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碰了也會爆炸嗎?

熱心網友

水雷是布設在水中的一種爆炸性武器,它可由于艦船碰撞或進入其作用范圍而起爆,用于毀傷敵方艦船或阻礙其活動。水雷具有隱蔽性好、布設簡便、造價低廉等特點,按水中的狀態區分,有觸發水雷,非觸發水雷和控制水雷。  水雷最早是由中國人發明的。1558年明朝人唐順之編篡的《武編》一中,詳細記載了一種 “水底雷”的構造和布設方法,它用于打擊當進的侵擾中國沿海的倭寇。這是最早的人工控制、機械擊發的錨雷。它用木箱作雷殼,油灰粘縫、將黑火藥裝在里面,其擊發裝置用一根長繩索不結,由人拉火引爆。木箱下甩一塞瓦斯托波爾繩索墜有3個鐵錨,控制雷體在水中的深度。1590年,中國又發明了最早的漂雷──以燃香為定時引信的 “水底龍王炮”。1599年,中國的王鳴鶴發明以繩索為碰線的 “水底鳴雷”,1621年又其改進為觸線漂雷,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觸發漂雷。  歐美18世紀開始實戰使用水雷。北美獨立戰爭中。北美人民為攻擊停泊在費城特拉瓦河口的英國軍艦,于1778年1月7日,把火藥和機械擊引信裝在小啤酒桶里制成水雷,順流漂下。當時雖然沒有碰上軍艦,但在被英軍水兵撈起時突然爆炸,炸死傷了一些人,史稱 “小桶戰爭”。  水桶結構和引爆裝置的完善及廣泛應用,是從19世紀開始的。19世紀中期,俄國人B·C·亞圖比發明了電解液觸發錨雷。在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沙皇俄國曾將這種觸發錨雷應用于港灣防御戰中。  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水雷的使用達到高峰,各國共布設了110萬枚水雷,炸沉艇船3700余艘。80年代,一些阿拉伯國家曾在紅海和波斯灣布設了一些發現式水雷,有十幾艘過往的商船和油輪觸雷,護航的美國軍艦了也被炸傷。這說明,在現代海戰中,水雷是不可缺少的武器。一枚所費無幾的老式水雷就是足以致一艘造價數千萬乃至上億美元的現代化軍艦于死地。  磁性水雷──在各種非觸發引信水雷中,磁性水雷是最早誕生的一種。它可感應用一定距離內通過的艦船所形成的磁場。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水雷是由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首先研制成功的。1939年9月,德國在英國泰晤士河口到哈姆貝爾附近的海域布設了磁性沉底水雷。英國使用已往對休觸發性錨雷的掃雷具進行了掃雷,但一無所獲。而當英國軍艦進入掃過雷的海城時,卻先后有17艘軍艦被水雷炸沉。后來一架德國布雷飛機把磁性沉底水雷誤拋在距離岸不遠的淺灘。才使英國得到了2顆磁性水雷,經解剖研制發現了其中奧秘。  音響水雷──音響水雷也是一種非觸發水雷。它安有音響引信,能夠感應一定距離內艦船發動機和螺旋槳發出的噪聲,從而引爆水雷。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發明音響水雷,于1940年8月首次在英國沿海布設。鞏固用拖著電磁掃雷具的艦船進行掃雷,一個水雷也未掃掉,英國海軍再一次陷入被動境地。  水壓水雷──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液體在流速的地主壓力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力大,靜止液體比流動液體壓力大。1944年1月,德國海軍少校弗蒂設計制造出世界上第一種水壓水雷 “蠔雷”。蠔雷頂部的水壓感受器可以感受到艦船航行時所產生的水壓變化,以引爆水雷。由于世界各國至今也難以制造出能夠模擬艦船航行時所產生的水壓變化的掃雷具,所以 水壓水雷是一種很難掃除的水雷。1944年6月初,納粹德國在多佛爾海峽布設了216個蠔雷,4天內炸沉了盟軍29艘艦船,炸傷多艘。。

熱心網友

水雷不爆是西瓜!!!!!

