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一定要為兒童言語的健康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氛圍。除了呼吁影視劇中盡量減少口吃的情節、人物外,作為兒童成長的第一環境———家庭環境中良好的學語氛圍也是至關重要的。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  1。家長對孩子的過分溺愛,使孩子容易建立不良的語言習慣。家長與孩子交流的時候運用不符合言語規則的語言,比如“寶寶吃果果、喝粥粥”等疊字的過度使用、嗲聲嗲氣的發音錯誤或嚴重的語法錯誤,會給在言語啟蒙期的兒童造成認知上的錯覺。  2。對于兒童偶爾出現的口吃現象一定要給予足夠的寬容與耐心,千萬不能因為害怕孩子出現口吃,就過度地關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強迫孩子重說每一句沒有說流暢的話,或者替孩子把話講完。這樣都會使孩子心理壓力逐漸增加,口吃概念日益強化,最終由無意識的語誤轉化成真正自我難以控制的口吃。  3。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身良好的語言習慣,以標準的語音語調做示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如說話時一定要注意氣息流暢、語速適中,注意節律鮮明和重音突出,多說陳述句少用疑問句,以免孩子在回答問題時產生壓力。同時還要盡量避免孩子模仿口吃,要讓兒童明確地知道,模仿口吃一點都不可笑。  對于兒童口吃,不能太在意,但也不能不在意。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孩子口吃過程中出現的危險信號,要及早治療,以免錯過最佳矯治期,影響孩子的言語能力形成,進而會全面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會貽誤終身。因此及早發現、科學引導、及時治療是應對兒童口吃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