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果借助外力把速度達到光速;不論他走多遠也不存在時間的消逝。那他在以光速回到地球,我們也許認為過了100年、1000年。相對論講,在四維的情況下,引力可以彎曲...。另一個義相對論的預言是,在像地球這樣的大質量的物體的附近,時間顯得流逝得更慢一些。那在這段時間內人類的生理是怎樣變化的(光速是不存在時間的流逝)。

熱心網友

你的問題分兩部分:1、前一部分是狹義相對論的一個結論,也是“雙子佯謬”的一種形式。就是你做飛船和你的雙胞胎兄弟告別,你在飛船上一年后回來,發現你兄弟已經是個老頭兒了。也就是說,因為你和你兄弟有相對的速度,所以你們不在同一個參考系內,所以你們這兩個參考系的時間的流逝是不同的。你們的生理上的變化是根據各自參考系的時間演化的。在這方面可以給你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對宇宙射線中K介子壽命的測量;另一個是一架飛機帶一個銫原子鐘繞地球一圈兒回來與另一個留在原地的銫原子鐘比較。這兩個實驗都證明的上述的相對論的推論。你不妨在網上搜搜看,第一個實驗某些《大學物理》書里可能有。2、后一部分(涉及時空彎曲的部分)是一個廣義相對論的問題。不過它的解釋和第一個問題是一樣的。還是關于不同參考系中的時間流逝的問題。具體到這個問題有這么一個關于黑洞的計算狠有意思:就是兩個飛船一個(a)留在黑洞附近另一個(b)朝黑洞飛去,當然啦,在b看來(就是說在它的參考系里)他很快就進入黑洞了,但是在a看來確不是這樣。他看到的情景是它的朋友b越飛越慢最后“凝固”在了黑洞表面,(還有一個結論就是他看見b會越變越紅,這是因為引力紅移)。這就是在不同的參考系“看到了”不同的想象啦。關于這個計算,很多將gr的書里都有,可以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