熱心網友

在可預見的將來,如果臺海爆發武裝沖突,相信解放軍將會使用水雷對臺灣海峽實施 封鎖。   水雷是一種不引人注意,但又非常有效的水下攻擊武器。解放軍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 發展水雷,最初仿制蘇式水雷,60年代后期開始自行研制,先后研制出非觸發沉雷、超聲 水壓沉雷、大型空投沉雷、自動定深漂雷、非觸發錨雷、編碼遙控水雷、火箭水雷、自航 水雷、自導水雷等數十種型號,可由艦船、潛艇、飛機和人工多種方式布設,能構成沉雷 、錨雷、漂雷、自動跟蹤等多種形式的水中雷陣。80年代,海軍為強化水雷戰,還建造了 布雷艦。在可預見的將來,如果臺海爆發武裝沖突,相信解放軍將使用水雷對臺實施封鎖 ,以期達到使臺屈服的目的。   傳統水雷   解放軍裝備的傳統水雷,主要有錨雷、漂雷、沉雷和特種雷等。這些傳統水雷技術成 熟、造價低廉、裝備量大,為解放軍水雷戰的主力。從上世紀50年代后期起,解放軍開始 研究和大量裝備傳統水雷。到80年代后,解放軍對傳統水雷加以智能化改造,研制出了特 種雷,大大提高了水雷戰的威力。此外,解放軍還裝備有訓練用的水雷,屬特種水雷之列 。   錨雷是解放軍大量裝備的傳統水雷之一,目前至少有四種型號,主要用于攻擊大中型 水面艦船和水中潛艇。最初,解放軍研制和裝備的錨雷技術含量較低,多使用較為原始的 觸發引信。20世紀80~90年代,解放軍為大中型錨雷研制出了智能化引信。這種引信裝有 具備編程能力的中央微處理機,可接收聲、磁、水壓的信號輸入,可在長時間內任意轉入 待發狀態。可以說,智能化引信系統已使解放軍的傳統錨雷走進高技術水雷的行列。   “錨一”型水雷是仿制的蘇式大型觸發式水雷,代號M-1。該型水雷專用于攻擊大型水 面艦只。“錨二”型水雷是仿制的前蘇聯式中型觸發式水雷,代號M-2。該型水雷專門用于 封鎖航道和港口。“錨三”型水雷是仿制的蘇式大型觸發式水雷,代號M-3。該型水雷專門 用于攻擊潛艇。“錨四”型水雷是解放軍第一種非觸發性深水超聲水雷,也是中國自行研 制的第一種水雷,代號M-4。該型水雷具有較強的抗自然干擾能力,專用于封鎖水深流大的 海區,以攻擊中型艦船和潛艇為主要任務。   沉雷是解放軍研制和大量裝備的傳統水雷,目前至少有六種型號,可攻擊各型水面艦 船和潛艇。“沉一”型水雷是仿制的蘇式非觸發性沉底音異感應水雷,代號C-1。“沉二” 型水雷是非觸發性沉底感應交聲水雷,是中國自行研制的第一種非觸發性沉底水雷,代號 C-2。“沉三”型水雷是音響與感應聯合引信水雷,代號C-3。該型水雷是中國研制的首種 采取抗掃雷措施的水雷,具有較強的抗掃雷和抗自然干擾能力。“沉四”型水雷是小型非 觸發沉底模塊化水雷,代號C-4。該型水雷使用超聲和水壓聯合引信,具有很強的抗掃雷能 力。“沉五”型水雷是小型水壓式沉底水雷,代號C-5。“沉五”型水雷是中國研制的第一 種水壓式水雷,具有抗掃性強的特點。新型沉底雷是解放軍最新研制的新一代高性能沉底 水雷,代號不詳。該型沉雷技術相當先進,采用微處理器控制,可裝任意組合的三種感測 器。   漂雷也是解放軍大量裝備的傳統水雷之一,目前至少有兩種型號,主要用于攻擊中小 型水面艦只,不過,因漂雷不易控制,解放軍已停止研制。“漂一”型水雷是自動定深飄 雷,有大、小兩種型號,這種水雷隱蔽性好,造價低,具有抗掃雷能力,可在預定水深隨 流漂動,但不具敵我識別能力,一般不會輕易使用,以免傷害己方艦船。“漂二”型水雷 是小型自動定深飄雷。主要用于江河、湖泊或沿海海域用作攻勢布雷障礙,開展水雷破襲 戰,或用于在規定時間和范圍內執行封鎖航道、港口以及進行水中爆破等任務。   特種水雷目前所知主要有智能化的傳統水雷和用于軍事訓練的水雷兩大類。事實上, 火箭水雷、魚水雷也都屬特種水雷之列,但為敘述之方便,本文將其分開介紹。   “特二”型遙控水雷代號T-2或EM-53。“特二”型水雷是利用物理場的感應作用,通 過編碼遙控指令,控制水雷的引信。“特三”型智慧水雷是新一代智能型水雷,代號T-3或 EM-54,這是一種可選擇爆炸物體的智能型水雷。在使用時,該型水雷只有在碰到特定類型 的船只才起爆,比如當噸位較小的驅逐艦通過時不會爆炸,但大噸位的航空母艦經過時就 會爆炸。   潛布型訓練沉雷是解放軍潛艇部隊用于訓練布設沉底水雷的一種訓練用水雷。空布型 訓練沉雷是供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隊進行海上布雷訓練使用的一種訓練用水雷。   