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是的!高血壓:1.要用個性化的療法2.要終生用藥3.要聯合用藥不過不用擔心的只要好好吃藥 也可以很好的

熱心網友

如果我說有你相信嗎因為上面的專家講了這么多都是沒有.如果你相信我可與我聯系我們交流,或許我能告訴你.我的郵箱lushu654@

熱心網友

高血壓不能不服藥本報記者 江南雪  誰都知道,患了高血壓必須要長期服藥來平穩血壓。但是突然有一天,報紙上登出“高血壓不再長期服藥已成現實”,你信還是不信?家住沈陽市的王昆令老先生就被這樣一個問題弄得困惑不已。王老先生的老伴多年患高血壓,并長年服藥治療。可在去年12月,他從某報上看到一則中藥廣告,稱服用該藥10天左右可見明顯療效,連服1~2個月即可康復,從而停服此藥及其它降壓藥物。王老先...

熱心網友

高血壓不能不服藥本報記者 江南雪  誰都知道,患了高血壓必須要長期服藥來平穩血壓。但是突然有一天,報紙上登出“高血壓不再長期服藥已成現實”,你信還是不信?家住沈陽市的王昆令老先生就被這樣一個問題弄得困惑不已。王老先生的老伴多年患高血壓,并長年服藥治療。可在去年12月,他從某報上看到一則中藥廣告,稱服用該藥10天左右可見明顯療效,連服1~2個月即可康復,從而停服此藥及其它降壓藥物。王老先生于是想請記者幫忙咨詢一番。  記者撥通廣告上的電話,一位女大夫告訴記者此藥療效確切,一般85%以上的患者都可臨床治愈,平均服藥2個月便可停服此藥及其他降壓藥物。為了讓記者信服,她還舉例說一位70歲的老人吃了此藥后,已有8個月沒有服過任何降壓藥了。當記者問她這劑中藥是否真能保證長期不服藥血壓也能不反彈時,她又說廣告上的話有些是為了做宣傳,有的人還是可能會反彈的,那就只有再服藥治療了。  對此說法,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血壓病專家孫寧玲教授,孫教授很肯定地說,高血壓不能根治,但可用藥物控制。不過,目前尚無大型試驗證實高血壓病人可以不再長期服藥,并且治療方式是以西藥為主,中藥作輔。低危病人也許個別的有可能通過中藥或其它方式降壓,但個體不能代表總體,中危、高危患者是不可能用中藥降壓的,只能采取西藥配合中藥的方式。  此外,專家建議患者切勿看廣告吃藥,廣告多有過分炒作的嫌疑。看廣告服藥一是可能降壓效果不好,第二可能用藥不當,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服藥。高血壓治療的誤區《家庭醫藥》2003年11月號 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流行病學具有“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兩大特點。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它已成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腦梗塞、腦出血、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是名副其實的“無聲殺手”。關于高血壓的防治問題,人們似乎胸有成竹,其實卻存在不少誤區。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指沒有明確的病因而血壓高于正常水平;繼發性高血壓是指由于某些疾病而導致血壓升高并超過正常水平,如果去除這些病因,高血壓即可治愈。我們常說的高血壓,一般都是指原發性高血壓(以下把原發性高血壓均簡稱為高血壓)。 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協會制定的高血壓治療指南和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對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是這樣的:理想血壓為<120/80毫米汞柱,正常血壓為<130/85毫米汞柱,正常高值為130~139/85~89毫米汞柱。所以,在未服降壓藥的情況下,至少有兩次測得收縮壓≥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即為高血壓。按照血壓水平的不同,可以將高血壓分為1、2、3級(具體標準參見本刊2003年第6期“專家門診”欄目)。降壓藥治療的目的就是,將血壓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從而維持心、腦、腎等機體整體功能平衡。 一些廣告聲稱,服用某某藥或通過某某方法可以根治高血壓,治好后血壓永不反彈。這是欺人之談!據我所知,目前尚無可以完全治愈高血壓的藥,誰能發明這種靈丹妙藥,則為全世界10億高血壓病人帶來福音,諾貝爾醫學獎非他莫屬,但迄今尚無得此殊榮者。