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他的家里人,看著心疼。他肺不好,每次他和人喝酒,我都擔心。然后就求佛保佑他。可是,怎么辦好呢?請信佛人或是真心人回答。其他人勿擾,謝謝。

熱心網友

阿彌陀佛!不知您的“他”是否信佛?應酬酒不一定非要喝,要看情況。如果只是親朋好友之間的普通應酬,能推最好推掉,因為“五戒”里有“不飲酒”一條,這一條對自己的身體和修行都非常重要。如果是公司或其他非常重要的應酬,必須要參加,非喝不可,那就隨緣好了,但應當有節制,如果有一斤的酒量,最多喝三四兩,如果有半斤的酒量,最好不超過二兩,這樣對身體損害不大,更重要的是不至于酒后失去正念,造“身、口、意”三惡業,特別是口業,一般人酒后話多,而且都是口無遮攔,平時彬彬有禮,這時候往往什么話好象都說得出口,很輕易地造了許許多多的口業。所以非喝不可的酒一定一定記住控制自己,萬不可過量。以上幾點建議供您參考,這幾點無論信佛與否都應當這樣做。感恩!南無阿彌陀佛補充:看來他是不信佛的。他的這種困擾,末學也經歷過,開始的時候,也堅持不喝,但卻經不住別人三勸兩勸,尤其是領導讓喝,最后還是喝了。經過多年聽凈空老法師講經,末學現在明白,當時在喝酒問題上的認識,還看得不是很清楚。之所以經不住別人勸,說實在的,雖口上推,關鍵要命的是心里還真有一點想喝,這是要害所在。那時侯,平時在家吃飯,時常都要喝一點點酒,就是因為有“想喝”的念頭,所以為什么推不掉,是自己的“惡念”在作怪。要想真正從心里把酒“推掉”,就必須從心里把“想喝酒”的念頭斷掉。現在明白了這個道理,在家里吃飯,已經堅決地把酒戒掉了,無論是節假日,還是親朋好友在家吃飯,絕對不沾一滴酒,從心里已經沒有“想喝”的念頭了。對于單位上的應酬,能推則推,推不掉則隨緣,雖隨緣去了,能不喝盡量不喝,非喝不可,末學首先在心里告誡自己,這杯酒喝下去絕對不是為滿足自己的“酒欲”,而是為別人而喝,特別是為領導替酒,想到,這杯酒自己替他喝了,他的身體就可以少受傷害,領導的身體健康很重要,因為他是單位的決策者、領導者,因喝酒影響了他的健康,對單位的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末學為他替酒是為公司利益而喝的。喝之前以及喝酒中間,自己隨時都在提醒自己,絕對不可以亂說話、多說話,不可以胡思亂想。而自己也在隨時感覺自己的身體反應,到了酒量的“警戒線”,就不會再喝了。以前,公司里的人經常會叫末學出去吃飯,雖然也推一下,但還是去了。自己想明白以后,像一般的這種吃飯,就不會再去了,漸漸地別人也不會再來找末學了,很重要的公司應酬非去不可,這才去。末學知道您很擔心他,可是末學想他生活在這種“酒”的環境里,特別是要天天面對這種“酒”的工作,他也是身不由己。也可能因為他的酒量很大,干銷售工作或是與公司外界打交道比較多的人,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特長”,很多領導都喜歡有這種特長的人來干這種工作,也許他的領導因此而特別賞識他,這并不見得是好事,末學想他為了工作也可能別無選擇。可是這樣長期下去,天天泡在酒里,對他的身體真是莫大的傷害,酒后造作的惡業更是無量無邊,今生來世將會如何,真的很難預料。他不信佛,這是個很大的障礙。您很擔心他,可是著急上火也沒有用,吵架更是于事無補的,因為他不信佛。末學想,您可不可以從生活起居上更加關心他,更加體貼他,既然勸不了他不喝酒,那就把補救工作做到盡善盡美。知道他晚上去喝酒了,而喝酒往往是很少吃東西的,盡喝酒,所以是不是可以準備一些可口、解酒的飯菜一直等他回來,盡量不要自己早早睡去,至他于不顧。他回來以后,多說一些安慰體貼的話,他一定會感動的。末學想他心里也一定非常厭煩這種生活,如果一味地跟他吵,只會讓他更厭煩,更反感。多關心多體貼,他心里會好過一點。用自己的真心和行動去打動他,平時一有好的機會,一定不要放過,多給他講一些佛法的道理,像世尊那樣應機說法、應機說教,平時少叨叨。與他多交流一些心得體會,與他多交心這非常重要!久而久之,末學相信他一定會有所感悟的。末學想,如果您能這么做會勝過與他吵上一千次一萬次。此外,多多誦經、念佛,用自己的真實修行功德回向給他,這是對他最大的關懷!再多一句嘴,有沒有考慮過讓他換一份工作呢?也許換一個工作環境,情況會有所改變。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熱心網友

喝酒比較傷身體。尤其傷肝。從健康的角度考慮,你應該勸阻他。最好能做一下肝功能化驗什么的。而且對后代不好,據說蘇東坡愛喝酒,其子女智商都不高。要勸一勸你愛人自己能自覺不喝酒,才能根本解決問題。是不是喝酒也會上癮?你若能拉他皈依佛門就能戒酒了。因為佛弟子起碼要守五戒,第五個戒就是戒酒。實在沒辦法,就準備一些解酒的果汁飲料、花生堅果什么的。還有最好不要空腹喝酒,不要逞能,要適可而止。和你愛人商量一下,實在受不了,由你出面和他的領導談一談,并出示醫生有關證明。(僅供參考)

熱心網友

我覺得你可以求佛菩薩加持

熱心網友

敬酒不吃未必就得吃罰酒!誰知道你的心是不是在適應這個吃酒環境呢?

熱心網友

您好:有的人,接受了別人的敬酒,別人還會輕視他,甚或還會笑他暗弱無主見;而不接受敬酒,就會讓人不悅,甚或產生爭執;而有的人,接受了別人的敬酒,會讓那些人感到非常親切;即便拒絕了,也會讓人覺得情有可原,不生憎惡。所以不要舍本逐末,做個不卑不亢,堂堂正正的人,那時喝與不喝都能得到別人的諒解,反之,即便不在酒上產生矛盾,其它方面的麻煩一樣難以避免。修佛即修自性,自性若得明悟,其它瑣事就隨之而解,從自修入手吧!南無阿彌陀佛。愿您成就。

熱心網友

在工作中喝酒的事很多學佛的人很苦惱,有人曾就此問題問過夏壩仁波切,仁波切說,假如你受了五戒就要遵守,要應酬中假如對方要求你喝酒,你可以拒絕,理由:我的醫生說我不能喝酒,喝酒會傷害我的生命,我們關系如此之好,你總不能讓我干傷害自己生命的事吧。這個理由并沒有打妄語,你可以把夏壩仁波切當作自己的心理醫生,一般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可以避免飲酒。 夏壩仁波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