火箭水雷   普通水雷能夠有效控制的海域非常有限,要在浩瀚無際的大洋布雷,無論是對水雷的 需要量還是布設的工作量,都不是輕而可以解決。解放軍對水雷戰已做出了新的認識:要 在范圍廣大的深水海域實施有效的水雷戰,必須研制和裝備具有自主機動攻擊能力的火箭 水雷。目前所知,解放軍至少已裝備了垂直上浮火箭水雷,并正在大力研制定向上浮火箭 水雷、火箭上浮導彈水雷和火箭助推水雷。   垂直上浮火箭水雷。是一種由火箭發動機推動上浮,能夠實施主動攻擊的高技術水雷 ,它具備錨雷和沉雷的變重特點,平時沉在海底,在目標艦船接近之后,即啟動火箭發動 機,這種水雷只有垂直機動能力,沒有平面機動能力,也沒有自主制導能力,技術較為簡 單,為最先研制成功的火箭水雷。   1989年研制成功的首種垂直上浮火箭水雷被稱為“特一”型水雷,代號T-1或EM-52。 從整體上看,這種水雷布設深度大,作用區域廣,隱蔽性與抗掃性好,水下定位準確,爆 炸威力大,是非常先進的新一代水雷。根據解放軍海軍的試驗,即便以30節高速航行的艦 船,只要進入“特一”水雷的攻擊范圍,被擊中的概率高達80%。有鑒于“特一”型水雷的 主動攻擊能力和較高的擊中率,1994年伊朗為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向中國訂購了一批“特 一”型火箭水雷,這給美國海軍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不過,“特一”型水雷也存在一些 不足之處:一是戰斗部裝藥較少,對大型艦只毀傷力較弱;二是布設深度較淺,無法對游 弋在深水海域的航母戰斗群構成威脅。   定向上浮火箭水雷。是一種具有精確制導、主動攻擊能力的高技術水雷。它可根據目 標艦船的方位、航向和航速,預先計算和確定水下攻擊彈道,然后啟動水雷,定向攻擊水 中潛艇或水面艦艇,因而可大大提高命中率。與自導水雷相比,定向上浮火箭水雷具有同 樣的自尋能力和高命中率,但攻擊速度遠高于自導水雷,同時造價又相對低廉,作戰效能 較高。   火箭上浮導彈水雷。目前,中國還在研制一種火箭上浮導彈水雷,即一種集水雷、導 彈、火箭以及微電子、信號處理、目標識別等高新技術于一體的全新水中兵器。就攻擊樣 式而言,火箭上浮導彈水雷不是在水中攻擊目標,而是從空中攻擊目標,可視為導彈武器 的一種,水雷只是導彈的儲藏和發射平臺而已。它的工作原理是,以水雷方式布設在海底 等待時機,當探測目標到達之后,導彈由水雷平臺釋放出來,沖出水面升空之后,導彈先 由降落傘滯停于空中搜尋目標,然后啟動彈上發動機,對水中或空中目標進行攻擊。可以 說,火箭上浮導彈水雷是在垂直上浮火箭水雷基礎上發展的一種機動攻擊能力更強的水雷 。因此,火箭上浮導彈水雷無論用于攻勢布雷,還是用于封鎖布雷,都是一種別具威力的 殺手級兵器。這種水雷目前仍處在預研階段,尚未進入工程研制階段。   魚水雷   上世紀90年代后期,解放軍基于對臺封鎖作戰和打擊美國潛艇的需要,開始大力發展 魚水雷。所謂“魚水雷”,就是將魚雷技術用于水雷的一種新型水雷,它將水雷和魚雷的 優點集于一體,極大地提高了水雷的殺傷威力。   目前,魚水雷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被稱為自航水雷;另一種被稱為自導水雷。二者 的差別主要是在魚雷的運用上。其中,前者利用魚雷動力進行布放,布放之后就與常規水 雷一樣,成為一種被動性兵器。自航水雷一般由魚雷改裝而成,使用潛艇發射布放,主要 作用是在敵警戒區之外,遠距離向敵港口、河口水道,海軍基地或艦船錨地進行隱蔽布雷 ,以將敵海上兵力封鎖在固定狹小的海域內。通常,自航魚雷在距布雷目標海域10公里以 外秘密布放,水雷跑完預定航程后,沉到海底成為1枚非觸發性沉底水雷。自導水雷在布放 時上則如同一般沉底雷,并不使用魚雷的動力,只有當被目標啟動后,魚雷才從水雷的夾 殼中射出,然后自動追尋并擊毀目標。就技術而言,自導水雷的研制難度大于自航水雷。   自航水雷的發展。解放軍首先研制成功的魚水雷是自航式水雷。目前解放軍潛艦艇部 隊不僅配備有自航水雷,而且已經具備了實戰能力。早在上世紀70年代,蘇聯就開始研制 自航水雷。對已具制造魚雷和水雷能力的中國而言,用現役魚雷改裝自航水雷的難度并不 大。上世紀90年代初,解放軍海軍在購進俄制基洛級潛艇的同時,也引進了53-65型熱動力 自導魚雷。所以,解放軍完全可以將此型熱動力自導魚雷改裝為自航水雷。