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篇作文《我為班中環境做貢獻》600-800字不明白的我會及時補充,謝謝大家

熱心網友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它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存亡與興衰,是一項既有益當代,更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業。保護和改善環境,取決于一代又一代的共同奮斗,不懈努力。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也是未來環境的主人。逐步樹立熱愛環境、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綠色文明意識,既是現代少年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歷史和社會賦予他們的義務和責任。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決策》指出:“中小學及幼兒園應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普及環境保護知識……”,這對進一步加強學校的環境教育,普及環境科學知識,貫徹執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所以長久以來,我校一直將環境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以培養學生應有的環境意識為目標常抓不懈,在爭創省綠色學校的活動中,著重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師資隊伍。⒈組織落實,管理到位。要創建綠色學校。首先,抓好組織建設,學校成立了環境教育領導小組,由校長擔任組長,確定一名副校長擔任副組長,教務主任、教科主任、德育主任、總務主任、少先隊總輔導員、班主任代表和自然教師為組員。建立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來保證創綠工作得到落實,每學期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環境教育任務確立環保教育目標:教育學生關心家鄉的環保事業,幫助學生進一步增長環保知識,掌握環保基本方法,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參與環保實踐,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行為。各條線根據培養目標認真制定計劃,并通過網絡加強督促檢查工作,層層抓落實。領導小組根據計劃定期活動,認真學習,各司其職,分工明確。⒉抓環保培訓,強化師資隊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強烈的保護環境意識,具有較高環境教育素質的教師是關鍵。為此,我們采取以下措施:⑴加強對教師的環保培訓,在教學業務培訓的同時結合環保培訓。⑵請進來。每年請環保局領導、專家和環保學院教師來校輔導。⑶組織校領導和教師參加環保專題培訓班,如市、省或者全國環境教育培訓班。⑷訂閱環境報環境雜志和書籍供教師學習。⑸組織教師參觀環境教育搞得好的學校,或組織教師進行考察活動,讓他們對目前的環保狀況有個了解。⑹定期交流環保信息,提高教師們綠色教育的水平,了解環保新情況。二、搞好校園環境,營造綠色氛圍。創建綠色學校,抓好校園環境營造綠色氛圍是一個前提。學校應該利用一切手段創設綠色教育的功能。⒈創建怡人的綠色環境。綠色學校不是綠化學校,但不能忽視校園的綠化工作,每年的綠化工作應該是學校的一件大事。要抓好綠化布局,哪里建花壇、葡萄架,哪里設假山和雕塑都要有所規劃;種花種樹既要考慮不影響教室的采光,同時要考慮到花樹的品種、色塊的搭配。要保證地面綠化面積,又要考慮創設立體綠化。這樣校園就能保證四季常綠,月月花香,為教師和學生創造一個充滿綠色,充滿溫馨的工作學習環境。學校還組織學生認識校園里的花和樹,引導學生尋找資料,為每一個品種的花和樹搞個身份證,讓每一個孩子都了解花和樹的名稱、習性和生長的地域,稀有的品種還應當標明屬于國家幾類保護植物,讓學生們懂得:綠化可以美化我們的家園,保護樹木花草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⒉利用學校資源,建立環境教育基地。要創建綠色學校,就必須要加強對學生的環境宣傳,我們的學校在很多地方都能夠成為對學生宣傳教育的環境基地,比如說黑板報、宣傳欄、紅領巾廣播等,為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有關環境方面的知識,我們在校內建起了十多個環境教育基地,有永鼎集團資助的永鼎環保園。主體建筑羅馬柱牌樓上有四個大字“地球之友”,號召每一個小學生都要努力成為地球的朋友,牌樓有6根據羅馬柱,5個門洞,表示紀念6·5世界環境日,環保園中有各種花卉、草木,宣傳欄中展示著環保總局、省市領導和環境專家對學校的環境寄語。學校還花費了將近十萬元建起了長八十多米共有三百多平方的環保長廊,建起了“珍奇動植物展館”、“學生變廢為寶作品展館”、“滅絕動物紀念館”、“世界環境日資料館”等,在校園的紫藤園中,我們又建起了三百多平方種植一百多種中藥草的汾湖百草園。把校園的小水池作為濕地現場,校園東北角有一塊蘆葦區,雜草叢生、野兔、野雞出沒的地方,我們豎起了一塊牌子,叫“自然保護區”。