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子12歲了,可是和同齡的孩子比起來還象個小孩子,不立事,特單純,怎么讓他懂事些,聰明些呢?請大家給予指點,先謝謝了^_^
熱心網友
12歲對吧!那個是孩子成長的階段,因為他所接觸的外界是物還不是很多所以對一些事情比較不難理解,你可以抽出時間帶他去看一些新鮮的事,但不要是那些不健康的一定要有利孩子的.比方說讓他們去幫助可憐的人讓提高愛心這方面,再者你不要對孩子太兇這樣對孩子不但不好還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總之對他要多關心,多開導讓他多接觸新鮮事物,讓他多交朋友
熱心網友
他的父親呢?男孩子到這個年齡應該多和父親接觸,學些男人們的東西了,性格,性啟蒙等。
熱心網友
多鼓勵,多表揚,多啟發,多引導。再有就是幫助他適當的交一些好朋友,這樣能使他的性格活潑一些,學習也能有所推動。
熱心網友
多讓孩子思考問題說一些有探索性的東西從小就多講一些故事
熱心網友
幫助孩子學習,抓緊教育,要注意方法!
熱心網友
、如何開發兒童的智力 (一)豐富知識,開拓眼界 智育包括發展智力,掌握知識技能兩方面。單純灌輸知識,機械地背,容易抑制學 生智力的發展,如果不從掌握知識技能和活動來發展力,搞什么單純的智力訓練,也 只能是一種訓練的游戲,沒絲毫的價值。因此,要發展智力,必須正確處理智力與知 識的關系。是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離開了掌握知識的過程,智力就 成為無源之水、無草之木。例如,狼孩,因沒有掌握人類知識的過程,所以不具備人 的智力,他有狼一樣的生活能力,卻不具備人的思維能力。又例如一對雙生子,出生 后不久,一個生活在密林中,一個生活在大城市。他們長至四歲左右時,林區的孩子 來到城市,此時對他們進行智力測驗,結果林區的孩子身體強壯而智力差,因為林區 的孩子接受文化科學知識少。 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智力能否順利發展,還要看給兒童傳授知識是否全面,方 法是否得當。 如果僅僅引導兒童(學生)片面地學習某一方面的知識,而忽視其他方面的知識, 則不僅不能促進智力發展,甚至會妨礙智力發展。有的孩子學會了加、減、乘、除甚 至乘方、開方運算,但不一定表明是智力高度發展。因為這是一種在多次練習的基礎 上形成的熟練運算。中間缺少創造性和思維成分,只是一種主要靠記憶和熟練完成的 技巧。如對一個6歲的兒童進行測驗,可以說明這一點。他可以做多位數加減、乘除、 乘方、開方運算,在符合速算法則的范圍內,計算速度很快,超過具有大專程度的 人,但給他一張同年級學生其末考試卷,其答卷速度和同年級的優等生差不多。對他 進行記憶廣度、圖形知識、智力游戲等測驗,成績和同齡兒童基本一樣。綜合各項指 標說明,該兒童只是在算術方面接受了大量速算法的訓練,表現異常,在其他方面與 同齡兒童差不多。由此可見這種訓練對智力有好處,但長期停留在這一點上,不僅不 能促進智力發展,而且會形成智力發展的障礙。如有一個11歲男孩子隨時給他1880- 1950年時期的任何一天,他能立即說出是星期幾。他的加法更驚人,10到12位數相 加,只要數字一念完,他馬上就能說出答數。但他的一般知識卻不如同齡兒童,許多 詩句倒背如流但不知意思,他不能進行邏輯推理,涉及到抽象概括的事,他就止瞪口 呆了。 另外傳授知識不得法,也會成為智力發展的障礙。如死記硬背,“滿堂灌”, “填鴨式”的方法,都會成為智力發展的障礙。 當然,練習甚至背誦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須有利于智力的發展。在背誦中要注意 材料的邏輯加工,內在聯系,更好地發展記憶力,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引起智力的 量變的質變。 智力和知識截然不同。不能以掌握知識多少做為衡量智力高低的標準。知識的掌 握依賴于智力的發展水平。如25+18=?