就戰術而言, 自航水雷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從較遠的距離上對敵軍港口、河道、艦船泊地、海軍基地等 實施秘密布雷,達成將敵海上力量封鎖于港的目的。   自導水雷的發展。嚴格地講,自航水雷不能算作真正的魚水雷。在中國軍工專家的定 義中:魚水雷是“將一定程序儲存于引信裝置之中,當艦船從遠處經過時,引信會迅速接 收其微弱的信號,如程序判別它是敵艦,則自動啟動并調整航向,向敵方目標發起進攻” 。   就自導水雷的構成看,中國已具備了研制的技術基礎。其中,解放軍在上世紀90年代 初就裝備了仿制美國Mk46魚雷的“魚七”型反潛魚雷。在研制過程中,解放軍還針對Mk46 魚雷淺水性能差的問題做了改進,使“魚七”型魚雷在信號處理和非控制段的性能大幅提 升,使它在淺水環境中的作用距離增加到1500米。   基于海洋戰略環境的巨大變化,解放軍自上世紀90年代后期起已將自導反潛力水雷作 為武器研制重點,以對付美國核潛艇和日本常規潛艇的威脅。據報道,中國正在研制中的 自導反潛水雷在結構上與美國的Mk60自導水雷很相似,自導戰斗部為“魚七”型魚雷,但 整體作戰性能要高得多。其中,布設水深的設計要求為60~500米,即達到“魚七”型魚雷 的最大作戰航深,以便從淺水到深水全方位對付核潛艇。第二,要求自導水雷具有智能化 的作戰能力,即水雷可在遙控系統的控制下隨時進入戰斗狀態或休眠狀態。這樣既可保證 已方艦船和潛艇在雷區的航行安全,又可有意識地設置雷陣,引誘敵方潛艇進入布雷區后 啟動水雷,或在我方艦艇通過后啟動水雷,以使敵潛艇無法通過。目前,該型自導水雷的 樣雷已研制成功,正在試驗之中,估計2005年后可用于實戰。   魚水雷的作戰使用。解放軍大力研制和發展魚水雷,就是基于對臺灣實施海上封鎖和 抗擊美國核潛艇的作戰需要。其中,自航水雷的主要任務,是將臺灣海軍封鎖在港內;自 導水雷的主要任務,是將美國核潛艇隔絕于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之外。鑒于自航水雷具有遠 距離秘密布設的功能,自航水雷的研制成功和裝備將會大大增強解放軍潛艇部隊的對臺封 鎖作戰能力。近年來,解放軍潛艇部隊訓練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秘密逼近敵港,實施大 深度布雷演練。而從中國媒體關于自航水雷的配備和使用的報道來看,說明解放軍潛艇部 隊的遠距離布雷作戰能力已獲大幅提升,具備對嚴密設防港灣、水道、河口實施水雷封鎖 的能力。   解放軍認為,對美國海軍作戰有兩大重點:一是航母戰斗群;二是核潛艇。對于美國 核潛艇,解放軍認為:一是靜音效果好,難以發現反擊;二是攻擊威力大,必須加以克制 。但是,解放軍反潛能力較弱,遠洋深海的反潛能力就更弱。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西太洋 第一島鏈的有利地形,將美國核潛艇隔離于中國近海之外,就成為解放軍抗擊美國核潛艇 的一個重要戰法。這也是解放軍大力發展自導水雷的主要動力。可以預料,一旦與美國發 生戰事,解放軍海軍將會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各海峽布設自導水雷,形成一道封鎖線, 阻止美國核潛艇進入中國附近海域。當然,也不排除解放軍將自導水雷布設在更遠海域的 可能,如布設在關島附近海域等,以制約美國核潛艇對海洋的使用。   布雷戰力的建設   水雷戰的成效如何,除需有高性能的水雷之外,布雷也是重要環節。作為水雷戰重要 內容的布雷,對發揮水雷戰效果至關重要。布雷通常有艦布、潛布、空投三種方式。   解放軍海軍的絕大多數水面艦艇和潛艇都具有布雷能力。就布雷能力而言,解放軍海 軍布雷的主力為數量龐大的小型艦艇,飛機布雷和潛艇布雷能力相對較弱。因為解放軍布 雷戰力建設,過去主要是在沿海以防御和阻止美蘇海軍進入中國沿海水域。上世紀90年代 后,隨著解放軍海洋戰略的轉變,以及反臺獨作戰和對抗美軍介入的需要,解放軍海軍水 雷戰開始走向攻勢布雷,即到遠海去布雷。攻勢布雷,自然需要隱蔽、快速和遠距布雷載 具。近年來,解放軍大力發展潛艇部隊布雷作戰能力,就是建設攻勢布雷能力的重要舉措 。   解放軍還認為,針對各國海軍反水雷力量發展相對滯后、獵掃雷能力均不理想的狀況 ,采用新舊水雷混用、虛實結合的水雷陣,不失為對付航母戰斗群的有效戰法,即便不能 直接擊沉航母,所造成的毀傷和所形式的威懾,也足以讓航母戰斗群怯步,無法發揮作戰 威力。(。

