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征求答案:各位為什么那么喜歡《紅樓夢》?究竟它什么地方打動你們?高分征求答案:各位為什么那么喜歡《紅樓夢》?究竟它什么地方打動你們?
熱心網友
濃縮一生,一世……塵世間由喜到悲的一場夢——紅樓一夢……塵世就是如此,如云煙般的、抓不住的、留不下的,隨時間與記憶而去的一場夢——紅樓一夢……讀完之后,會有一種想擺脫塵世的感覺……那里記載了為人一生的悲哀、喜悅、絕望、希望、憤恨、傷心、欲望、離散、泯滅,造化弄人——紅樓一夢……一塊石頭,一時凡心熾,丟了清涼…………紅樓一夢。易悲 上
熱心網友
我可不喜歡《紅樓夢》
熱心網友
它復活了那個時代,復活了所有中國人內心深處最熟悉的情感。
熱心網友
雖然里面的人物繁雜,可愛情故事讓我非常感動。
熱心網友
四大經典著作哎,大哥!你們老師不教的??
熱心網友
《紅樓夢》具體、細致、生動的展示了清王朝鼎盛時期廣闊的生活場景,禮儀、習俗、愛情、友誼,種種喜怒哀樂,以至飲食穿著、生活起居等等瑣事,無不一一畢現,讓我們仿佛身臨其境的領略和感受到早已逝去的年代里所發(fā)生過的一切。不僅情節(jié)曲折,所涵蓋的知識面之廣也是史無前例。
熱心網友
我喜歡紅樓是因為是悲劇,它寫出了人類最后的結局,“白茫茫一片真干凈”,可能還有大量的塑料袋存在。
熱心網友
《紅樓夢》我看了好幾遍,每次都有新的發(fā)現。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是吸引我的一個理由,再者里面的人情事故我也多少學了一些,很有價值。
熱心網友
濃縮一世,展現于一生。為情苦者苦于情,為世傷于傷于世。個人感受不同,因而被文中不同的點打動,如此而已。這也體現此書的博大精深。
熱心網友
作者把曹家和賈家聯系到了一起
熱心網友
作者的全情投入。
熱心網友
年少時向往愛情,看紅樓是一種滋味!中年時是爾虞我詐的社會風氣,看紅樓是一種斗爭哲學!!!年老時看破紅塵,是宗教問題.虛無縹緲.
熱心網友
很多東西是說不出理由的,比如愛一個人,或恨一個人
熱心網友
雅蘭寧馨兒妹妹,我這兩天正準備把自己從紅樓夢上摘抄的詩詞打出來(我過去的讀書筆記),今天正打著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條命》。明天開始打紅樓夢摘抄詩詞。先推薦這一篇文章吧,雖然這篇是寫給海明威的。但是,我想用在評論紅樓夢上也很貼切:沒有誰能像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去,歐洲就會失去一角。這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無論誰死了,都得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因此我從不問喪鐘為誰而鳴。它為我,也為你。——(英國詩人)約翰。唐恩:《鐘為誰鳴》(玄學派詩歌的主要代表)補充: 好了歌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埋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錢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好了歌》解注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壟()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使鎖枷扛;昨戀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熱心網友
1、文章結構看似瑣碎,實際上非常縝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2、詩詞,首首都是精髓,而且還和故事情節(jié)相貫穿。3、人物逼真、豐滿,每個人物其實就是一本書,感覺就活在你的左右。
熱心網友
大概是大家都要以看《紅樓夢》為有品位吧,就好像女人不用channel NO.5就不是女人一樣。。。我的一個同學每天看的書就是紅樓夢,少說也看了百來遍了,據她說她覺得越看越有味道,從哪里看起都有味道。我倒覺得她是因為從來不看專業(yè)書,又不好意思不讀書,所以成天抱本紅樓夢顯得自己特有品位與眾不同呵呵。我實在是覺得《紅樓夢》沒有什么好看,除了晴雯沒有一個喜歡的,包括癆死鬼林黛玉。要說體現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還不如看金庸呢。
熱心網友
沉重之后的空靈 悲傷之后的淺笑 繁華之后的寧靜 文字之后的眼淚
熱心網友
紅樓夢是一部歷史書,文學書,政治書,是耐人尋味有無法讀懂的書,永遠也沒有人能夠破戒其中的奧秘!
熱心網友
看紅樓就像看到身邊發(fā)生的事,雖然時代背景不同,但人物性格,所發(fā)生的事,以及由盛及衰的情節(jié)有時真能與身邊的人和事聯起來,而且看了以后還能讓你對身邊的人和事有另一種相處態(tài)度,它并不枯澀難懂,而是如詩如畫的一部文學作品.
熱心網友
我看是因?櫧湫?骱??e人都說好看,乃中?拇竺?喜?g它是因?櫧涔適賂腥?刻???
