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醫院大張旗鼓宣傳手術治療近視,請問,術后效果如何?穩定期多久?會不會象繭子一樣剪了又長?有親身體會或相關人士回答最佳。

熱心網友

記者調查: 警惕近視手術的“貓膩”我國是屈光不正發病率較高的國家,近視患者眾多。最近十多年來,治療近視的準分子激光手術在我國迅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僅長沙市一地就有超過十家治療單位和中心。近日,記者抱著一探究竟的心理走訪了長沙幾家著名的眼科醫院,結果發現,近視手術中的“貓膩”還真不少。近視手術真的老幼皆宜嗎?  在走訪長沙...

熱心網友

記者調查: 警惕近視手術的“貓膩”我國是屈光不正發病率較高的國家,近視患者眾多。最近十多年來,治療近視的準分子激光手術在我國迅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僅長沙市一地就有超過十家治療單位和中心。近日,記者抱著一探究竟的心理走訪了長沙幾家著名的眼科醫院,結果發現,近視手術中的“貓膩”還真不少。近視手術真的老幼皆宜嗎?  在走訪長沙幾家著名的眼科醫院之前,記者也對激光治療近視手術進行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近視手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的。有專家也指出,準分子激光手術并非萬能,18歲以下的青少年及從事水上運動的人都不適宜做激光手術。但當記者以患者的身份到眼科醫院了解情況時,負責介紹的小姐卻沒有太過提及此事,只是說到有重大眼病的人不適宜做此手術。而且,就在記者進行咨詢的同時,也有幾個學生模樣的近視患者在進行咨詢,同樣的,眼科醫院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提到年齡一事。是粗心或是故意?  據權威報道,運用準分子激光手術治療近視必須具備的條件有以下幾條:一,年齡在18到50周歲之間,二,近視度數要穩定兩年以上,三,無其他嚴重眼病及眼科手術史,四,無糖尿病,膠原性疾病及疤痕性體質,此外,權威人士還特別指出,18歲以下的青少年,眼部還沒發育完全,屈光度不穩定,術后視力有可能會后退,甚至出現遠視的現象。  那么,為什么各大眼科醫院都沒有對此進行明確的說明呢?  近年來,近視眼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平均為33%,重點中學要達到60%,學生近視患者的增加,無疑形成了一個巨大而潛在的市場。由于近視眼鏡影響美觀,不方便運動,而配戴隱形眼鏡本身就有一定的問題,再加上招生,招飛及參軍體檢時,對視力又有諸多要求,許多學生近視患者就把激光手術當成了一劑“靈丹妙藥”。面對利益的誘惑,許多眼科醫院大肆接收學生患者,實在是讓人捏了把冷汗。近視手術真的有百利而無一害嗎? 在記者看來,現在的近視手術有嚴重的商業化傾向,廣告一味渲染其正面效果,而對其風險回避不談。其實據調查顯示,這種手術風險性相當大,而且手術后即使視力能恢復1.0,也有約50%的人,在有的機構甚至是75%會成像質量不佳,也就是連戴眼鏡的效果都達不到。 成像質量的好壞需要4個評判標準,即視力表、像差、對比敏感度、眩光。可是目前實行此種標準的眼科醫字寥寥無幾,很數的眼科機構連測定這些標準的儀器都不齊備。可是他們卻在利用更優惠的價格吸引近視患者進行手術治療。 近視手術的設備時至今日已經更新了好多代,就是技術也更新了4代,最早的是PRK,后來有LASIK、LASEK,現在最新的是EPI-LASIK。LASIK、LASEK各有適應癥和缺陷,LASIK手術后成像質量不夠理想,而LASEK對有些人會產生霧狀混濁。而EPI-LASIK有可能集中了這兩者的優點,但是在目前從事近視手術的機構中有50%的醫生對此一無所知,有的老牌單位甚至連LASEK也沒有開展。 來自美國西部著名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附設醫院一千零一十九位病人手術的研究顯示,這一千多人都接受了角膜瓣膜的切削手術,其中五百二十九人便是作LASIK手術,四百九十人作角膜層狀切削術。這一大群的近視手術病人,近視的度數是一百度到二千度不等,平均的度數是七百二十五度。其中百分之八點六的病人,在手術當中或手術之后,出現了與角膜瓣膜有關的并發癥。其中在手術當中就發生并發癥的有百分之二點二的機率,這些并發癥包括不完整的角膜瓣膜切削(0.3%)、不規則的角膜瓣膜切削(0.9%)、角膜瓣膜完全游離(1%);另外有百分之七點二的手術之后才發生與角膜瓣膜有關的并發癥,這包括角膜瓣膜移位(約2.9%)、角膜瓣起皺須再做手術處理(1.1%)、瓣膜下彌漫性的層狀角膜炎、感染性角膜炎、與角膜上皮長入角膜瓣底下(2.2%)。這些問題所造成病人的困擾,則包括視力不佳、模糊、異物感。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也有幸采訪了一些前來咨詢或已經進行了近視手術的患者,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對于準分子激光手術的了解一知半解,談到的很多信息都是由眼科醫院提供,而談到激光手術的風險,他們中幾乎沒有人可以說得上來。看來,在各大眼科醫院的吹捧下,準分子激光手術真的成了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靈丹。可就是被醫科醫生們神化了的LASIK,也有不少做了LASIK手術者指出,他們術后雖恢復了清晰視力,但卻不同程度地出現眼睛干澀的問題。 據知情人透露,許多醫院依靠近視手術來掙錢,為了使得成本降低,使用二手機器或者三手機器,或者使用拼湊的儀器、設備,很多地方為了節省成本在反復使用刀片,造成了許多安全隱患。雖然在國內,近視手術的收費遠沒有國外貴,但國內的惡性價格戰已經展開。據了解,投資一臺準分子設備大約需要500萬人民幣,目前,做一個手術平均大約需要5000元人民幣。該手術對醫院來說,可謂高投入、高回報。許多醫院紛紛通過低價吸引患者,而不顧手術的安全性。 患者的無知,醫院的利欲薰心,導致了中國近視手術市場的畸形和無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