熱心網友

觸發式水雷的雷觸角是特殊的玻璃管,撞碎了就爆炸(當然首先得啟動保險解除裝置)。而磁性水雷則是有鐵磁性的物體接近時磁這偏轉導致爆炸。水壓水雷當艦船從其上方經過時由于產生特殊的小水壓導致水雷傳感器動作而爆炸。通常情況下,人是不會引爆水雷的。不過如果你碰巧身上帶了鐵器如軍刀,步槍等接近了一個磁性水雷的話,那就只能永遠的活在某某人的心中了。如果你因為好奇去砸觸發水雷的觸角并且吧它砸碎的話,那估計也只能永遠的活在某某人的心中了。

熱心網友

水雷的觸發要看裝的是什么引信,有觸發有延時還有聲頻以及磁性等等,一般情況下人碰到是不會引爆水雷的!現代的水雷戰是復合型水雷混投,以增加掃雷的難度,而且有些水雷是可以時間控制的,過了設定的時間就會自動失效,這樣更有利于自己方的進攻和防守不受限自己布防的水雷!

熱心網友

不碰東西也可能炸。如磁性水雷,只要有鐵船在旁駛過,它就炸了。看水雷用的什么來觸發的。不光是魚雷,高射炮炮彈也有個什么時候炸的問題。碰不上飛機,它也會延時后在空中炸掉,不會掉到自己身邊來炸。

熱心網友

觸發錨雷的觸角人碰了不會炸,否則魚碰了也要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