有的孩子用(25+15)+3=43來計算,有的 孩子用數手指頭的辦法計算,有的孩子利用實物符號計算。雖然答案一樣,但智力大 不相同。 智力的形成比知識的掌握要慢得多,智力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而知識技能完全 是后天學習獲得的。智力發展有一定限制,到一定時期停止。有的認為16歲是頂峰, 有的則認為可達30歲。知識的掌握是無限制的,智力發展停止了,知識可在智力停止 發展后不斷獲得,智力不能傳授,而知識是可以傳授的。 (二)發展幼兒的語言 語言是人思維的物質外殼,它調節支配著人的一切心理活動的發展。沒有語言的 發展,就沒有人的心理發展,更談不上智力發展。1-6歲的兒童是口頭語言逐漸發展 的關鍵時期,許多有作為的科學家、藝術大師、文學家等,都有良好的語言訓練。如 法國的法學家威特、大詩人歌德,都是在5-6歲前接受3-6門語言訓練的,在此基礎 上啟迪智慧,后來才成了不平凡的人。 (三)利用多種藝術形式啟迪孩子的智慧 音樂、美術、故事都是具體形象的教育,它生動、活潑、有趣。孩子喜愛它們, 它們是發展兒童智力的最有效方法。 (四)游戲是兒童智力開發的手段 游戲能使兒童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五)開發兒童智力應注意的問題 1、充分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校教育,可以使學生掌握知識,培養水平。家 庭教育搞得好,可以開發兒童智力,為更好地掌握知識奠定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 人的命運幾乎取決于家庭環境和教育。 2、破除“天才”論(即遺傳快定論)。遺傳素質對人的智慧發展是有影響的,但 有起快定作用。“天才”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是靠后天教育影響形成的。 如卡爾。威特,生下來時先天素質低下,在其父母精心培養下,14歲大學畢業,16歲研 究生院畢業,被柏林大學聘為大學教授。 3、不要拔苗助長。要從兒童年齡特點出發,遵循兒童智力發展規律,循序漸進, 因勢利導,不可超越孩子智力發展的可能性。 4、要有恒心。人才的培養周期性長,不可一勞永逸,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是培 養不出人才來的,必須持之以恒。同時,注意方法多樣化的靈活性,不管多么好的方 法,游于形式絕不會收到好的效果。 5、智力發展與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是不能分開的。如學習興趣、意志、性格是智力 發展的動力,并能彌補智力的不足,改善大腦的工作狀態。 (六)勤用腦、會用腦 人腦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質基礎,智慧與心理不能自然產生,需人堅持不 懈地學習。大腦皮質細胞有特異功能,一定數量的神經細胞往往構成好似“0”形的神 經環路,許許多多神經環路組成相當復雜的神經網絡體系,腦就通過這些網絡體系實 現它的功能。腦子里的神經環路,極少數是先天建立的,絕大多數是靠后天勤奮學 習,實踐建立和鞏固的。因此,早用腦、勤用腦能促使神經環路功能的建立、強化和 鞏固。 十九世紀德國科學家拉馬克曾提出“用進廢退”的學說,意思是說,假若從幼兒 起,就更多地使用某一器官,這一器官必然越來越發達,其功能大小強弱也因此而有 差異。如鐵匠的手臂,粗壯而有力,這就是長期使用的結果,如人體的耳骨,尾骶骨 因長期不用而衷退。人腦是越用越靈,一擔到多用腦,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孩子用腦 多了,會損傷腦細胞,其實這種顧慮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人的大腦由140億左右的神經 細胞組成的,每個神經細胞可以接受千種不同的信息。