患上高血壓不要緊,關鍵是按醫囑服藥,按照目前的醫學水平,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需要終身服藥,千萬不要幻想高血壓會短期內治愈。誤區一 想服藥時才服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教授 陳國偉《家庭醫藥》2003年11月號 一些廣告聲稱,服用某某藥或通過某某方法可以根治高血壓,治好后血壓永不反彈。這是欺人之談!據我所知,目前尚無可以完全治愈高血壓的藥,誰能發明這種靈丹妙藥,則為全世界10億高血壓病人帶來福音,諾貝爾醫學獎非他莫屬,但迄今尚無得此殊榮者。患上高血壓不要緊,關鍵是按醫囑服藥,按照目前的醫學水平,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需要終身服藥,千萬不要幻想高血壓會短期內治愈。 一天,我正在查病房,突然收到一封快件,原來是我高中同學王志豪兒子的來信,說他父親不幸因高血壓中風,最終搶救無效而去世。我和志豪是最好的朋友,聽到這個噩耗不禁扼腕痛惜。10年前,我就知道他患上高血壓病,曾多次忠告他要按時服用降壓藥,誰知他總是推托工作忙,經常不吃藥,也不監測血壓,還說我們這些醫生就是喜歡小題大做。看到志豪今天的結局,作為醫生、摯友的我,心情十分沉重。在我的病人中,像志豪這樣,在治療高血壓的過程中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十分普遍。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嚴重地影響了高血壓病的治療。 服藥時斷時續 在日常診療工作中,我碰到不少這樣的高血壓病人,每次到醫院來開藥,只給他們開了一周的藥,但往往要兩三周之后才見到他們再來。這是因為他們中的一些人,吃完一周的藥后臨床癥狀消失,就認為可以不服藥了;還有一些人卻把一周的藥分成兩三周甚至更長時間服用。只有當他們血壓升高,且又伴有一些頭昏、頭痛、胸悶、心跳等明顯癥狀時,才會再來開降壓藥,而且只要血壓一降,臨床癥狀減輕或消失,就立即停藥。長期采用這種停停用用的方法治療高血壓,是沒有任何效果的,而且可能帶來血壓的反跳性上升,從而造成嚴重后果,如我的朋友志豪。 輕信“靈丹妙藥” 高血壓的治療,迄今尚無徹底治愈的方法。但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服用降壓藥,完全可以把血壓控制在目標血壓內。高血壓病人的血壓控制標準為:一般病人宜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對伴有糖尿病、慢性腎病的病人應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是,有不少病人缺乏耐心,不懂得高血壓是慢性病,沒有做好長期服藥、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總是希望通過一種特效藥能夠快速徹底地降血壓。某些病人看了一些虛假廣告,說服用某某藥或通過某某方法可以根治高血壓,治好后血壓永不反彈,這是欺人之談!據我所知,目前尚無可以完全治愈高血壓的藥,誰能發明這樣靈丹妙藥,則為全世界10億高血壓病人帶來福音,諾貝爾醫學獎非他莫屬,但迄今尚無得此殊榮者。由此可見,患上高血壓不要緊,關鍵是按醫囑服藥,按照目前的醫學水平,絕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服藥,千萬不要幻想高血壓會短期內治愈。 無癥狀就不服藥 不少高血壓病人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所以他們認為血壓高一點沒關系,只要能夠照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就不必吃降壓藥。其實,高血壓病對人體的主要危害是損傷心、腦、腎等靶器官。雖然在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但是經過日積月累,各個靶器官的損傷就會逐漸加重,終有一天由量變到質變引起突發心腦血管事件。一旦發生腦中風,輕則留下半身不遂,重則喪命;如心臟受損,既可引起心力衰竭,也可合并冠心病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突然猝死;若影響了腎臟,腎功能就會發生障礙,嚴重時可引起尿毒癥。如果到了這個時候,才來服降壓藥,已經為時過晚了。 增減藥物自己定 還有很多病人一旦血壓下降,就擅自減藥,這種做法并不可取。一般情況下,如果服藥后,血壓得到控制并穩定3個月左右,醫生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酌情減少降壓藥劑量或品種,若減量后血壓再度升高則必須重新增加劑量和品種。