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我國首次發行的債券,是1894年清政府為支付甲午戰爭軍費的需要,由戶部向官商巨賈發行的,當時稱作“息借商款”,發行總額為白銀l l00多萬兩。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為交付賠款,又發行了公債,總額為白銀1億兩(當時稱“昭信股票”)?! ∽郧逭_始發行公債以后,舊中國歷屆政府為維持財政平衡、都發行了大量公債。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武漢國民政府、以及蔣介石政府先后發行了數十種債券?! ⌒轮袊闪⒑?,中央人民政府曾于1950年1月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實際發行額折合人民幣為2。6億元,該債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還清本息。1954年,我國又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到1958年共發行5次,累計發行39。35億元,至1968年全部償清。此后20余年內,我國未再發行任何債券,處于一個“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的特殊時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轉向了經濟建設。1981年1月1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理》,財政部為平衡財政預算,開始發行國庫券,對象是企業、政府機關、團體,部隊、事業單位和個人。截止1997年,連續發行了17年。 1987年,為促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型項目籌集中長期建設資金,我國發行了3年期的重點建設債券,發行對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發行總額為55億元。1988年,為支持國家重點建設,我國發行了2年期國家建設債券,發行對象為城鄉居民、基金會組織、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發行額為80億元。。
熱心網友
我國首次發行的債券,是1894年清政府為支付甲午戰爭軍費的需要,由戶部向官商巨賈發行的,當時稱作“息借商款”,發行總額為白銀l l00多萬兩。甲午戰爭后,清政府為交付賠款,又發行了公債,總額為白銀1億兩(當時稱“昭信股票”)。 自清政府開始發行公債以后,舊中國歷屆政府為維持財政平衡、都發行了大量公債。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武漢國民政府、以及蔣介石政府先后發行了數十種債券。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曾于1950年1月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實際發行額折合人民幣為2。6億元,該債券于1956年11月30日全部還清本息。1954年,我國又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到1958年共發行5次,累計發行39。35億元,至1968年全部償清。此后20余年內,我國未再發行任何債券,處于一個“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的特殊時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轉向了經濟建設。1981年1月1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理》,財政部為平衡財政預算,開始發行國庫券,對象是企業、政府機關、團體,部隊、事業單位和個人。截止1997年,連續發行了17年。 1987年,為促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型項目籌集中長期建設資金,我國發行了3年期的重點建設債券,發行對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發行總額為55億元。1988年,為支持國家重點建設,我國發行了2年期國家建設債券,發行對象為城鄉居民、基金會組織、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發行額為8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