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純培養技術是微生物學建立與發展的基石?回答問題后列舉一般的微生物純培養技術

熱心網友

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養基上生長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穩定的特征,可以成為對該微生物進行分類、鑒定的重要依據。大多數細菌、酵母菌,以及許多真菌和單細胞藻類能在固體培養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適宜的平板分離法很容易得到純培養。所謂平板,即培養平板(culture plate)的簡稱,它是指熔化的固體培養基倒入無菌平皿,冷卻凝固后,盛有固體培養基的平皿。這方法包括將單個微生物分離和固定在固體培養基表面或里面。固體培養基是用瓊脂或其他凝膠物質固化的培養基,每個孤立的話微生物體生長、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最常用的分離、培養微生物的固體培養基是瓊脂固體培養基平板。這種由Koch建立的采用平板分離微生物純培養的技術簡便易行,100多年來一直是各種菌種分離的最常用手段。常用固體培養基分離純培養:1、 稀釋倒平板法(pour plate method)2、 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method)3、 平板劃線分離法(streak plate method)4、 稀釋搖管法(dilutlon shake culture method)此外還有液體培養基分離純培養。通常采用的液體培養基分離純化法是稀釋法。接種物在液體培養基中進行順序稀釋,以得到高度稀釋的效果,使一支試管中分配不到一個微生物。如果經稀釋后的大多數試管中沒有微生物生長,那么有微生物生長的試管得到的培養物可能就是純培養物。如果經稀釋后的試管中有微生物生長的比例提高了,得到純培養物的概率就會急劇下降。因此,采用稀釋法進行液體分離,必須在同一個稀釋度的許多平行試管中,大多數(一般應超過95%)表現為不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