在毓秀樓的二樓門廳里,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綠色檔案庫,既有中草藥的標本,又有保護環境、保護健康方面的資料,任何一個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前來查看。而在熒星樓的門廳里,建起了一個開架式的綠色閱覽亭,放著各種有關生物、自然、地球等方面的書籍,供學生休閑時翻閱。這些環保基地的建立,大大地豐富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大大地開闊了他們的眼界,使他們的環境知識更加豐富。三、結合學校課程,滲透環境教育。創建綠色學校,聯系學校教學,滲透環境教育是重要的一環。首先,要抓住機遇,結合當前轟轟烈烈的課程改革,把環境教育納入課程計劃,開設環境教育課程,并結合學校、學生和當地的實際編寫校本教材兩冊《小學生環保行為規范》、《保護環境從身邊做起》,這樣可以通過正規的課堂教育途徑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環境知識教育。其次,要求各科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抓住課文內容和教學目標,把環境教育融于教學設計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有機地滲透環境教育。比如語文課,上《五彩池》先播放了錄像,使同學們感受到自然風光的美,然后讓學生發表意見,人們應該如何去保護這樣美好的環境,來提高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情感。數學課上同樣可以通過組織學生收集各種環境方面的數據,了解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激發學生節約地球資源,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自然課,在老師講授《水的污染》、《水資源》課文時,組織學生對家鄉的河流進行調查,讓學生了解河流的過去,認識目前河水的水質狀況,這樣的課堂教學活動,緊緊地和課改相結合,緊緊地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又生動又活潑,學生愛上,又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到知識。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對環境的滲透教學,能主動地參與,積極地組織,我們要求學校教研組主動承擔任務,根據教材內容特點組織各科老師進行集體備課。用集體的智慧把環境滲透教育的課上好,每學期我們都要進行一次教師課程環境滲透課堂教育評比活動,作為對老師課堂教學水平的一種評價,同時每學期舉行一次有關環境教育課堂教育的論文交流評比,從理論上提升對環境教育的理解。四、組織環保活動,進行環保教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活動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學生們可以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鍛煉能力。⒈校內環保活動。為了有計劃地開展學校環境教育,學校在制訂計劃的同時每個學期在年級中都安排了一些環境教育活動。比如組織各班舉行以環保為內容的班隊活動,讓學生在老師的組織下自己編排,進行表演,并行班中可進行匯演交流。每個學期在一個年級中舉行“我愛地球媽媽”的紅領巾廣播評比。在中高年級中開展主題為環保的自編報比賽,同學們自己寫稿,自己編排,自己設計報頭,看誰主題最鮮明,看誰設計最新穎。我們還舉辦環保漫畫和“我為環保”的作文比賽,每個學期舉行一至二次利用廢舊物資制作工藝比賽,使孩子們認識到廢舊的東西只要動腦筋,利用它還可以成為有用的東西。⒉利用環保節日開展活動。一年中環保節日很多,有世界的,也有中國的,學校可以利用環保節日開展環保活動,3月12日是我國的全民植樹節,我們組織學生開展植樹護綠活動,要求每個學生在大人的幫助指導下植樹載花,或者組織學生為馬路邊上的香樟樹掛個牌,提醒路人愛護樹木。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我們印了有關吸煙有害健康的宣傳單,要求小學生上街宣傳吸煙的危害,勸阻人們為了健康盡量做到不吸煙或少吸煙。6月5日世界環境日,我們根據環境日的主題開展活動,今年環境日前,五年級學生開展三個一百活動,同學們節省零錢,自籌資金100元,征訂了100份中國環境日報,送給了鎮上的100個企業,呼吁全社會關心環境。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有的班級組織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田野,在金黃色的稻田邊開展節約糧食、珍惜糧食的教育活動。⒊聯系家庭,向社會延伸環保活動。環境教育只有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才能擴大影響,才能深深地扎根。只有聯系家庭,深入實際才能收到成效。我們學校的環境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環境教育與家庭社會緊密相聯,環境教育與家庭社會互動。我們建立了象公園、水廠等單位為校外環保基地,定時組織學生到基地去參觀訪問學習,平時學校的環保小衛士經常到車站、劇場、馬路邊去打掃環境,清除白色污染,學校環保小衛士還經常到農貿市場去勸阻人們不要捕捉、販賣青蛙、蛇、鳥類等野生動物。今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學生們一方面上街舉辦環境警示圖片展,一方面有百余學生開展了以“讓世界充滿生機”為主題的百米畫卷環保繪畫活動。