熱心網友
人物性格的刻畫 深入細致的方方面面的描寫 高度的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完美融合
熱心網友
情一情貫穿始終。演繹出:愛、恨、仇、怨、憐、悲、空……
熱心網友
他增加了我的思想深度
熱心網友
紅樓夢有人喜歡,因為它是舊中國社會的百科全書,各種層次的人物都可從中找到喜愛的東西.
熱心網友
不知道為什么喜歡紅樓夢,但記得看到第三遍的時候,放下書不知道張嘴第一句話該說什么,書里不管丫鬟還是主子說起話來讓人聽著那叫舒服!入情入理,頭頭是道!尤其去了親戚家,或在外面吃飯,都不知道現在的客氣話怎么說,腦袋里總是紅樓夢里的話!所以就一遍一遍的看,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覺,吸引我再看下一遍!
熱心網友
劉心武訪談:我最喜歡紅樓夢中的妙玉 著名作家劉心武受邀到人民網讀書論壇做訪談,和網友就“紅樓夢”話題進行了在線交流,他告訴網友,他最喜歡《紅樓夢》中的妙玉。 人民網北京12月12日訊 今日下午三時,著名作家劉心武受邀到人民網讀書論壇做訪談,和網友就“紅樓夢”話題進行了在線交流。劉心武說,他最喜歡《紅樓夢》中的妙玉。 短短2個小時,壇上有近百位網友踴躍發(fā)言,討論熱烈異常,共上主帖130多個,更有跟貼無數。劉心武選擇回答了20多位網友的提問,就紅樓夢及與他相關的各種問題同網友做了交流。 劉心武說,他最喜歡《紅樓夢》中的妙玉。他覺得妙玉是一個被曹雪芹極為珍愛的人物,在金陵十二釵當中,其他十一釵要么就是四大家族中的女性,要么就是嫁到四大家族里去的女性,惟有妙玉她和四大家族沒有血緣和婚姻關系,曹雪芹卻把她安排在十二釵中并且排名在王熙鳳前面。 劉心武說,紅學研究是一個公眾共享的話語空間,不是個別“學閥”所能壟斷的。他希望多一點周汝昌前輩這樣的紅學大家,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民間的紅學票友。從1993年到現在他用了十年的時間來做紅學研究,而且已經有三本不斷更新內容的著作,最新的一本就是《畫梁春盡落香塵——解讀《紅樓夢》》,因為他是一個小說家,所以他能把自己的紅學探佚成果用小說的形式體現出來,就是他的三篇探佚小說——《秦可卿之死》、《賈元春之死》、《妙玉之死》。 訪談結束后,劉心武欣然題字送給讀書論壇:“讀書論壇,真好壇!”。 劉心武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網絡訪談,人民網讀書論壇網友很有水平,和網友們交流給他帶來很多新觀念,希望以后有機會能再來人民網接受訪談。 下面是按劉心武回答問題的順序所整理好的訪談,以饗讀者。 (附錄:劉心武訪談記錄) (2點54分)劉心武:各位網友大家好! 劉心武:最近媒體有報道說我在紅學研究方面開創(chuàng)了一個“秦學”的分支,我想我應該把自己“秦學”的基本意思跟網友們交代一下。我主要就是從金陵12釵的最后一釵秦可卿出發(fā),來進行探佚,我的探佚主要是集中在秦可卿她的真實出身究竟是什么,也就是說我要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小說寫作其中有一種方法就是把生活當中的原型升華為一個藝術形象。我探佚的結果就指出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朝被廢掉的太子的女兒。 這個探佚的意義是什么呢?有四個層次的意義,第一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寫《紅樓夢》所處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王朝的大背景。第二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他的家族的命運的起伏跌宕。第三個層次可以從中了解曹雪芹本身的命運。第四個層次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層次,就是要了解曹雪芹在寫《紅樓夢》的時候他的藝術思維他的創(chuàng)作心理。