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辯論賽的辯題,我認為不需要,首先我想知道什么是個性,也就是個性的定義。然后是一些關于個性不需要去刻意追求的觀點,和資料。

熱心網友

什么叫個性?所謂個性就是個別性、個人性,就是一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質,這個特質表現于外就是他的言語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個性的,也只能是一種個性化的存在,個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個性是不需要追求的,刻意去追求的東西從來就不是什么個性,毋寧說是共性。個性也是不需要去刻意培養的,我們說努力去培養學生的個性,其實,恐怕恰恰是努力摧毀學生的個性,而培養出來的倒更可能是共性。那么,我們干什么呢?很簡單,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做自己才是最有個性的!

熱心網友

真正的“個性”當然需要自己有意識的去尋找、認可、堅持和追求。刻意追求真善美,就是人活著的目的之一。否則人有惰性,不求進化則后退,人要是不刻意地學習、克制和認知,就會慢慢退化成動物。如果不需要追求,就什么都有,那么一生下來的嬰兒就有個性嗎?他知道什么是個性嗎?他不需要去學、去認可、去堅持嗎?成長和成熟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刻意、學習、追求的事情。否則,你就會變成森林里的狼孩,學習了狼的天性和個性,那也需要一種艱苦的學習呀。

熱心網友

個性并非要刻意追求,保持自我的正確就是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