吸引了成百成千的群眾,使群眾也受到了一次環境教育。2002年,從四月—七月學校舉行了一次大型環保活動“我和父母談環保”,二千多名學生帶動了二千多個家庭,孩子們向家長宣傳了環保知識,二千多個家長完成了環保知識測試,一千多名家長對當地的環境狀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每年6月份,當夏收開始的時候,麥秸菜梗在田野燃燒,污染了環境,破壞了大氣,學校從96年開始每年向農戶寫上一封告農戶書,勸阻他們要保護環境禁燒麥秸菜梗,今年為了進一步做好此項工作,學校組織了大雁環保宣講隊,深入農村學校,深入農戶,進行環保宣講,還在學生家長中間開展“為了家園更潔凈”活動,全校有一千多名農村學生與自己的家長簽訂了“不在野外焚燒麥秸菜梗”的協議書,并在夏收期間同學們積極參加農活,為利用麥秸菜梗給父母出謀策劃,有的用麥秸圍豬圈,有的作飼料,有的放在田里作肥料,這些活動的開展得到了農戶的理解和支持,使我們鎮成為當地不焚燒麥秸菜梗最好的地區之一。環保活動我們還向社會企業延伸,學校綠色地球村小村民專門編寫了一些環保節目到街頭、敬老院、企業去演出宣傳。還專門到永鼎集團去演出,受到企業領導和職工的好評。永鼎集團是個上市公司,江總書記曾來廠視察過,永鼎集團對學校的環境教育非常支持,從95年開始每年撥款1萬元作為學校環境教育經費,還先后為學校建造了永鼎綠色書苑二十二萬,建造了永鼎畫廊二萬多,我們乘勢而上,聘請顧云奎董事長為學校名譽校長,把學校的成果和影響與永鼎集團掛起鉤來。2001年學校想建造一個環保園,與老總一商量,他一口同意,在永鼎環保園落成典禮上,省廳領導、蘇州環保局、蘇州教委、吳江市委市政府領導、環保局、教育局都來了,蘇州市楊市長、吳江市委書記、市長都拍來了賀電,香港地球之友總干事吳方女士也來了賀電,老總很高興,說我對公用事業贊助得多了,但這一次雖只有十萬,確是最隆重的一次,接著我們編印了《永鼎環保園》專刊,里面既有永鼎的宣傳產品資料,又有學校環境教育情況,來參觀的人發一本,既宣傳了永鼎集團又宣傳了學校。同時我們每年舉辦一次“綠色·希望”文娛會演,邀請鎮上大中企業、獨資企業領導來觀看,在節目中有反映韓國、日本、臺灣等風情特色的節目,還有環保節目,使獨資企業的老總看了很高興,一下子與學校的感情加深了,有的為學校捐款,有的為學校建雕塑,有的為學校貧困學生進行資助,蘆墟元蕩養殖場正在申報綠色產品,為了支持環保,一下子給學校捐贈了3萬元。⒋加強社會調查,開展環保科學實踐活動。環保活動要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親身去體驗,才能提升環保理念,組織環保活動,我們與課程改革緊密聯系起來,分湖是我們的母親湖,我們組織高年級學生開展了對分湖的項目調查。確定了“分湖歷史、分湖的周邊環境、分湖的水質狀況”等十個項目,同學們在老師指導下,深入農村,走訪農民,到鎮志辦了解情況,到地方檔案室翻閱資料,到水廠去化驗水質標準,經過三個月的調查,使他們知道了分湖的歷史,了解了分湖的水質狀況,摸清了造成分湖污染的原因,他們拍了許多照片,掌握了許多數據,寫了許多篇調查報告,通過綜合,他們向當地政府環保部門提出了改善分湖水環境的五條建議,并提出了開發分湖項目的設想。另外,同學們在校園中開展了節電節水活動,統計了在平時情況下的學校用水用電量,在學生的建議下學校建起了節水缸,合理利用了雨水,并在每班設立了節電節水小標兵,努力做到隨時關閉電源開關和水龍頭,為學校節約了水和電。今年九月,學校組織學生對垃圾作了調查統計,人們一天的垃圾量,使同學們大吃一驚,大家認為要努力減少垃圾量,并努力實施垃圾分類,并在學校內首先使用,在學校綠色地球村的倡導下,現在吳江全市已有十多所小學使用了分類投放垃圾箱,為推廣環保出了力。學校里還有一個分湖百草園,同學們以百草園為實踐基地開展我當小中醫活動,并以中草藥作試驗,開展綠色環保科研活動。1999年環保科研實踐項目“菊葉三七對金魚、鯽魚作用的研究”,為農村養魚專業戶提供了提高養魚成活率的綠色依據,此項活動獲江蘇省青少年環境和科學實踐活動第五屆評比一等獎,全國二等獎。2002年同學們在驅蚊劑能否不污染環境,不影響人體健康的項目研究中,采用了中藥草“海州常山”來驅蚊,收到良好效果,項目“海州常山——天然蚊克星”在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大賽中獲一等獎,獲全國第六屆青少年環境和科學實踐活動評比二等獎。綠色的浪潮給學校帶來的不僅是多種幾棵樹,多載幾盆花,也不單單是了解一些環保知識,開展幾次環保活動,更重要的是學校把環境教育真正納入了學校的工作計劃,把提高學生環保理念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教師把抓好環境教育作為自己教學的一種責任而全體學生對環境更加關心,對大自然更加熱愛。新一代少年兒童的環保行為正在逐漸形成。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在上級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全體師生努力下,我們在環境教育創建綠色學校方面取得了一點成績,96年被評為江蘇省綠化達標單位,98年評為蘇州市常規管理示范學校,2000年被評江蘇省農村兒童文化園,2000年被吸收為香港地球之友中國榮譽會員,2001年被評為省綠色學校,2003年2月我校被國家環保總局、教育部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張俊校長被評為全國綠色園丁獎,2003年4月我校榮獲第七屆地球獎。。

熱心網友

不要急,慢慢來!!!

熱心網友

先發表給我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