我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我的三本書里面,第一本是《秦可卿之死》、第二本是《紅樓三釵之謎》,我把第一本書發(fā)展成為從秦可卿到賈元春到妙玉的命運的探佚。第三本是今年最新出版的《畫梁春盡落香塵》。 [大爪子]:劉心武老師,與紅樓夢人物小說相比,俺更喜歡你的 當代題材小說。以為你寫夠了紅樓夢人物小說,回過頭來再寫當代,會寫得更加地道的。 劉心武:我研究《紅樓夢》,其中有一個動機就是從曹雪芹大師的寫作當中來汲取營養(yǎng),使我能夠更好的來寫當代題材小說,我今年發(fā)表了兩個中篇小說都發(fā)表在《當代》雜志上,一個是第二期的《潑婦雞丁》,一個是第六期的《站冰》,不知道你看了沒有,我覺得我從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當中獲得的最好的營養(yǎng)就是對那些別人忽略的小人物的關愛。 [明敏]:前段時間看了幾十頁紅樓,竟看出許多佛學的東西來。不知劉心武先生有否同感? 劉心武:我覺得要注意到曹雪芹寫《紅樓夢》顯然從佛學里面汲取了很多的營養(yǎng),但是他又跳出了佛學的框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他通過賈寶玉這個形象表達了一種追求在俗世中過詩意生活的執(zhí)著的向往。 [渭水散人] :先生最喜歡《紅樓夢》上的哪一個人物呢,為什么? 劉心武:我最喜歡的是妙玉這個人物,有人對我這種喜好很吃驚,比如王蒙曾經對我說,妙玉討人嫌。但我覺得妙玉是一個被曹雪芹極為珍愛的人物,在金陵十二釵當中,其他十一釵要么就是四大家族中的女性,要么就是嫁到四大家族里去的女性,惟有妙玉她和四大家族沒有血緣和婚姻關系,曹雪芹卻把她安排在十二釵中并且排名在王熙鳳前面。我喜歡她的原因都體現在我的《妙玉之死》小說及相關的文章里面。 [唐山居士]:我問嘉賓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電視劇對于焦大這個人物的忽略是不是一種嚴重的缺陷。 劉心武:我不記得電視劇里是不是表現了焦大和怎么表現的了。但是我對唐山居士非常重視焦大這個人物加以肯定。焦大這個人物幾乎把我前面所說的“秦學”探佚的四個層次都洞穿了,當然這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我們共同體味吧。 [lxhl] :劉心武先生好,我沒記錯的話,你原是大連人,現在鞍山。《紅樓夢》的誕生恰恰和這兩個地方有關系。《紅樓夢》誕生在清*海城轄區(qū)的岫巖大孤山,大孤山后來歸大連,現在歸丹東東港市。曹雪芹寫《紅樓夢》主要在大孤山,也在岫巖住了一段時間。他親撰的家譜,就按岫巖大孤山其本家的家譜修成。現在岫巖又在鞍山轄區(qū),對此你有何感想。 劉心武:抱歉我不是大連人,現在也不住在鞍山,我定居在北京。但是,我對你提出的《紅樓夢》的源頭的信息非常重視。周汝昌先生在研究《紅樓夢》的祖籍方面貢獻很大,但他似乎也還沒有注意到您所掌握的信息。希望我們能夠繼續(xù)聯系,也許您所提供的信息能更深入的揭示出曹氏家族的源流。 [唐山居士] :只有焦大和劉姥姥這兩個人物有人民性,而其它人物則是表現的是貴族的沒落。 劉心武:我研究《紅樓夢》不使用人民性這個概念,只使用人這個概念。我認為《紅樓夢》的偉大就在于他從來不用群體取代個人,它似乎總是在告訴我們一個活生生的個體比任何偉大的概念都更值得我們重視。 [黑趵]:嘉賓,晴雯有段評論寶玉與丫環(huán)碧痕洗澡的事兒,其中意味很深,你覺得? 劉心武:意味當然很深,這是曹雪芹的高明之處。賈寶玉是最善于意淫的,他絕對是尊重碧痕的,他洗完澡以后席子上汪著水,這很有意思。 [渭水散人] :心武先生,我是從讀《班主任》和《愛情的位置》認識您 的,但這么多年來,我似乎更 喜歡您發(fā)表的隨筆,寫得文筆輕松,耐人尋味,不知道您更看重您的何種文字呢? 劉心武:我現在的寫作涉及四個方面,一繼續(xù)寫小說,二研究《紅樓夢》,三寫建筑評論,四寫大量的散文隨筆。我最新的一篇隨筆題目是《在柳樹臂彎里》,里面沒有涉及《紅樓夢》,但是可以看出我從《紅樓夢》里獲得了一種大悲憫的情懷。