據科學家估計,人腦的功能相 當于一臺10。14的電子計算機,可貯存1000萬億信息單位。這1000萬億信息單位相當于 1 個人300萬年接受的信息量,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腦力夠他300萬年用的。 現代科學還證明,人的一生中實際使用的腦神經細胞只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到三分 之一左右。甚至有的學者認為,不曾利用的腦力高達90%,這說明大量的細胞還沒有 被啟用,大腦的潛力還很大,不必擔心多用腦會被用完或受傷。 勤用腦、會用腦應做好以下幾點: 1、有計劃的訓練使用耳、眼鼻、舌、身五件寶。它們都是受腦控制和調節的多用 五件寶。 2、科學地安排生活、學習和活動,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3-6歲的兒童最少睡10 -11小時,以保證消除疲勞,恢復活力。腦最易疲勞,腦疲勞了會思維遲鈍,注意力 不集中,記憶力下降,勤用腦不等于搞疲勞戰。 3、除睡眠外還應有“文化式的休息”,即豐富多采的文娛活動。 4、交換腦力勞動的方式,例如計算、語言、音、體、美、娛、游戲交叉進行。 5、適應腦的活動節律。不久前美國科學家發現人類的行為受到三種周期的影響, 就是人從誕生開始,情緒、能力、體力分別存在28天、33天、23天的周期變化,每個 周期中都有高潮期,精力充沛,情緒良好,思維敏捷,記憶力增強;低潮期體力疲 勞,做事拖邋,情緒低落,判斷力差,以及高潮期和低潮期之間的臨界期三個階段, 每個人的周期也有一定差別。 另外,人的身心活動,每晝夜也有周期變化,其中大腦皮質機能,一般正常情況 是北京時間上午九時達高峰,下午4-6時出現第二高峰。 每個人都有特殊的規律,有人善于晚上學習,有的善于早上學,而大多數人是混 合型。 家長可根據這些規律,安排好一日的作息制度的活動,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
熱心網友
幫助孩子學好數學,因為數學是開啟智慧的鑰匙、鍛煉思想的體操。祝你如意。
熱心網友
恕直言,把孩子放在你認為聰明的人那里一段時間,他就會有所不同了.
熱心網友
順其自然!!!!!
熱心網友
我傾向于讓孩子從小就融入這個社會,讓他接觸社會的方方面面。《天下無賊》里面劉德華的一段臺詞,就是說不要把一個人放在象牙塔里,應該讓他知道一個真實的社會是什么樣子的。也許有丑惡,也許有傷害,你要讓他接觸、知道,才能避免受到傷害。生活中我們經常說“小孩子懂什么,一邊去”,總在一邊,怎么能不單純呢。我的意見: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自己的行為自己負責,給他接觸社會的機會,給他充分的自主選擇權,但家長可以給他一些評論和建議,可以詢問他是否需要幫助,如果他能,盡量讓他成為他自己。要讓了解家長的工作,生活的煩惱,雖然他分擔不了什么,但是要讓他理解。錯誤是成長的機會,不要怕他犯錯誤。另外,現在讓他一下子聰明起來,顯然不可能。其實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除了應該注重從聽、說、看、觸、大運動、精細動作、思維方面鍛煉孩子,還應該注重讓孩子多接觸社會,不僅有助與孩子的智力發展,而且可以讓孩子理解父母,對社會產生興趣,培養求知的好奇心。不過,從現在開始多接觸社會,讓他知道社會本來的樣子,還是會讓頭腦靈光些。
熱心網友
您整天把他關在家里整天“寶寶”“囡囡”的,保證他18歲的時候您還會來問這個問題。
熱心網友
建議你上網看看感統這個詞。
熱心網友
你說的你的孩子不懂事,讓人不理解。他才12歲,你對他要求太高了。你說你的兒子單純,這樣不好嗎?天真無邪是孩子的天性呀,你難道要讓他世俗起來嗎?也許,你說的不懂事,是他不幫你做幾家務嗎?或許,不體諒你的辛苦,這與你們的過份關愛有關,有些事情,該放手就放手,孩子畢竟還小,可塑性很大,你要耐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