件事。調情是輕松的,愛情是沉重的。風流韻事不過是軀體的游戲,至多還是感情的游戲。可是,當真的愛情來臨時,靈魂因恐懼和狂喜而顫栗了。覺悟不風流,因為它是靈魂的事。真正的愛情是靈魂與靈魂的相遇,肉體的親昵僅是它的結果。不管持續時間是長是短,這樣的相遇極其莊嚴,雙方的靈魂必深受震撼。相反,在風流韻事中,靈魂并不真正在場,一點兒小感情只是肉欲的佐料。愛情不風流,因為它極認真。正因為此,愛情始終面臨著失敗的危險,如果失敗又會留下很深的創傷,這創傷甚至可能終身不愈。愛情不風流,因為它需要一份格外的細致。愛情不風流,因為它雖甜猶苦,使人銷魂也令人斷腸,同時是天堂和地獄。盡管真正的愛情確實可能讓人付出撕心裂肺的代價,卻也會使人得到刻骨銘心的收獲。逃避愛情的代價更大。就像一部艷情小說也不能填補《紅樓夢》的殘缺一樣,一萬件風流韻事也不能填補愛情的空白。如果男人和女人之間不再信任和關心彼此的靈魂,肉體徒然親近,靈魂終是陌生。如果亞當和夏娃互相不再有真情甚至不再指望真情,他們才是真正被逐出了伊甸園。愛情不風流,因為風流不過爾爾,愛情無價。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周國平   我們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至對家庭、親戚、朋友,對自己的職務, 大至對國家和社會。這些責任多半是應該承擔的。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除此之外,我們還 有一項根本的責任,便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每個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機會,沒有任何人能夠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這惟一的一次 人生虛度了,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真正安慰他。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怎么能 不產 生強烈的責任心呢?在某種意義上,人世間各種其他的責任都是可以分擔或轉讓的,惟有對 自己的人生的責任,每個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來承擔,一絲一毫依靠不了別人。  不止于此,我還要說,對自己的人生的責任心是其余一切責任心的根源。一個人惟有對自己 的人生負責,建立了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 和承擔起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因為這種愛,所以盡責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就能從中獲得心靈的滿足。相 反,我不能想像,一個不愛人生的人怎么會愛他人和愛事業,一個在人生中隨波逐流的人怎 么會堅定地負起生活中的責任。實際情況往往是,這樣的人把盡責不是看做從外面加給他的 負擔而勉強承受,便是看做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  一個不知對自己的人生負有什么責任的人,他甚至無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責任是什么。有一 位小姐向托爾斯泰請教,為了盡到對人類的責任,她應該做些什么。托爾斯泰聽了非常反感 ,因此想到:人們為之受苦的巨大災難就在于沒有自己的信念,卻偏要做出按照某種信念生 活的樣子。當然,這樣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這是一種情況。更常見的情況是,許多人對責 任的關系確實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視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出于自覺的選擇 ,而是由于習慣、時尚、輿論等原因。譬如說,有的人把偶然卻又長期從事的某一職業當做 了自己的責任,從不嘗試去擁有真正適合自己本性的事業。有的人看見別人發財和揮霍,便 覺得自己也有責任拼命掙錢花錢。有的人十分看重別人尤其上司對自己的評價,謹小慎微地 為這種評價而活著。由于他們不曾認真地想過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責任問題上也 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們活在世上,必須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個人認清了他在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 ,并且在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他就會獲得一種內在的平靜和充實。他知道自己的責任之所 在,因而關于責任的種種虛假觀念都不能使他動搖了。我還相信,如果一個人能對自己的人 生負責,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內的一切社會關系上,他對自己的行為都會有一種負責 的態度。如果一個社會是由這樣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成員組成的,這個社會就必定是高質量 的有效率的社會。  20017 。

熱心網友

找個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就不會后悔了啥

熱心網友

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很擔憂,也害怕!可能會后悔!

熱心網友

找一個愛你的,但你并不是那么愛他的人。

熱心網友

找最合適自己的人不容易后悔。

熱心網友

找什么樣的人放心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的類型,重要的是適合自己,而且首要的是看這個人的人品和能力,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兩點。找什么樣的人都不能保證一輩子不后悔,不出現什么事情,應該用一種平和的心去對待。

熱心網友

找個有票子有房子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