謝謝您支持我繼續(xù)撰寫隨筆。 [唐山居士] :我要是會寫小說,就寫唐可卿,而不寫秦可卿。人家寫過的你再去描有什么意思? 劉心武:您應該注意到,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亡的那一回,曹雪芹出于非藝術性的考慮接受了脂硯齋的建議,刪去了已寫好的四五葉文字,繁體字的“一葉”,實際上相當于如今的兩個頁碼,你看刪去了多少!而且在第八回的末尾曹雪芹又不得不打了一個“補丁”,說秦可卿是一個“養(yǎng)生堂”的棄嬰,還有回里面寫到有個張?zhí)t(yī)給秦可卿看病,但正文里面卻又并沒說張?zhí)t(yī)是個太醫(yī),這些都是怎么回事兒?可見曹雪芹在寫秦可卿這個形象時內心里有極大的苦悶。所以,我不去寫在作品里已經表現的很充分的比如說薛寶釵,而要去寫秦可卿,這就是因為我要探佚,也就是盡可能的揭示出、恢復出曹雪芹因為“避文字獄”,而不得不刪改的那些,他本已經寫出或想寫出的內容。 [三輪車] :劉先生,一部虛幻《紅樓夢》讓多少文人墨客爭得死去活來,值得么?藝術家是不是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對社會現實的反映上? 劉心武:值得。因為人活著需要有精神享受,《紅樓夢》在虛幻的詩意描繪中,使我們獲得死去活來卻沒有真正死去的快樂,難道這還不值得嗎? 附帶說一下,可能有的網友還不清楚什么是“探佚”,佚就是丟失的東西,探佚就是把丟失的東西找回來。《紅樓夢》是一部最后沒有完成的小說,曹雪芹留下的遺稿大體上只是前八十回,如何更精確地說,第六十四回、六十七回都很可疑,不一定是曹雪芹的文筆。所以《紅樓夢》丟失的東西太多了,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到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著,是一個出版商程偉元和一個各方面水平遠比曹雪芹低的高鶚拼湊的。再請大家注意,曹雪芹也不是沒有寫出八十回以后的文字,從脂硯齋的批語當中透露出曹雪芹已經寫出了一些大悲劇的結局性文字,比如賈寶玉被逮入獄,在獄神廟中小紅和茜雪都曾去安慰、幫助他,茜雪是在開始前幾回中因為寶玉醉后摔茶杯就被攆出去的一個丫頭,許多讀者都以為這個角色非常不重要,因為她很快就消失了,但曹雪芹有一個完整的構思,在大悲劇的結局中她卻突然出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惜這些已寫成的文字都丟失了。所以紅學研究的一項重大任務就是盡可能的把丟失的東西找回來,這就是探佚。 [太空塵埃]:紅學對我國的文化是進步還是倒退。 劉心武:紅學搞好了對我國的文化一定是起到推動的作用。2000年我曾經應英中文化協會、倫敦大學邀請去做兩場關于《紅樓夢》的演講,我深切的感覺到英國的莎士比亞及作品現在已經成了中國小學生以上的普通知識領域里的人物,但曹雪芹和《紅樓夢》卻還沒有進入到英國的所有大學生的普通知識結構里。莎士比亞當然好,我們應該引進、借鑒,但是文化首先要考慮它的載體,中國文化的載體是漢字,《紅樓夢》用漢字寫出了那么偉大的篇章,它所形成的一門紅學當然值得我們使用漢字的人仔細研究,并且使曹雪芹和《紅樓夢》成為整個人類的共享文明的組成部分,進入到全世界所有小學生以上的普通知識結構里面。 [愛在天地蒼茫時] :劉心武老師轉而研究紅學,是不是因為生活中值得寫的東西太少? 劉心武:恰恰相反,我現在還寫有一定數量的小說、大量的隨筆以及建筑評論文章。生活中值得我寫的很多,我所苦惱的是這些涌到心頭的素材如何用漢字表達出來。于是,我從多方面汲取營養(yǎng),而紅學研究使我從曹雪芹和《紅樓夢》中汲取到許多寶貴的營養(yǎng)。 [山外]:請問劉大作家,您認為曹雪芹寫這本書的主要初衷是什么? 劉心武:這個問題太重要了。也是紅學界爭論不休的最大話題。我個人認為曹雪芹家族經歷了康、雍、乾三朝的政治動蕩,他個人也經歷了從富裕公子到貧困無食的人生歷程,因此,《紅樓夢》一書絕不能簡單的概括為所謂的反封建、爭取戀愛和婚姻自由或者是寫奴隸反抗,盡管這些元素在書里都有,但曹雪芹他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超越了政治,超越了家族苦難,也超越了個人得失,進入到了一種最了不起的對人的生存、對人性進行深入思考的境界。