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wǎng)友
A、種類一、兩大類排笛市面上找得到的諸多排笛種類,一般說來可分為筆直排笛與圓弧排笛兩大類。首先,筆直Straight排笛主要包括傳統(tǒng)南美洲排笛(當?shù)胤Q為吸庫siku, 隆達多耳rondador, 詹波納zampona等等名稱)。這種排笛比較容易制作,但比圓弧排笛困難演奏。是屬於比較原始(注一)的排笛。至於圓弧排笛,是屬於羅馬尼亞或歐洲型的排笛。比較符合吹奏者頭部的轉動,使演奏更快速、更精確的技巧。但比較難制作,所以也比較昂貴一些。要注意的是,只要是8管以上的排笛,笛管一定得用不同管徑。(7管以下還可以用同一管徑,只調整下方風口長度。但是,8管以上若是還用同一管徑,那長度不是有過長,就是過短的笛管了。)二、筆直排笛試音大部分南美洲的排笛是筆直的,且以重量較輕的蘆葦管制成。有單排或雙排的。雙排的常會有升降半音階的音管。但雙排的需要吹奏者從一排移到另一排,演奏上并不方便。這種排笛從8管到25管甚至以上都有,而且經(jīng)常需要重新調音。通常是當成紀念品賣,而不是用來演奏。因此,要注意有時還有破裂的音管。其實,可以測試一下:用嘴包吹音管,聽聽看有無漏氣。如果沒漏氣,會感覺有股氣飽起來。這種筆直排笛很便宜,大約新臺幣幾百塊,頂多一兩千就可買到。但要到專賣南美洲商品的地方去買。要注意的是吹口邊緣是否平滑,否則會磨傷或割傷嘴巴。三、圓弧排笛試音圓弧排笛方面:注意管與管之間要緊密的以膠黏合,而不是用綁的。同時,要注意弧度是否好吹,還有各音管的管徑是否順口。另外要看看材質是否統(tǒng)一,檢查一下有無與其他音管差異太大的音管。這點對排笛相當重要,但這也是排笛制作上的困難。通常越往高音區(qū),音管逐次變短、變小,但若是制作時找不到依次變小的竹管,有的排笛便會出現(xiàn)高音管比低音管還要大或長的現(xiàn)象,造成演奏上相當吃力。四、建議買圓弧排笛倒底要買圓弧排笛還是筆直排笛?筆者仍建議讀者買圓弧排笛。理由非常簡單。你能輕易的用圓弧排笛演奏南美洲音樂,可是若要用筆直排笛演奏古典或是較快較難的曲子,那是難上加難。當然,除此之外,風格也是很需要注意的,像是震音等等就有不同。 B、圓弧排笛面面觀一、材料 排笛材料最好還是用質硬的竹子。當然,也有好排笛是以鉆孔過的木頭作成,可是品質不一。此外,塑膠、黃銅、玻璃或其他材質也能做出美觀體面的排笛,但音色不同,每種材質都有它的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當然,重量最好不要太重。此外,有的排笛音管材質不好影響音色,而管壁太厚或太薄都會影響音色。一般選用竹子的音色最自然。目前全世界較知名的排笛演奏者都是吹奏竹制排笛,而且絕大多數(shù)竹子來自中國大陸、臺灣、泰國等地。二、調音方式在調音方面,有些排笛用軟木塞,有些不是。若是底部有底座,就很難讓軟木塞調音。用(蜂)蠟是歐洲最傳統(tǒng)的方法。可以使排笛快速的重新調音。有些特制的排笛在底部有可滑動的柄或把手來轉調,可是很少見,而且很難維持它的美觀。三、調性一般建議排笛還是調成C調比較理想。盡管傳統(tǒng)羅馬尼亞曲子都調G調;中國有些傳統(tǒng)曲目用D調。但是排笛不需每一種調都買一枝來演奏。一方面貴,另一方面沒挑戰(zhàn)性。一個好的演奏者可在一把C調排笛中吹出不同調性來。這是很大的挑戰(zhàn),可是很值得哩!可以找一些比較簡易的名曲來練一練轉調。例如筆者拿C調排笛,用「寂寞的牧羊人」The Lonely Shepherd練F調,其實也只有Fa的要轉音管角度吹降半音吹。用「幽默曲」練G調(只有Ti的音要用Do的音管降半音吹)和g小調等等。但是,像是速度太快的曲子,如巴哈b小調第二號長笛組曲中最後的「詼諧曲」,原本是著名的長笛快板炫技小品。但目前也已有幾個排笛大師(羅馬尼亞排笛大師西蒙 史丹修Simion Stanciu,德國青年排笛大師吾爾利赫 和肯霍夫Ulrich Herkenhoff,以及羅馬尼亞排笛大師擴內爾 帕納Cornel Pana)用排笛來吹此曲。根據(jù)了解,他們大都用G調排笛吹這種曲子,但也有用D調來吹的。