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很生氣,后果很嚴重!(中 自2001年6月13日推出《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來,在這近四年的時間里,竟然沒有一個經濟學家能提供一個較為完備的方案。爭論了那么久,得出的結論竟然是:解決股權分置不可能有統一的方案,不可能一刀切。于是現在開始了“分類表決分開試點”,以期從實踐中找到一個“相對不殘缺”的方案。 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自己設計不出好的方案就武斷地斷言沒有整體方案。所有方案都有不小的缺陷,等到試點完成不知道是何年何月,那時候不知道中國股市還有沒有股民還有沒有投資者。如同中國足球一樣,聽說現在已經沒幾個球迷去看球了,照這樣試點下去,中國股市將比中國足球的處境更糟。球迷看球還只是花點錢買幾張球票浪費一些感情罷了,股民在股市流出的可是白花花的銀子紅彤彤的血汗,如果試點最終發展到不可收拾,那是要付(編者:此處有刪節) 現今國內的大部分經濟學家都是無認知無膽識無創新的“三無概念”,有些人的人文歷史和政治素養甚至是“幼稚得可愛”。在不能利用已有工具解決問題又不能進行金融創新的情況下,當然只會“慢慢地走進死胡同,然后困死在寬闊地馬路邊”。 脫離定勢思維,開拓創新思維,只有這樣才能在不可能中尋找到可能。相對完美的方案是存在的,那需要設計者能拋開一切利益基礎,以最純凈的心態和超越平常的智慧來完成。 中國有那么多經濟學家,有那么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為什么連一個證券市場多年的“古老問題”都找不到解決辦法呢?已經出臺了數千種方案,你能從這些方案中看出有一點創新的東西嗎?沒有金融工具沒有創新思維,只知道照著葫蘆畫瓢,只知道在那斗嘴皮子功夫,怎么可能找得到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呢?經濟學是一門學科,而現今大多數的經濟學家們則把它當作了一本教科書!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種之一,中國的經濟學家理應在國家經濟騰飛的舞臺上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智慧。可惜由于其思維過早地被禁錮,翅膀過早地被束縛,早已經失去了與國家經濟“比翼齊飛”的能力。80年代的大學生是被鎮掉的一代,80年代后則是跨掉的一代,自此之后大學生是一代不如一代,在那種扭曲的教育體制下的孩子們也是“考得越高跨得越快”。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教育則是科技的第一生產力,我們尚未贏得現在,卻已經輸掉了未來。 金牛座在設計方案的過程中首先進行了充分的理論驗證,然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尋找方案的漏洞并進行完善,當一個問題無法繞開時我們就會放開思維,竭力創造出新的金融工具來解決該問題。在方案基本框架構成后還會進行模擬演練,在實際運用方案的時候也還會推出更多的配套措施予以輔助實施。國內的經濟學家們又是如何做的呢?可能是他什么時候突然冒出了一點靈感,覺得按這個方法好像不錯,于是其翻資料寫文章,然后再找人幫助去發表推廣,若遇上其他人的方案就拼命挑刺,只要能形成自己的一派觀點就算是成功了,完全不考慮方案本身的含金量,更不知道什么叫做“金融工程”。 有很多方案的設計者都不是經濟專業出身,其不了解并且不運用金融工具也無可厚非。“主流”經濟學家們都接受過正統的經濟學教育,不知道為什么也不明白“金融工程”和“金融創新”的重大意義。建國以來,中國經濟界真正屬于自身創新的金融工具有幾項?中國在經濟研究領域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絕對不止二十年! 一個優秀的方案必須是內部結構嚴密而普通投資者操作簡單,如果方案本身“看一眼就懂”,只能說明該方案沒有任何的技術含量,試圖依靠此類方案來解決問題簡直是癡心妄想。在方案執行過程中,過多的行政干預會使其脫離市場運行軌道,只要充分合理地運用金融工具進行市場化的調節,完全可以不需要非經濟化的行政干預。 2005年04月27日 12:54 中金特約 金牛座
熱心網友
馬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