我認為他在第二回中借賈雨村之口所說的“正邪兩賦相激相蕩論”,透露出了他的初衷,他就是要為那些被正方和邪方都忽視的個體生命樹碑立傳,從中表達出對個體生命有權利過一種詩意生活的無限肯定。 [覽真]: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這是紅樓中的兩句話,《紅樓》原名《石頭記》,劉老師,請問賈寶玉有什么抱負,或者說雪芹先生在此書中是否表達了懷才不遇的情感,但是在《紅樓》中為何我們又見不到寶玉對社會更多的關注? 劉心武:我認為曹雪芹在此書中不是想表達什么懷才不遇的情感。賈寶玉與那個社會格格不入,曹雪芹說“石頭”無材可去補蒼天,其實就是說并不想去補蒼天。賈寶玉他所關注的是青春短暫的花朵般的女性的無可奈何的命運。對于作家來說有時候對社會關注的方式可以是曲折的、超越性的。 [黑趵] :嘉賓,你覺得襲人如果活到現在,在仕途和錢圖上成果如何?她太厲害了,不僅爭取到了二兩銀子的月利,還趕走了潛在的對手和知情者,她的才干和毒辣比較符合現在的形勢 對嗎? 劉心武:把襲人視為“偽善者”是晚清以來許多讀者的同感,高鶚續(xù)《紅樓夢》也是這樣處理的,這大概是因為八十回以后曹雪芹如何寫襲人我們看不到了,據脂硯齋透露在八十回后,賈家被抄,寶玉、王熙鳳等被逮入獄后,襲人和蔣玉菡還去獄中救助他們,所以曹雪芹是把襲人當做一個復雜的人物來塑造的。但是,您這樣解讀襲人,也是可以的。《紅樓夢》的偉大就在于幾乎對每個人物讀者都可以自然生發(fā)出自己的愛憎,往往讀者之間愛憎是相反的。 [幸福的人與香煙無關] :請心武先生閱:來論壇,就要天文地理,人文情懷,皆聊。 回復點別的,比如紅樓之外的話題。 對了,您先喝口水。 劉心武:我很幸福,因為我從不抽煙。對了,我現在得立刻喝口水。我是個大水罐,每天不知道喝掉多少杯茶,我只喝綠茶,我不喜歡喝香片就是花茶,您呢? [符號] :劉先生,您寫作用電腦還是爬格子啊?我們這里有幾個作家堅決不肯使用電腦。另外,您在寫《愛情的位置》時在自己的生活中也感到愛情太少了么?那時我正是年輕人,戀愛的時候,那本書可以說給我個人的愛情生活開了綠燈,多謝您! 劉心武:我從1993年就一直用電腦寫作。堅決不肯用電腦這是為什么?我不理解他們。當然,寫紅學文章我電腦的字庫往往不夠用,因為紅學遇到很多很特別的漢字,現在我回答網友的問題,也都在盡量避免那些字眼,可是這小小的缺陷并不影響我用電腦寫作的樂趣。《愛情的位置》是我在1978年寫的一篇小說,轉眼已經二十五年了,那時候不僅愛情太少而且根本不敢公開講戀愛,那是人性被禁錮的歲月呦。時過境遷,您覺得現在是不是愛情又太多了呢?到處都是它的位置。也許有的霸著座位的也并不是真正的愛情了吧! [龔睿妍]:“《紅樓夢》最大的缺點是什么?” 劉心武:很高興進入您的帖子,里面有很多看法很有趣,《紅樓夢》的最大缺點是不完整。一部不完整的著作卻形成了一門大學問——紅學,這當然是人類史上的奇跡。 [呂氏秋春]:“有種說法,《紅樓夢》受到最大影響的是《金瓶梅》、《西廂記》”? 劉心武:其實還不止,像《牡丹亭》、《水滸傳》都有曹雪芹產生過重大影響。這里特別強調一下《金瓶梅》,《金瓶梅》也很偉大,因為它是中國人第一次為漢字,用很大的篇幅來寫普通市井人的生活,擺脫了《三國》、《水滸》、《西游》那種只重視帝王將相、綠林好漢、神佛仙怪存在的價值觀,而開始重視最普通的社會存在、最普通的個體生命,展現他們的生死歌哭,而且《金瓶梅》的語言非常好,《紅樓夢》里所出現的一些現在膾炙人口的語句如:“拼得一生剮,敢把皇帝拉下馬”,“前人撒土,迷了后人眼”,都是《金瓶梅》里已經用過的。當然,《紅樓夢》和《金瓶梅》又很不一樣,《金瓶梅》的作者采取了純客觀的描繪方式,而《紅樓夢》卻含有理想的因素。 [曾點]:再問劉老師——我喜歡《紅樓夢》中“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看到一些介紹劉老師的文章,說劉老師同一些普通群眾有很好的聯系和友誼,他們給您的寫作一些什么影響? 