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李希光!網絡本身應該和傳統媒體一樣,都應該受到嚴格的版權的保護、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時網上任何人寫東西要負法律責任。你不能因為是網上,你可以發匿名的東西,你就隨便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這同樣要承擔名譽損害權責任的。至于網上傳播甚至可能比印刷媒體傳播還要快,還要廣,而且它造成的傷害,有時候是不可彌補的。因為大家上一個網頁,可能這個網頁一輩子就上一次,即使你在這個網頁進行更正了,但是讀者不可能再回來了。 “所以我就建議,我們國家的人大立法機構對網上的名譽侵害應該給以嚴懲。同時我建議人大應該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網上發表東西,包括傳統媒體,應該提倡用真名,不用筆名發表文章。這是全球化時代、身份認同時代。利用假名發表東西是對公眾的不負責。” 此言一出,網上嘩然。 據記者查實,李希光的這個講話其實出自一年以前。去年4月29日,廣州電視臺《都市在線》欄目邀請李希光做了一期訪談節目。談到網絡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時,李希光表達了上述觀點。 一年前拋下的石子兒,現在突然濺起水花甚至洶涌起來。他的講話被轉貼于各個論壇,網上因此而起的議論十分激烈甚至刺耳: ———侵犯人們說話、撰文和言論自由的權利。這一點點自由也要被剝奪,這是再殘忍不過的了。 ———有了BBS或網絡投稿,老百姓的思想和情緒都有了傾泄或發泄的渠道,有意見或建議,有牢騷或悶氣,都到這個虛擬的垃圾桶里盡情地倒嘛。多給些寬容和理解,怎么就那么難? ———就像現實中人們說話一樣,那些喜歡在街頭評論幾句的,只能說明他對某一件事情的關心;但如果他還沒說話,你就讓他先說出自己的名字、工作單位、家庭住址,你覺得這個人會如何感受呢? 知名網友安替似乎一直很關注李希光,他說:“李先生在國內國際媒體交流方面是有一定地位的,這個不可否認,比如CNN遇到一些大事的時候,首選的媒體方面的中國專家就是他,他會持自由派觀點,但奇怪的是,他在國內的發言,卻是那么反西方、那么莫名其妙。” 當然也有一點微弱的不同聲音,有觀點認為李希光的本意只是希望加強網絡侵權管理而已。 。
熱心網友
這個是從國外傳過來的,好像韓國已經很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