相反,若服用的降壓藥尚不能達到目標血壓,則醫生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增加劑量或更改降壓藥品種。 總之,降壓藥的增減應嚴格聽從專科醫生的意見,病人不可自作主張。 ● 作者簡介: 陳國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現任《國際心血管雜志》和《中國心血管病雜志》副總編輯,《中國實用內科雜志》等雜志常務編委,中國心力衰竭協會副主委。主編了《高級臨床內科學》、《現代急診內科學》、《現代心臟內科學》等醫學專著8本。特別擅長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診治。誤區二 降壓藥隨便選上海華東醫院心內科教授 鄭安琳《家庭醫藥》2003年11月號 降壓藥的種類繁多,概括起來共有七類: 利尿劑:如雙氯噻嗪、吲達帕胺等; 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倍他洛克、阿替洛爾等; 鈣離子拮抗劑(CCB):如硝苯吡啶、洛活喜、波依定、心痛定等;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開博通、依那普利、蒙諾、洛汀新、瑞泰等; 血管緊張素受體抑制劑(ARB):如科素亞、代文、美卡素、安博維等; α受體抑制劑: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由于易引起首過性、體位性低血壓,故臨床上應用較少); 復合制劑:如復方降壓片、珍菊降壓片、北京一號降壓片、山綠茶降壓片等。其主要成分為擴血管藥和利尿劑,有的還加入一些中草藥成分。 面對五花八門的降壓藥,應該如何選擇呢?許多病人常常是隨便撿幾種就吃,結果降壓效果很不理想。只有在醫生的指導下,把握住下面的選藥原則,才能輕松降壓: 有效性 不同的病人,其年齡、性別、體重都不同,再加上高血壓家族史的差異,所以在降壓藥的選擇上應注意個體化。另外,高血壓病程的長短,血壓控制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等合并癥,都會使心、腦、腎等靶器官受損的程度不一。因此,在選擇有效降壓藥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對靶器官的保護作用。例如,心率較快的青壯年病人或有心絞痛的病人,可首選β受體阻滯劑,也可選擇長效CCB、ACEI或ARB類藥物;而高血壓伴糖尿病的病人應首選ACEI或ARB類藥物;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老年病人可選用CCB、ACEI或ARB類藥物。 時效性 不同降壓藥的半衰期和體內代謝有所不同,故應給予足夠時間,讓藥物在血液中達到穩態濃度之后,再來評估它是否有效。當然,短效的(一天三次)藥物起效快,維持時間短;長效的(每天一次)藥物往往要服兩周以上,才能發揮其最佳降壓效應。 安全性 冠心病、心絞痛的高血壓病人不宜選用短效CCB;有痛風或糖尿病的病人不宜選利尿劑;有哮喘的病人不宜選用β受體阻滯劑。如違背此原則,有可能會使疾病加重。 對于中、重度的高血壓病人,單藥治療往往效果不佳,因此血壓在160/100毫米汞柱以上的病人常需要聯合用藥,一般應在利尿劑基礎上,加用其他類型的降壓藥,必要時需三藥聯用。但聯合用藥的組合也應因人而異,才能達到血壓控制的目標值。國內外學者指出,約60%以上的高血壓病人,需要聯合用藥才能達到理想降壓效果。生理被動性 每天,人的血壓本身就有一個生理波動周期,凌晨至上午最高,深夜最低。而我們的心臟、大腦、腎臟等重要生命臟器的血液灌注,主要依賴于舒張壓(低壓),因此長效降壓藥最好在清早服用。聯合用藥的病人,應定期到醫院監測24小時動態血壓。當然,家庭血壓計的自我監測,對安全有效地應用降壓藥、選擇藥物劑量、進行藥物調整,都十分重要。誤區三 降壓越快越低就越好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教授 羅雪琚《家庭醫藥》2003年11月號   一九九六年,華西醫科大學專家組在海南一家醫院指導工作。 一天清晨,我正在看門診,樓上心電圖室突然緊急呼叫,讓我馬上去搶救病人。趕到心電圖室,只見一個病人躺在床上,面色蒼白, 全身冷汗, 心音弱快,脈搏血壓已消失,心電圖示廣泛前壁心肌梗塞。迅速給予其吸氧、靜脈輸液、用升壓藥等一系列處理后,病人情況才逐漸好轉。 原來,這位60多歲的男性高血壓病人,已有2年多病史,入院時血壓210/90毫米汞柱,由于年輕醫生缺乏經驗,馬上給他開了三種降壓藥,劑量也較大。發病當天早晨,這位病人的血壓是110/70毫米汞柱,早飯后由家屬陪伴其步行到門診大樓做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走在路上時他就開始胸痛,當步行上三樓時,胸部疼痛加劇,剛堅持做完心電圖就發生了上述的情況。 