《紅樓夢》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作者曹雪芹的人生是不也可以稱為成功的人生?盡管他生活清貧,但他寫成了這部巨著?他創(chuàng)作成功的原因是他非常熟悉他描繪的生活? 劉心武:我現在甘于邊緣生存,很少參加場面上的活動,很多時間都待在農村書房,有時出去在田野中畫水彩畫,主動去接觸很多民工及低收入的人士。從他們那里我得到很多滋養(yǎng),這對我的寫作非常重要。我認為作家寫作當然應該熟悉他筆下的生活和人物,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種情懷,曹雪芹經歷過家族的繁盛,也經歷過家族的湮滅,是一個翻過幾個筋斗的人,我認為正是命運的坎坷和他的禪悟,形成了他的文學思維,因此光是熟悉生活還是不行的,真的,寫作需要從生活中升華出一種情懷。 [銀河系a]:“你對賈府門前的石獅子怎么看?” 劉心武:書中的柳湘蓮對此表達了明確的看法。但是,獅子雖然干凈卻不是活生生的東西。賈府里的人雖然都有這樣那樣的人性弱點和陰暗面,卻都是活生生的存在。相比而言,我不喜歡干凈的死東西,而喜歡帶有不潔的活潑的生命。 [松藍]劉老師,有評論說你是首個在研究紅樓夢單個人物軌跡的基礎上提出“學說”——“秦學”研究體系的人。并說《畫梁春盡落香塵——解讀〈紅樓夢〉》 這本新書是激活‘紅學’沉悶局面的一聲鳥鳴。但也有人說你作為一個作家提出了“秦學”,并言稱“學術性”,是嘩眾取寵,你對這些看法有何感受?你認為“秦學”研究體系正式形成了嗎? 劉心武:我在天津出版的雜志《文學自由談》今年第五期上有一個答記者問,我宣告我的紅學研究體系已初具規(guī)模,因為我從1993年到現在用了十年的時間來做這項研究,而且我已經有三本不斷更新內容的著作,最新的一本就是《畫梁春盡落香塵——解讀《紅樓夢》》,而且因為我是一個小說家,所以我能把自己的紅學探佚成果用小說的形式體現出來,這就是我的三篇探佚小說——《秦可卿之死》、《賈元春之死》、《妙玉之死》。我的秦學研究得到了紅學界老前輩周汝昌先生的的鼓勵與支持,當然我也聽到了批評的聲音,我歡迎批評,但希望批評者一定先要讀過我的秦學著作再來發(fā)言,現在有的批評者似乎很權威,但他顯然并沒有看過我的有關著作,我覺得這是一種“學閥”作風。需知紅學研究是一個公眾共享的話語空間,不是個別“學閥”所能壟斷的。我希望多一點周汝昌前輩這樣的紅學大家,以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民間的紅學票友。 [真左筆] :劉前輩您喜歡古代八字學么,可以就此一段評價曹雪芹的八字造詣高低真?zhèn)螁? 劉心武:這不是曹雪芹寫的,這是高鶚寫的。高鶚根本沒有讀懂前面曹雪芹對賈元春命運的暗示,曹雪芹的原句是“虎兕相逢大夢歸”,高鶚理解成“虎兔相逢大夢歸”,所以有那樣一些所謂批八字的分析,虎是皇帝一方,兕是一種猛獸代表在野奪權的一方,按曹雪芹的構思,賈元春正是在宮廷權利的搏斗中犧牲的,哪里像高鶚所寫的那樣,很太平的因為吃肉吃多了痰壅而逝呢? (四點五十八分)劉心武:很高興在網上和網友們討論《紅樓夢》,希望以后還有這樣的機會,謝謝你們,因為時間有限,許多網友的問題來不及回答,請諒,再見!。
熱心網友
愛看與否,在于心.
熱心網友
我看地時候感覺好悶,一直看到最后都是沒意思,但全部看完后有種感覺,一種特別的感覺。說不出的感覺,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熱心網友
喜歡看這本書,不需要理由.只要拿起,就不會放下.如果,你不討厭讀書.
熱心網友
這個紅樓夢么,要我說也就開頭那個什么好了歌寫得不錯,還有后面那些飯局的描寫有研究價值(我指的是菜譜),其它都是垃圾。
熱心網友
喜歡《紅樓夢》的人,有著不同的理由。我喜歡《紅樓夢》,是因為《紅樓夢》真實再現了人情世故,揭露鞭撻了丑惡,贊美了真情。有人說,《紅樓夢》太消極,其實,這是作者的真實寫照,很無奈。因為這實在是一部“紀實小說”,所以感人更深啊。但愿其中的許多悲劇,今后會越來越少。
熱心網友
音樂——盲人的緣故。。。。。。
熱心網友
偶就不怎么喜歡,偶以為太傷感了,并且它象一本詩集,不是一部小說.
