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在紅樓夢中是什么身份?為什么在第13回就死了?
熱心網友
元春冊頁詩里有一句“三春去后諸芳盡”,那么“三春去后”,在乾隆四年發生了什么事?發生了“弘皙逆案”。弘皙是誰 ?他就是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前面交待過胤礽由于“帳殿夜警”之后被兩立兩廢,這對弘皙的影響是極大的。雖然是康熙喜歡的孫子,但卻繼承不了皇位,弘皙一直隱忍不發。但是到了乾隆四年,三春過后,弘皙就發起了一次對乾隆權力的大沖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弘皙逆案”。乾隆撲滅了他們這次政變的陰謀,而且消滅了所有重要檔案,現在清史館里查不到,可是留下很多蛛絲馬跡。《紅樓夢》有一回“金鴛鴦三宣牙牌令”中有一個牌令“雙懸日月照乾坤”。曹雪芹用這一句暗示他所寫的那個年代當時的政治背景是多么的緊張,。在“弘皙逆案”中,參與者不光有弘皙本人,還有胤礽最信任的幾個親王及他們的兒女。當時在皇族里面這些人也認為雍正不是正經的“日”,認為弘皙才是正經的“月”。這時我們回想起第一回里,賈雨村忽然吟出的詩句,“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就明白當時是一個什么樣的政治背景了。《紅樓夢》就是在這個日月斗爭的大前提下,展開了一個家庭的命運。所以秦可卿這個人物的原型是弘皙的一個妹妹,是胤礽的一個女兒。或者是在早年兩家相好時就送進曹家當了童養媳,或者是生出來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記,就以小官員抱養女兒的身份寄養在曹家。曹雪芹就是根據這樣的生活的原始資料升華為藝術形象,來營造他悲劇情節的大氣氛,架構他悲劇藝術結構的大格局。。
熱心網友
你這個問題我曾問過劉心武講了很久,根據劉心武以前講的,應該就是弘皙一輩的一位公主,而且她的家庭在政治斗爭中處于劣勢.應該就是廢太子的小女兒,在他第二次被廢后,送到曹家寄養的一位公主.由于家庭在政治中的特殊地位,必須以犧牲她來獲得生存。那個誰給她開的藥方有一句,我不太記得了,有一部分是說要她“熟地歸參(身)”。在曹的心中,秦可卿始終是個悲劇人物。曹這樣寫就是為了說明,這樣一個人物只在8至13回中出現,卻已經給整個賈府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因為有了秦可卿,才有了曹他自己家的淪落和整個賈府的淪落和結局
熱心網友
正確
熱心網友
廢太子允礽的女兒,皇家血統,公主身份。她自縊是因為她所在的那個皇族集團奪權失敗,為偃旗息鼓東山再起,需要她的死來作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