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中石化股改可以這樣完成。大盤隨長電的下跌而下移,但跌到一定深度,長電會在低位震蕩,然后吃到一定“割肉”籌碼后會反手做多,造成G股的賺錢效應,吸引大家購買600028。

熱心網友

股改--就是zf轉嫁企業包袱!沒有增值,也沒有價值!

熱心網友

個人觀點:這次的行情,有多少國家的意志???股改能改變什么,除了投機??只不過一個在融資的理由罷了.------- 股改進行到現在,亂箭飛射的迷茫時期雖然還沒有完全過去,但大勢基本定局,市場各方均已無力回天。股權分置存在的基礎是政策因素導致的類別股東持股成本差異懸殊,而整體上非流通股數量比流通股多出兩倍,因此股票價格在股權分置的前提下定位必然大大高于全流通的市場格局。全流通斷然打破了這種格局,對流通股股東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我們不妨以中信證券為例,以公司并立第二大股東的雅戈爾作為剖析對象,進行一番實證分析,看看全流通會帶來什么后果。  非流通股的真實價格  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在對外投資上有一個原則:投資就要控股,不能控股的投資就不能控制風險,因此對于那些不能控股的投資項目,雅戈爾原則上都要退出。正是基于這個原則,雅戈爾已經將其持有的天一證券公司的股權悉數轉讓。李如成私下曾經說過,他對證券行業看不清楚,因此中信證券的股權他也想轉讓,但這個不能公開說。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在聽到風聲后曾經對李如成說,“李總,你可不能退出啊。”李如成打馬虎眼說,“雅戈爾不會退出。”  其實,當時證券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這從雅戈爾每年獲得的中信證券紅利數量不斷減少中可以看得很清楚:1999年度現金紅利1853。83萬元,2000年度現金紅利7600萬元,2001年度現金紅利4400萬元,2002年度分紅880萬元,2003年度分紅1760萬元,2004年度擬分紅1000萬元(含稅)。中信證券的經營算是好的,事實上證券業已經面臨幾乎全行業虧損的困境。雅戈爾這個時候真要轉讓2億股的中信證券,談何容易。首先是下家不好找,其次是轉讓的價格高不了。有一個現成的例子擺在那里,另一家上市公司兩面針也持有過9500萬股中信證券股權,去年底協議轉讓了4000萬股,價格僅為每股2。2元,非流通股的真實價格就這么低。但李如成的運氣就有那么好,讓他趕上了股改,手中的股票眼看就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拋售了,再也不用到處找下家了,而且可以賣出一個好價格。  算大賬非流通股爽快作出額外承諾  世界上真有這么好的事嗎?我們先來替雅戈爾算一算其持有中信證券的實際成本。雅戈爾1999年8月一次投資3。2億元,以每股1。60元的價格認購了2億股中信證券法人股,占其總股本的8。06%。如果算上2004年度擬分配的紅利,6年來雅戈爾累計獲得紅利收入17493。83萬元,目前的實際投資總額為14506。17萬元,其持股成本已經降至每股0。725元。按照中信證券日前公布的股改方案,全體非流通股股東總共需要向流通股股東支付12800萬股對價,雅戈爾在非流通股中的持股比例為9。61%,因此需要拿出1229。88萬股股票支付給流通股股東,這樣其還持有18770。12萬股中信證券股票,每股持股成本相應調整為0。773元,支付對價后每股成本僅增加了0。048元。目前中信證券的股價為5。42元,10送3。2以后的市場除權價為4。11元,盈利空間是每股3。34元,雅戈爾理論上可以獲利6。26億元。  算清楚了以上這筆大賬,無怪乎包括雅戈爾在內的所有非流通股股東都會那么爽快地同意支付對價實現全流通了,雅戈爾等大股東還愿意作出延長持股期限的額外承諾。作出額外承諾目的就是要麻痹流通股股東,盡可能地給股價以支撐,讓流通股股東慢性自殺。實際上包括雅戈爾在內的所有非流通股股東都明白,到了全流通的那一天,中信證券的股價絕無可能繼續維持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上,一定會跌。然而哪怕中信證券的股價跌到2元,雅戈爾還是可以瀟灑地拋售手中的股票。流通股股東現在恐怕很難想象中信證券會跌到2元價位這樣可怕的前景,但是當整個二級市場的價格中樞都已經下移到這個水平時,人人都會接受這樣的現實,這就像兩年前沒有人能接受上證指數會跌到1000點一樣,現在不是都接受了嗎?  從大數上看沒有人能獲得暴利  全流通增加兩倍的股票供給量,必然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中信證券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大家現在沒有必要計算雅戈爾在中信證券上能獲利多少,這只是靜態的計算。除了政策性的暴利,市場法則會自動消除暴利的存在空間,暴利只可能短暫存在。從大數上看,沒有人能獲得暴利。因此雅戈爾的暴利也只是紙上富貴,到了雅戈爾可以拋股的那一天,中信證券的股價早就跌到雅戈爾只能獲得市場平均利潤率的水平。我想,李如成可能也沒有指望獲得暴利,能夠全身而退,并獲得略超過市場平均利潤率的收益,他就應該心滿意足了。  窺一斑而知全豹,在中信證券身上發生的故事昭示著股改的去路。大盤的跌勢還在半山腰上,流通股股東將是最大的輸家。只算“對價”小賬的流通股股東該清醒了。-----股市的上漲是為了資恢復再融資功能,當上市公司全流通后,沒錢花的時候,就可以出讓股票,就會變相國有股流失?現在說有多少資金要入市,沒想想全流通后需要多少資金填這個大窟窿?同時此次的上漲就是為了配合長電和寶鋼的股權改革,已完成了上漲的使命?等下次機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