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將此卷(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學高三第*次月考歷史試卷)作得一個及格(60%),則積分全歸他矣。 秦漢史 第Ⅰ卷(選擇題 共7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秦統一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但很快因暴政而亡。據此回答1~6題。(1)秦朝是中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之統一指的是(A)統一了今天中國領土的大部分地區 (B)統一了占中國今天大多數人口居住的地區(C)統一了中國的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 (D)統一了中國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2)秦朝時,大量農民“亡逃山林,轉為盜賊”折射出的歷史現實是(A)徭役繁重 (B)刑罰嚴酷 (C)賦稅沉重 (D)土地兼并嚴重(3)1975年,湖北云夢秦墓出土竹簡一千余支,其中大部分為秦的法律條文及解釋律文的回答。下列關于秦律的敘述錯誤的是(A)在廢除六國律令基礎上秦自行制定頒布 (B)集中體現了地主階級意志(C)其在《史記》中有明確記載 (D)對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產生了深遠影響(4)秦始皇“焚書坑儒”之直接原因是(A)儒生攻擊郡縣制,非議秦始皇 (B)儒生主張“仁”“非攻”,反對兼并戰爭(C)秦的暴政與儒家仁政思想嚴重抵觸 (D)儒家的仁愛主張不利于秦始皇橫征暴斂(5)陳勝、吳廣起義得到司馬遷的充分肯定,主要是因為此次起義(A)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 (B)得到廣大人民響應,為西漢建立打下基礎(C)符合廣大人民反抗殘暴統治的愿望 (D)推翻了秦朝殘暴統治,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6)下列關于秦朝歷史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秦朝開鑿的靈渠第一次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流域 (B)秦朝時期郡的監御史主要負責監察郡守(C)秦朝開始使用的方孔圓形錢成為歷代鑄幣樣式 (D)秦朝將小篆作為標準字體,全國通用(7)下列各項中,與劉邦在楚漢戰爭中能夠轉弱為強無關的是(A)重視人才 (B)實行“三十稅一” (C)收攬人心 (D)有富饒的根據地兩漢基本上沿襲秦朝之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但是,漢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對這些制度又有損益變化。回答8~10題。(8)漢武帝與漢文帝相比,在初登皇位時國家狀況之最大不同點是(A)國家經濟實力雄厚 (B)社會矛盾相對緩和 (C)地方王國勢力膨脹 (D)官僚腐敗問題嚴重(9)漢武帝實行鹽鐵專營之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收入 (B)限制地方財政收支 (C)平抑全國物價 (D)減少百姓的消費負擔(10)秦漢時期的主幣包括(A)黃金、白銀 (B)黃金、銅錢 (C)銅錢、鐵錢 (D)黃金、鐵錢(11)下列關于《汜勝之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農書 (B)反映了兩漢的農業生產狀況 (C)論述了作物的栽培 (D)總結了著名的區種法兩漢時期,邊疆地區各族發展較快,兩漢政府與他們保持著不同形式的交往和關系。據此回答12~16題。(12)秦漢時期的對匈奴的戰爭,史學界一般認為是正義的,其主要依據是(A)屬于反對外族侵略的戰爭 (B)是為了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爭(C)有助于促進各民族的融合 (D)是維護中原生產生活的戰爭(13)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據今(2005年)已有(A)2121年 (B)2122年 (C)2141年 (D)2142年(14)司馬遷將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稱為“鑿空”,“鑿空”的最準確含義是(A)了解情況 (B)開通道路 (C)填補空白 (D)開拓空間(15)東漢初年,遷移到河套和陜西、山西北部一帶同漢人交錯居住的民族是(A)北匈奴 (B)南匈奴 (C)烏桓 (D)鮮卑(16)西南夷地區第二次并入漢朝版圖是在(A)西漢初年 (B)漢武帝時 (C)西漢末年 (D)東漢初年(17)兩漢時將檀弓和果下馬等輸入中國的是(A)朝鮮 (B)日本 (C)越南 (D)大秦(18)下列有關兩漢與日本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A)中國興起了較大規模移民日本的浪潮 (B)對日本的社會生活有了更深刻了解(C)漢武帝與漢光武帝先后賜予日本使者金印 (D)鐵器、銅器、絲帛等均傳入日本貫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The silk road)在溝通東西方各大文明區域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據此回答19~22題。(19)下列各項表述,與兩漢時期絲綢之路的開辟與暢通無關的是(A)漢朝的強盛與繁榮 (B)張騫與班超的活動 (C)西漢設置的西域都護 (D)阿拉伯人的商業活動(20)漢朝倘派使臣去大秦,他從長安出發,沿絲綢之路西行,先后經過:①今新疆境內;②河西走廊;③西亞;④安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21)兩漢時期,路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皆可到達的地區是(A)南亞 (B)西亞 (C)中亞 (D)東南亞(22)在漢與大秦之間進行絲綢轉手貿易的國家是今天的(A)伊朗 (B)伊朗和伊拉克 (C)阿富汗和吉爾吉斯斯坦(D)土耳其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化大發展時期,這既是先秦文化之總結與升華,又為后世封建文化之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據此回答23~25題。 (23)體現秦漢統一王朝恢弘其實的文化現象有:①萬里長城;②秦陵兵馬俑;③司馬遷《史記》;④馬王堆漢墓帛畫(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王充著《論衡》主要是針對(A)董仲舒的新儒學 (B)佛教“因果報應”說 (C)唯心主義神學 (D)民間神仙方術(25)下列關于《九章算術》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與成書于西漢初的《周髀算經》同時代 (B)介紹了許多算術命題和計算方法(C)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 (D)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75分)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1分,第27題12分,第28題13分,共計36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略。三、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9題12分,第30題12分,第31題15分,共計39分。略。

熱心網友

1-5 CBAAC 6-10 BBABC 11-15 BDDBB 16-20 DADDD 21-25 ABDCA

熱心網友

要命啊,看的眼睛都花,啊

熱心網友

你想干什么啊?找回失落的自信心啊~呵

熱心網友

不劃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