不少病人和年輕醫生都容易步入這樣的誤區,就是認為在降壓過程中,血壓降得越快越低,就證明降壓藥療效越好。其實,這種看法非常危險。高血壓病人,尤其是老年高血壓病人,常可能合并有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如果血壓突然降得太低,則可能導致這些器官的嚴重缺血,從而引起心腦血管意外。進餐后,由于體內血循環量增多,回心血量減少,血壓可進一步下降,使冠狀動脈灌注量進一步減少。如果餐后又走路或上樓,可使耗氧量增多,就可能像以上病例一樣發生危險,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所以,對于高血壓病人,并非血壓降得越快越低就越好。對中青年病人,應使血壓達到正常或理想血壓;對老年病人,最好降到血壓正常值的高值即可;對于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腎病的病人,則要求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但無論是哪種高血壓病人,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降低血壓,不能急于求成。 在應用藥物治療時,還應注意以下這些方面:1.從小劑量開始用藥,如降壓有效則逐步增加劑量,以達到最佳療效。2.最好選用每天只服一次而有持續24小時降壓作用的長效藥物。3.當低劑量單藥治療療效不好時,可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4.要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合并的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等),以及不同的并發癥(如冠心病、腦血管病、腎臟病等)來選用藥物,不能千篇一律。 高血壓的用藥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病人一定要咨詢專科醫生。一般來說,降壓藥不宜在睡前服用,因為血壓的高低和精神體力的負荷(緊張程度)有明顯關系。睡眠時血壓常明顯降低,如果睡前服降壓藥則可使睡眠中的血壓降得更低,從而導致靶器官缺血損害,甚至造成心腦血管血栓形成。 ● 作者簡介: 羅雪琚,內科教授。1956年畢業于四川醫學院(現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1961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任內科總住院醫師,1982~1983年任美國Tulane大學醫學院心臟科訪問講師。1993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擅長內科心臟病診治,尤其對心血管病的藥物應用和高血壓診治頗有研究。曾主編醫學專著3本,參編專業書籍10余種,發表心血管病論文100余篇,譯文80余篇。現任《心血管病學進展》、《實用心腦血管病雜志》、《華西藥學雜志》編委。誤區四 忽視非藥物治療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教授 柯若儀《家庭醫藥》2003年11月號 對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世界衛生組織概括了16個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16個字生動地指出,改善生活方式在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高血壓治療過程中,改善生活方式顯得特別重要。最近發表的JNC-7(指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國家聯合委員會第7次報告,是2003年制定的美國防治高血壓病指南)明確指出,在高血壓前期(收縮壓120~139毫米汞柱,舒張壓80~89毫米汞柱),改善生活方式可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和發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需藥物治療,但改善生活方式是不可缺少的防治手段,而這一點卻常常被許多醫生和病人所忽視,致使療效不滿意。 下面就談談如何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防治高血壓。◆ 胖人得減重 如何判斷是否超重,最簡單的算法就是,身高(厘米)-105=標準體重(千克),如果實際體重在標準體重的上下10%范圍內,都屬于正常。常說的體重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2,亞太地區的標準:19~23為正常,23~25為超重,25以上為肥胖。