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初三的學生,但化學學的不是很好。請各位大俠相助,如并寫出化學復習的竅門,定給采用,不甚感謝!
熱心網友
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有的分子是由單原子構成,有的是由多原子構成。原子又是由原子核、電子構成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每個質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核,每個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原子中的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所以原子不顯電性。當不同的原子相互作用時,一方失電子,另一方得電子,失幾個電子后,質子數就比電子數多幾個,所以就帶上了幾個單位的正電荷,相反就帶上了負電荷,帶電的原子就叫離子。另外你所說的物質是不帶電的。
熱心網友
物質是由原子,分子和離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學變化中,發生變化的是分子,原子沒有發生變化.帶電荷的原子叫做離子.金屬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小于4,易失去電子,使原子核內的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從而帶上正電荷,這樣帶正電荷的原子稱為陽離子.
熱心網友
分子是由原子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又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現正電荷,電子現負電荷.原子中質子數等于電子數,所以原子不顯電荷,分子也不顯電荷.當原子得到電子,顯負電荷就為陰離子.當原子失去電子,先正電荷就為陽離子.
熱心網友
分子是由原子組成,離子是于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多個電子而帶正電或負電的原子或結合成一個基或分子的原子團。上面寫錯了,應該是失去電子時物質帶正電。因為原子的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它們是平衡的,失去了負電的電子后電荷就不平衡,所以物質就帶正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