熱心網友
紅樓夢的文學造詣是我國四大名著中最高水平的一本。她的人物對話。故事情節(jié)。詩詞意境。甚至人名寓意都堪稱經典絕妙。至今尚無超越者。所以我百讀不厭。當然本人只是喜歡看故事了。
熱心網友
我不知道,我從不看這個的,可能是里面的人物刻畫得比較真實,聽說里面有世上人的各種形象,不妨你可以對照一下,哪種是你自己吧
熱心網友
因為里面既有帥哥(賈寶玉)又有美女(林黛玉)啊,我喜歡啊。。。。
熱心網友
因為是四大名著之一嘛
熱心網友
見微知著,意高詞美 這部著作不僅全面反映了18世紀上半葉中國封建社會的風貌和特征,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而且在篇章結構人物塑造和語言技巧等方面都堪稱典范.其思想內涵的浩瀚深廣和奧妙莫?y值得世人永遠探索,其藝術成就所達到的高峰也令人嘆為觀止
熱心網友
《紅樓夢》為什么那么吸引人呢?依我之見是因為她能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除了仁者見仁,義者見義外,喜歡愛情的,從中可以看到纏綿真摯的愛情故事;歷史學家可以從中看到清末王朝的興衰縮影,等等,但其中主要的是人人都能找到紅顏知已。
熱心網友
我沒看過
熱心網友
我喜歡易悲的評述!當然,無論如何,《紅》里的語言都沒有易悲文辭里的凄涼氛圍,但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在平平的筆觸間敘述最悲情迷亂的愛情故事,于淡淡的口吻里表達余音千古愛恨情仇。。。
熱心網友
紅樓夢,這部巨著是中國封建社會文學百科全書。同時,也是當時高官貴人家庭興衰的縮影。內容極為豐富,人物性格繁多而逼真,文字詩詞妙不可言。每每閱讀這部蓋世杰作,深受中華文化熏陶,感慨萬千,欽慕之至。
熱心網友
書中的情.景.知都極為吸引人
熱心網友
打動女人心。
熱心網友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我去了博物館。其中一件北宋多層鏤空的牙雕,讓我駐足良久。我不是被打動,那樣的情感是淺的短的,我是被震撼了:怎么可能如此巧奪天工!這樣多的層面,層層包裹,每一單層又都是精美絕倫。還有年初,埃及金字塔考古大行動,在關閉了幾千年的石門上鉆了個圓孔內窺,原以為。。。結果發(fā)現門后面是,另一道門。 紅樓夢對我就是那個牙雕、就是金字塔的石門。又: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寫女人,非妖非魔且如花似玉的書!
熱心網友
累就一個字,認為好就好,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我看也就一般,算是比較好的故事而已。
熱心網友
上面那哥們那轉的?我看不明白紅樓夢別人都說好!可有幾個是真懂得!!!!!!!!!!!!!
熱心網友
《紅樓夢》為什么那么吸引人呢?依我之見是因為她能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喜歡愛情的,從中可以看到纏綿真摯的愛情故事;歷史學家可以從中看到清末王朝的興衰縮影;愛好權術的,從中可以領略人情達練;文學愛好者,從中可以賞析詩文;總之不同的人都可以從中吸取到自己喜愛的東西。大凡名著一般都有這個特點。更不用說紅樓夢結構曲折,情節(jié)生動,字句珠璣,幾近完美了。歷代紅學家的研究更讓她撲朔迷離,引人入勝。簡單的說《紅樓夢》就象掛著層層幔帳的殿堂,每一層都有她獨特的風景,所以她是那么吸引人,吸引不同社會階層的人。
熱心網友
除了她的文學性和藝術性,紅樓夢更美在她的殘缺,如同斷臂的維納斯。
熱心網友
了解古代文化。你看故事中的人物約有15歲左右,各個文才斐然。如果現代和那時代的人一比較你會覺得現代人真的很沒有內涵。總之故事好看、耐看。如果你了解一些紅樓專家的觀點,就更想從書中找到答案。因為書中有太多的迷等待人們解開!比如:黛玉的結局到底如何?探春到底嫁到哪里了?秦可卿是什么身份?諸如此類的迷實在是太多了,難道你不想從書中找到答案?
熱心網友
本人感覺,紅樓夢其實折射的是一個社會。而且至今受用,所以這也是我欽佩"曹"的一個方面。其實就是一個社會的濃縮體,什么世態(tài)炎涼\道德淪亡\人心叵測\明爭暗斗,還有凄美的愛的挽歌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紅樓夢確實是一部值得反復看的文學名著,可是每個人的習慣不同,這也不能稱為是對紅的不尊重和褻瀆。較喜歡的有晴雯、紫鵑、平兒。最欣賞黛玉,至情至性、才貌雙全。在污濁的社會現實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美好情操,堅持著自己的理想,對愛情忠貞不渝,對朋友真誠相待。雖然時常愛耍小性兒,卻也是天性使然,同寶釵的溫婉矯情形成了鮮明對比,言語刻薄尖銳,正是對封建禮教的虛偽與可笑進行無情的嘲諷,以她弱小的身軀同龐大的封建勢力作抗爭,處處顯示她的可親可愛。