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中國是什么樣?人們的精神面貌,文化,誰有老照片貼些上來。
熱心網友
70年代末,國內外吹來兩股強勁的東風,國內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神州大地處處生機勃勃;國外是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國的合法地位,世界大門已向中國敞開。在兩股強風吹送下,80年代的中國體育,全面登上了世界舞臺。 改革開放的大潮改變了國家包辦體育的一統局面,民辦體育和外資贊助體育簇擁著公辦體育迅猛前進。群眾性的武術熱,長跑熱,健美熱,排球熱,圍棋熱……一浪接一浪;少數民族運動會、青少年運動會、大學生運動會、中學生運動會、農民運動會、城市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猶如雨后春筍。 競技體育的發展得益于業余和專業訓練體系的建立建全、體育場地設施大量增加和改善、科學選材和訓練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外交往的頻繁。80年代,運動員一再打破世界紀錄,獲世界冠軍394個,是此前總數42個的9倍多! 1982年,中國健兒第三次出征亞運會,金牌總數以61 :57壓倒稱霸亞洲半世紀之多的日本,開創了亞洲體育史上中國稱雄的新紀元。1986年第10屆亞運會日本盡遣精英,以報"一箭之仇";韓更借東道之利謀取金牌,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爭奪,中國終于擊敗韓國衛冕,日本則退居韓國之后。 稱雄亞洲只是登頂的第一臺階,走向世界才是80年代中國體育最大特色,1984年,新中國首次全面進軍奧運會,不但實現了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而且以15枚金牌坐上第四把交椅。使世界體壇為之震驚,中華兒女揚眉吐氣。 與此同時,中國女排創造了世界大賽"五連冠"的奇跡,乒乓球隊建立了包攬世錦賽 7項錦標和女團"十連冠"的殊勛,羽毛球隊捧起象征世界團體最高榮譽的湯姆斯杯、尤伯杯,體操選手完成了由個人冠軍到團體冠軍的飛躍,跳水超越蘇美而成為跳壇新盟主,女子舉重一時全球無敵,男子舉重,也躍上世界三四位,女子競走、中長跑和鉛球結束了中國田徑沒有世界冠軍的歷史;技巧登上了世界巔峰,國際象棋選手謝軍榮獲世界棋后之稱;圍棋連挫 "黑白王國"日本;射擊、跳傘、航海模型、航空模型、女子柔道、帆板、賽艇、射箭、速滑紛紛在世界冠軍冊上留名;壘球贏得世界亞軍,女籃躋身世界三強;連"文革"中滑到谷底的游泳,也得到3枚奧運銀牌。 。
熱心網友
社會比現在安定,風氣比現在好多多了。
熱心網友
比現在的朝鮮好一點
熱心網友
那時候的工資30快錢,已經不少了
熱心網友
是你想象不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