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揭密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 北約編號:CSS-10 結構:兩級+小動能火箭 燃料:一級固體,二級液體 射程:14000公里 質量:80噸 彈頭當量:10枚25萬噸/12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制導:捷聯慣性,彈載計算機,光纖陀螺,天文導航 圓周偏差率:<100公尺 平臺:加固地井,公路機動,鐵路機動 發射方式:熱發射 服役時間:1994年 研制單位:航天部一院 生產單位:航天科技集團 打擊對象:美國本土 根據80年代初提出的大規模毀滅性核報復,國防科委向航天部第一設計院下達了研制固體燃料多彈頭洲際導彈的命令。 東風四十一于1984立項,工程編號204工程,目的是研制一種能夠打擊前美國本土任何一地區的固體燃料洲際導彈,用來代替東風五液體燃料洲際導彈。 東風四十一于1991年解決固然燃料問題,1994年進行首次高彈道試射成功定型,東風四十一研制工作歷時十年。 東風四十一原計劃參加1999年10月1日的閱兵,但是因為當時載車未能得到解決,所以被中央軍委取消。 東風四十一同年又進行過計算機模擬的全程試射,打擊美國本土目標,獲得成功。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是我國研制的一種先進的多彈頭洲際導彈,固體燃料,兩級結構。東風四十一能夠攜帶十二枚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超過一萬四千公里。 東風四十一洲際導彈采用公路機動平臺,鐵路機動平臺和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其中公路機動平臺為陜西特種汽車制造廠生產的SX-4320重型牽引車, 集儲存-運輸-發射一體化三用拖車,導彈置于拖車的彈艙內,在運輸狀態下曾封閉狀態,拖車裝有兩扇對折艙門,發射前艙門開啟,導彈通過液壓裝置起豎發射。由于東風四十一彈體重量巨大,已經達到了公路機動平臺所能承受的極限,所以放棄了較復雜的冷發射而采用熱發射,與冷發射相比,熱發射對導彈本身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的質量要求較高,但是節省了發射載車上的有限空間。嚴格地講,東風四十一在設計上可以理解成東風三十一的放大,新技術的驗證彈,是一種過渡產品,所以不會大量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