如肥胖的高血壓病人體重減少10%,可改善糖尿病、血脂異常、左心室肥厚,減低冠心病、腦卒中的危險。 減輕體重一般不提倡藥物治療,應減少食物中熱量的攝入。主食當中,米、麥、土豆、地瓜等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要減少,要提倡三餐均等,每餐七分飽,粗細糧搭配,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少吃動物脂肪。堅持每天半斤牛奶、一個雞蛋。不需加強營養,更不用藥物滋補。 減輕體重的另一項重要措施是運動。運動應因人而異,游泳、太極拳、門球、乒乓球等都是很好的運動,體力差者常走路就是很好的方式。活動時脈率會增加,但年青人在運動中不宜超過120次/分,老年人不宜超過100次/分。一般的病人選擇早晨鍛煉即可,有心臟病者鍛煉時間應避免清早,以晚飯前為宜,因為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早起后心臟負擔加重,再進行晨煉更易出現意外。運動減重要有毅力,應堅持每天1小時,每周4~5天。◆ 飯菜要限鹽 日本北方的秋田縣是高血壓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也是腦卒中高發區,經調查,那里的人吃鹽量很大,特別喜吃腌菜、腌魚;另據普查結果顯示,我國北方比南方高血壓發病率高,這與北方人吃鹽量大有一定的關系。高血壓病人,每日攝入食鹽量不應超過6~8克。◆ 戒煙又限酒 吸煙是導致支氣管、肺部疾病的重要原因,是冠心病的三大危險因素(吸煙、高血壓、血脂異常)之一。健康人尚提倡戒煙,高血壓病人更不能例外。 高血壓病人還應限酒,因為酒使人發胖、興奮,容易使有高血壓、心臟病的病人發生意外,且會影響降壓藥的效果。◆ 心理需平衡 情緒煩躁、熬夜失眠都會使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活性增加,從而血壓升高,還會誘發腦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剛解放時,筆者曾在沈陽治療過一位50歲的女性病人,此病人血壓高達240/140毫米汞柱,由于當時沒有有效的降壓藥,病人住院過程中腎功急劇惡化,最終因尿毒癥死亡。她的高血壓就是長期焦慮引起,當時她只有40千克,故她的病情與脂代謝、肥胖無關。 ● 作者簡介: 柯若儀,早年留學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1949年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現為大連醫科大學特聘教授,先后在中國醫大、大連醫大從事醫、教、研工作54年。1980年以來,培養了大量的血管內科研究生。擅長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病的診斷與治療。高血壓治療的誤區解惑篇《家庭醫藥》2003年11月號 問:瘦人不會得高血壓嗎? 柯若儀教授:原發性高血壓多發生在老年人、超重或者肥胖者。但例外的也不少,不良的情緒也會導致發病。另外,還有繼發性或癥狀性高血壓,如慢性腎炎、嗜鉻細胞瘤、甲亢等,都可能使血壓升高。腎血管性高血壓(大動脈炎引起者)的病人常較瘦,卻有較重的高血壓。年輕體瘦的高血壓病人,特別是治療效果不佳時,一定要注意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問:每日3次的傳統服藥方法到底好不好? 陳國偉教授:按照目前觀點,最好能服用長效降壓藥,使24小時內均能控制血壓,但該類藥相對較貴。確因經濟困難,也可服用每天3次的短效制劑,但為了減少短效制劑的副作用和可能造成的血壓波動,建議采用每6~8小時服1次藥片,而不采用按三餐飯服3次的辦法。這樣,藥物濃度會相對平穩一些,血壓波動也會少一些,且早晨血壓控制會好一些。 問:高血壓與高血壓病有何區別? 羅雪琚教授:高血壓是指血壓增高這種現象。高血壓臨床上分兩大類:原發性高血壓與繼發性高血壓。高血壓病即原發性高血壓,這種病的原因還不很清楚,占高血壓的大多數。繼發性高血壓則是繼發于某些疾病的高血壓,如急慢性腎炎,腎動脈狹窄,腎上腺的某種腫瘤等,這些病因一旦去掉,高血壓即可治愈。 問:兒童會患高血壓病嗎? 柯若儀教授:兒童高血壓病較少,偶見于父母有高血壓病者,或患兒體重過重者(肥胖兒)。幼兒患高血壓還要注意有無腎臟疾病、先天性主動脈縮窄等疾病。 問:“白大衣高血壓”是怎么回事? 羅雪琚教授:“白大衣高血壓”是指某些病人(老年和孕婦多見)到醫生診室測血壓時,發現血壓高,但在家測血壓又不高,動態血壓監測證實其血壓也不高。“白大衣高血壓”可能是一種高血壓前狀態,并非完全無害,應當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