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飯后血糖常在8-10之間.沒感到身體不適.也沒吃藥.長久下去會得并發癥嗎?請專家指點.謝謝您.

熱心網友

我不是醫生和專家,卻是一個有8年糖齡的糖尿病人,你餐后血糖8-10屬正常范圍,不能憑此診斷為糖尿病,既非糖尿病又何來并發癥呢,所以你不要有思想顧慮。快樂的生活吧。

熱心網友

貴陽市華烽醫院主治醫師張少武:( ) 需要進一步了解有關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治療方面的問題,可與我聯系,歡迎咨詢。控制血糖力求全天候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醫師 張禹陳先生患糖尿病后,學會了自測血糖,隔三差五就測測晨起后餐前的空腹血糖,每次檢測都基本正常,他頗感滿意,認為病情控制得不錯。不過,最近他感到身體有些疲憊,特別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少”的癥狀再度出現,且有...

熱心網友

貴陽市華烽醫院主治醫師張少武:( ) 需要進一步了解有關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治療方面的問題,可與我聯系,歡迎咨詢。控制血糖力求全天候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醫師 張禹陳先生患糖尿病后,學會了自測血糖,隔三差五就測測晨起后餐前的空腹血糖,每次檢測都基本正常,他頗感滿意,認為病情控制得不錯。不過,最近他感到身體有些疲憊,特別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少”的癥狀再度出現,且有下肢末端麻木感、視物模糊和皮膚長癤子的現象,于是決定到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空腹血糖大致正常,餐后血糖明顯升高。醫生問他以往餐后血糖的情況,他說:“我主要是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也測過幾次,雖發現升高,我想血糖餐后比餐前高是必然現象,所以也就沒在意。”醫生說:“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餐后血糖與空腹血糖檢查同樣重要,餐后血糖升高雖是普遍現象,但如果超過界限就不正常了。實際上,餐后血糖的控制比空腹血糖的控制更重要,因為在空腹血糖升高前,餐后血糖早就升高相當長一段時間了,當發現空腹血糖升高時,病情就相當嚴重了。如果餐后血糖升高不被重視,錯誤地認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無問題,時間一長,也會出現糖尿病的癥狀和并發癥,您的情況就是如此。”  陳先生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最近的病情不太好,那該咋辦呢?”醫生說:“理想的血糖控制應是全天候的,包括空腹(餐前)、餐后、活動、工作和睡眠等時段。因為單測某一時間(如空腹)的血糖,只能反映檢測那個瞬間的血糖水平,而不能代表其他時間的血糖水平,血糖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有波動的。但是,也不可能每天隨時隨地測血糖,現在慣常的做法是:隔一段時間(如半月左右)進行一次較全面的血糖檢測,作為指導治療和判斷治療效果的依據。檢測要求是:3餐前(空腹)各1次,3餐后(從吃第一口飯算起)2小時各1次,全日共檢測6次(必要時臨睡前再加測1次)。檢測結果判定:餐前理想血糖水平4~7mmol/L,可接受水平7~10mmol/L,不可接受水平>10mmol/L;餐后2小時和睡前血糖:理想水平4~8mmol/L,可接受水平8~11mmol/L,不可接受水平>11mmoI/L,您應按上述指標調整治療。”  陳先生說:“根據您的說法,就是半個月有一天連續測6~7次血糖,也不能完全保證血糖檢測結果百分之百準確,是嗎?”醫生說:“對,只是相對準確。”“還有更準確判斷平時血糖水平的方法嗎?”答:“有,那就是檢測糖化血紅蛋白。”“什么是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紅蛋白是血糖對紅細胞的血紅蛋白產生糖化反應的結果,這種情況每個人都會出現,包括沒有患糖尿病的健康人。血糖濃度越高,糖化血紅蛋白數值也就越高,兩者呈正比(健康人正常血糖水平時,糖化血紅蛋白的數值為4%~6.5%,即4%~6.5%的血紅蛋白被糖化)。測定的糖化血紅蛋白數值,可反映近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比測空腹或餐后2小時血糖更準確。糖化血紅蛋白每增加1%,相當于平均血糖增高1.1mmol/L~1.7mmol/L。比如測得的糖化血紅蛋白為7.5%,就相當于近3個月來平均血糖從正常值高限6.1mmol/L(血糖正常值為3.9~6.1mmol/L)+1.1mmol/L或1.7mmol/L,增至7.2mmol/L或7.8mmol/L,依此類推。測糖化血紅蛋白的好處是,能了解近3個月的血糖控制情況,從而對病情作出較準確的判斷,可以及時對治療方案加以調整。不足之處是由于設備條件限制不能自測,需在醫院進行,不太方便。總之,不論用何種方法檢測血糖,對血糖的控制務求全天候。”  在醫生的幫助和指導下,陳先生根據餐前、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結果,在治療上進行了調整,血糖得到了較好控制,三多一少癥狀和并發癥也消失了。

熱心網友

餐后兩小時血糖小于11.1都是正常的,我覺得你是在正常范圍沒必要想那么多。如果家族有糖尿病病人或者易患糖尿病者可以作血糖監測。如果是糖尿病的話肯定有并發癥,只是程度和出現的時間不一樣。

熱心網友

怎么會說飯后血糖?沒有參考價值啊.要看空腹血糖值的,即使沒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糖尿病也該按醫囑服藥.并發癥是肯定的,服藥可以延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