雖然她也明白不啻是飛蛾撲火,但仍然義無返顧、永不妥協,最終在封建勢力的無情摧殘之下香消玉殞。如果達到一種境界,你無法說誰可愛誰不可愛,因為她們是一個整體,缺了任何一個人,都不完美,就談不上喜歡誰討厭啦!所以要我說,紅樓女兒個個都很可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愛好,愛好深了,達到成癮成癖的程度,似乎就可以稱為“迷”了,例如車迷,集郵迷,球迷等等。所謂“紅迷”,大概與其他“迷”也沒什么不同,不過就是對古典小說《紅樓夢》愛得深一點罷了。 一個人迷戀什么,除了不能違反社會公德以外,大概無可厚非。不過,凡是“迷”,在對所迷事物懷有特殊感情之外,似乎還應該有一點理性。比如,球迷達到過火的程度,就被人們稱作“足球流氓”了。英國的“足球流氓”,不論到哪個國家看球,都被當地警方視為不受歡迎的人,經常受到遞解出境的特殊禮遇。我國的“紅迷”隊伍極為龐大,其中似乎也存在一些類似“足球流氓”的“紅學流氓”,他們經常打出“狂愛《紅樓夢》,崇拜曹雪芹”的旗幟,對《紅樓夢》研究中一些持不同觀點、不同看法的專家學者,輕則挖苦中傷,重則惡意漫罵,經常擺出一副十足的流氓嘴臉。 學術上的爭鳴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象兩支球隊在場內踢球,兩個運動員在場內角力,雙方的拉拉隊可以加油,但如果漫罵毆打對方的運動員,大概就屬于“流氓行為”了。那么,在《紅樓夢》研究問題上,對曹雪芹的著作權提出質疑,對作品主旨內容藝術手法提出不同看法,遭到某些“紅迷”的惡意咒罵,是否也算遭遇了“流氓行為”呢?\r\n 回頭看,學術界出現“流氓鬧事”的情況過去還真不多。古今中外的學術爭鳴案例可謂多矣,很少有“拉拉隊”鬧事的現象發(fā)生。紅學領域為什么卻頻繁出現“流氓滋事”的現象呢?恐怕中國“《紅樓夢》學會”要很好地捫心自問一下了。一方面,他們無節(jié)制地鼓吹對《紅樓夢》及其作者曹雪芹的個人崇拜,在廣大紅迷中頻繁煽情;另一方面,經常出現有組織地圍剿不同學術觀點的不正常現象,也給好多無知的紅迷以錯覺。如果《紅樓夢》研究和爭鳴平心靜氣、互相尊重、理性爭鳴、走上正軌,大概也不會出現“紅迷滋事”的怪現象。對紅迷中的一些“害群之馬”來說,也有個冷靜下來認真反省的問題。學術問題是科學問題,在科學研究上,必須有冷靜的頭腦,絕對不能感情用事。對一部好的文學作品,一個高明的作家,自己可以喜歡,也要容許別人不喜歡。對一些學術觀點,可以有自己的贊同或反對,但也要容許別人的反對或贊同。真理越辯越明,學術越爭鳴越繁榮。如果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大家都做同樣的文章,學術活動就僵化停止了,那真是學術的悲哀!《紅樓夢》研究陷入今天的境地,難道不是紅學的悲哀么?對不同的學術觀點,是絕不可以用自己的感情來判斷其正誤的,就像兩只球隊不能憑各自拉拉隊員的感情來決定勝負一樣。你有贊同周汝昌、馮其庸紅學觀點的權利,你也有尊重與當今紅學主流派持異議觀點的義務。魯迅先生早就說過,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你如果不同意別人的觀點,盡可以講事實擺道理,參與爭鳴。自己拿不出什么學術成果,又說別人“傷害了廣大紅迷的感情”,對自己不喜歡的學術文章動輒譏諷漫罵,不是太淺薄無知、滑稽可笑了么?周汝昌、馮其庸等老先生是紅學大師不假,聽說他們二人同住一個屋檐下,卻對面不啃那個西瓜皮啊!但評價一個學術觀點的正誤,可是不講什么“大師”、“小卒”的,資歷只能證明過去,不能代表將來。沒有牛頓、愛因斯坦、居里夫人提出與前人大師不同的科學論斷,能有科學的今天么?能因為牛頓等人“傷害”了以前的大師及其崇拜者,就否定“萬有引力”么?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雖然不同于自然科學,但在學術研究中的一些規(guī)律和規(guī)矩還是要共同遵守的。《紅樓夢》研究需要理性,紅學大師需要理性,紅迷也需要理性。任何潑向別人的污言穢語,都會淋到自己頭上。一時口舌之快,是于事無補的。愿我國的紅學領域更干凈,更理性,更繁榮。 哎,累啊~好了不寫了!祝您愉快吧! 。
熱心網友
藝術感染力
熱心網友
曹雪芹不愧為一代文學大師,他的文學技巧當然融匯于他的作品之中他在暗寫自己家史時,集古今名家名作,向我們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熱心網友
因為紅樓夢特別能使人有感觸,能使人想哭,特別是能讓女孩哭。在一個原因就是紅樓夢的文學性很強,讓我們深深的為之癡為之狂為之傷心為之流淚
熱心網友
對女性的尊重與謳歌
熱心網友
我應該還是喜歡看里面的愛情故事。我沒有那么深刻,不是紅學專家。只是為里面的故事打動。雖然都說高鶚續(xù)寫的不是曹的本意。但是林黛玉死的時候我還是哭了。后來長大了,了解的多了。聽了很多紅學專家對紅樓夢,曹雪芹本意結局的分析。我反而覺得很難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