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70題通過分析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能夠揭示出資本主義A物質資料的再生產 B生產關系的再生產 為什么選B 不選A?77題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A一般以單個資本的增大為前提 B擴大再生產為前提 C簡單再生產為前提 D資本周轉速度加快為前提 為什么選A?80題 在資本積累過程中,如果資本有機構成不變則可變資本將會與 B勞動力總量按同一比例增加 C總資本按同一比例增加 為什么選C不選B100題 在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下,農產品的生產價格總和 A小于農產品價值總和 B大于 C等于 為什么選A
熱心網友
我的個人理解70題: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是指資本家把剝削來的剩余價值全部用于個人消費,再生產在原有的規模上重復進行。我覺得任何再生產都應該是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系再生產的統一。77題:要理解三個概念1、資本的價值構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之間的比例2、資本技術構成:由生產技術水平決定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之間的量的比例資本的3、有機構成是指: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且反映其變化的資本的價值構成。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要提高有機構成的速度,就要增加不變資本的數量,而單個資本的增大正好可以符合這個條件,單個資本增加生產資料的投入,使得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80題:資本積累,是通過剩余價值的資本化來增大資本的總量,也就是說,在此過程中,不變資本(包括生產資料)在增大,要保持資本有機構成的不變,只能是可變資本同一比例的增加,而且是與總資本按同一比例增加,才能保持有機構成的不變。100題:明天再回答吧,太晚了!。
熱心網友
70題,物質資料再生產只是表面的表現,這道題問的是“揭示出”,就是說其內在的、從表面上不能看到的,當然就是生產關系的再生產。77題,A是任汝芬《要點精編》中的原話,就在P127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的第一段。這一點,我也說不上為什么,只能老老實實地記住它。呵呵~~~80題,可變資本的增加是原因,而勞動力總量增加是結果。資本家手中的用于購買勞動力的貨幣資本增加了,才能夠雇用更多的勞動力。如果選B,那豈不成了因為雇用的勞動力增加了,所以資本家手中的貨幣資本增加了?明顯因果顛倒了。你要注意,題目說的是資本積累過程,也就是說的資本家把剩余價值轉化為資本,是購買階段,不是生產階段。100題,絕對地租形成的條件就是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資本平均有機構成,因此農業部門的剩余價值大于其他部門的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則農產品的價值就大于其他部門的產品價值。同時由于土地的私有權壟斷,農業部門的剩余價值不參加全社會的利潤平均化。因此,農產品是按照價值出售,而生產價格卻是按照社會其他部門的平均利潤加成本價格而得來,明顯農產品價值 = 成本價格 + 農產品利潤,農產品生產價格 = 成本價格 + 社會平均利潤,而農產品利潤 社會平均利潤,所以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