而且因為排笛低音管比較難演奏雙吐、三吐等技巧,絕大多數(shù)的排笛演奏家都以高一個八度來吹。這樣音管較小,比較容易發(fā)聲。但若像法國排笛演奏家喬治斯 舒密特吹這曲子維持原調,但速度太慢,聽起來一點也不「詼諧」。四、吹嘴吹口的角度:大家都知道,若是排笛管吹口不削掉一些角度,在嘴唇下長期摩擦,吹奏者勢必容易受傷,因此,有些排笛在制作時便把每根音管口摩去一些角度。然而,有些若是每一音管的角度不統(tǒng)一,也會造成吹奏的困難和音準問題。此外,若非半音階式的排笛,一般全音階的排笛半音都得靠吹口角度控制,若是削掉的角度過大,根本沒有辦法演奏半音,這也是讀者要三思之處。通常,詹斐爾式的特殊排笛,只在吹奏者這端內凹一些角度,它的另一面(面向觀眾)是平的。但一般大陸周林生先生制作的排笛是兩端都凹。音色上略有不同。吹嘴務必要非常平滑。五、價格對於排笛的價格,一把美觀22管(三的純八度整)的圓弧排笛,價格從新臺幣三千到四、五萬都有可能。要看制作者、裝飾等,(像中國大陸周林生先生制作的圓弧排笛,有些還刻上詩。但是大陸制的排笛都沒有音管底座裝飾,一般歐美制作的都有底座。但底座絕非必須的)、地點等等。通常頂多花一萬元(以下)就能買到很好的22管的大陸制圓弧排笛。至於可吹四個八度以上的29管排笛,價格可能比22管的貴一倍,因為音管愈大愈難找而且愈難做。在較少音管的排笛(12-16管)方面,最便宜的像臺北凱德森樂器廠做的兩個八度15管纖維管排笛,價格只要臺幣500多,但不是很好吹,吹口這端也沒有內凹,完全是平口的吹,吹曲子上可能比較吃力。在網(wǎng)路方面,讀者可以電子郵件向外國名家訂購排笛。其中,加拿大的排笛名家凱文 柏德Kevin Budd 做的排笛在整個歐美地區(qū),價格是較合理的。22管的通常要250美金。29管的也要美金435元(臺幣一萬多)。但是Kevin的笛子也比較粗糙,不如歐洲地區(qū)精美。至於歐洲方面。最貴的專業(yè)排笛莫過於瑞士Dajoeri排笛學校制作的排笛。平均每把市價都要四萬元,極低音Bass排笛甚至要到臺幣八萬元以上,連幾十頁的譜也要美金20-40元。根據(jù)張中立老師告訴筆者,他向Dajoeri排笛學校買了所有聲部11把的22管排笛。已經(jīng)打了六折,還花了臺幣三十多萬。其馀像荷蘭排笛教師Costel Puscoiu 和德國青年排笛大師吾爾利赫 和肯霍夫Ulrich Herkenhoff所做的排笛則比較便宜一些,不過都比大陸和Kevin Budd做的貴一些。六、其他注意事項音管的數(shù)目:初學者可先選購音管較少的排笛,等到熟練後再換音管較多的排笛。方向:歐美制的排笛一律都是低音在右,高音在左,與鋼琴相反。而大陸和臺灣制的都與鋼琴同一方向,高音在右。要注意若是訂購歐美排笛,記得要說清楚,講明白,等拿到排笛才不會後悔。至於如何制作排笛?這問題太過復雜。但可以到瑞士大喬里Dajeori 排笛學校的網(wǎng)站一窺究竟。有不少的照片可供叁考。關於保養(yǎng)部分:只要每年把每根音管上一兩次油,就可以使用很多年,不會裂開。但勿放在太潮濕、太乾燥或溫差很大的地方。 笛子。笛子是我國古老的民間樂器之一,它屬于吹管樂器類。笛子的種類很多,從音高上可分為三類。梆笛類(小笛)、曲笛類(大笛)及中笛類。 笛子一般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常見的是六孔竹制膜笛。它分笛頭、笛尾、一個吹孔、一個膜孔、六個音孔、兩個前出音孔(也叫筒音)、一個后出音孔。選購笛子應注意以下幾點; 購買笛子時要看笛子有沒有裂紋,漏不漏氣。 要聽笛子音準不準、音色是否明亮、高亢或是否柔美、平和。 笛膜的選取和粘貼影響著笛子的音色和吹奏效果。笛膜是由蘆葦稈中的內膜做成的。笛膜粘貼要松緊適度,太緊了低音起不到共鳴作用,音色干癟;太松使笛膜振動受影響,不易發(fā)音,特別是高音難以發(fā)出。 近年來,國內出現(xiàn)了改良笛,在笛管上加了機械鍵,音色變化豐富,表現(xiàn)力更強。在購買這種改良苗時,還應檢查機械鍵是否靈活,是否會影響到笛子的音準和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