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皮膚屬油性,到了秋冬季適合用怎么的護膚品,請推薦一種適合的潤膚露

熱心網友

首先油性皮膚需要清潔皮膚,要經常洗臉,我比較喜歡用旁氏海藻泥的洗面奶還有泊美的清爽型洗面奶,感覺都是洗得比較干凈的。之后就需要補水了,妮維雅的綠水我個人感覺價格不貴,保濕效果又比較好,我已經用了好幾瓶了。最后抹上保濕的乳液。我個人比較喜歡旁氏的日夜美白露。

熱心網友

大寶!

熱心網友

采詩舒緩細膚露

熱心網友

到了秋冬季節,很多人會感到口、鼻、皮膚等部位有些干燥。以下4種食物是秋冬進補之寶,既可滋補又能潤燥。紅棗:秋冬首選紅棗進補,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若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療效更好。包心菜:其維生素C的含量是西紅柿的3。5倍,鈣的含量是黃瓜的2倍。它還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和錳,是人體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質所必不可少的原料,能促進人體物質代謝,是秋冬季理想的飲食。紅薯:由于紅薯(特別是黃心的紅薯)能供給人體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維生素A和維生素C,因此具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紅薯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萎縮。藕:具有多種營養素,含淀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生食能涼血散淤、熟食則補心益胃,具有滋陰養血的功能。煨肉食可治脾胃之虛。 (健康時報)烏骨雞歸黃  組成:烏骨雞1只,當歸、黃芪、茯苓各10克。   用法:將雞洗凈,去臟雜,把藥放入雞內用線縫合,放入砂 鍋內煮爛熟,去藥渣,加調味品,食肉喝湯,分2—3次服完,月經前,每天1劑,連服3—5劑。   作用:健脾養心,益氣養血;適用于月經超前,經量過多,精神疲倦,心悸氣短,失眠等。   四味薯蕷膏   組成:淮山藥250克,枸杞120克,鹿膠60克,胡桃肉 240克,冰糖70克。   用法:鹿膠用蛤粉炒脆研末,余四味文火蒸熟至極爛,入鹿膠粉和拌共搗為膏,防腐備用。每日3次,每次30克。   作用:補腎壯陽調經3適用于女子青春期由于腎虛所致月經先后無定期,經量少,色淡黯,質清。或腰椎酸痛,或頭暈耳鳴,舌淡苔少,脈細弱。   當歸香附泡酒   組成:當歸20克,香附30克,黃酒250克。   用法:將前二味洗凈,浸泡酒中3天,每服15—30克,日 服2次   作用:疏肝調經;適用于女子青春期肝氣郁結而致月經周期或提前或延后7天以上者。   參芪補膏   組成:黃芪l00克,人參60克,當歸50克,大棗20枚, 紅糖100克。   用法:前三味藥加水煮2次,取汁濃縮至500毫升;將大棗 用文火煮爛,取汁及棗泥,入藥汁中煮,加入蜜收膏。開水沖服,每次20毫升,日服3次。   作用:補脾益腎,養血調經;適用于女子青春期由于腎虛所 致月經過少,色淡紅或黯紅,質薄,腰背酸軟,足跟痛,頭暈耳鳴,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脈沉弱或沉遲。   茴香青皮酒   組成:小茴香、青皮各20克,黃酒300克。   用法:將前二味藥洗凈,入酒內浸泡3天后飲用。每次20 克,一日2次。   作用:疏肝解郁,理氣調經;適用于女子青春期月經先后無定期,胸脅悶脹,心情急躁,舌苔淡薄,脈弦。   砂仁荷葉餅   組成:砂仁20克,發酵面3000克,白糖1100克,熟豬油1000克,蘇打20克。   用法:砂仁去灰、殼,洗凈烘干研末,與白糖、蘇打粉一同 放入發面中反復揉勻后放幾分鐘再進行揉勻,搓成長圓條,切成 80個面劑,立放于案板上依次排好,刷熟豬油做成荷葉形,入 籠旺火開水鍋內蒸10分鐘即成。每次可服2塊,日服2次。   作用:健脾開胃,化濕去痰;適用于女子痰濕所致之月經過少,經色淡紅,質粘膩如痰,胸悶嘔惡,形體肥胖3或月經來后又連續停數月,形胖體乏者。 中國歷來有冬令進補的傳統習俗。冬至來臨,家家戶戶的冬令進補又提上議事日程。   但是, 怎樣才能科學進補?進補為什么要因人而異?女性如何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及生理特點科學進補,許多人知之甚少。   于是,洋參含片、補腎膠囊、深海魚油……市場上的補品越來越多,女士的包里、辦公室桌子上,名目繁多的補品也隨處可見。事實上,冬令進補首先要“會補”,這就需要掌握女性科學進補的秘笈。對此,專家開出的“方子”是把握好三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藥補不如食補   專家提醒:冬令進補與其服用大量補品,不如先從食補開始。因為只有食補才是增強人體抵抗力的關鍵。而女性在食補中又可根據不同的體質,分為四種不同的食補方法:   平補:指那些性氣平和、不論健康人或病人都可以食用,幫助維持健康和生命的食物,如谷類、豆類、乳類、水果和蔬菜類。這類食品性能平和,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病人均可食用。   溫補:指食性溫熱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黃鱔、甜食、紅棗、桂圓、荔枝以及蔥姜辛辣之品等。冬令怕冷的女性常吃這類食品可幫助升火,改善怕冷的感覺,從而增強體質。     清補:指食性寒涼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綠豆、黃瓜、甲魚、螺螄等,有清火作用。   溫散:指性味辛熱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這類食物有溫陽散寒作用,在寒冷的冬季,常用來御寒和除濕。   關鍵詞二:冬令進補要遵醫囑   上海醫學專家會診中心秘書長邱永曙副教授在談到女性冬令進補時指出:女性冬令進補一定要講究科學,因人而異、聽從醫囑。一旦患有婦科疾病,應該及時去專業婦科醫院就癥。因為在專業越分越細的時代,只有專業的醫師,專業的技術,專業的設備,才能為廣大女性祛除病痛,增進健康。   關鍵詞三:進補要因人而異   女性冬令進補要做到事半功倍,關鍵在于針對不同體質,有的放矢,這里提供幾個進補方子:   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和經常操作電腦的女性   常見癥狀:眼睛疲勞,或眼花目眩,或兩目干燥。   進補提示:各種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經常食用一些豬、牛、羊及雞、鴨等畜禽肝臟,有益于眼睛,但血脂及膽固醇偏高女性應少食或不食。   富含胡蘿卜素的蔬菜:每周吃3根胡蘿卜,即可保持體內維生素A的日常含量,此外,紅薯、桔子、柚、柿子的維生素A含量也較高,可適量食用。   乳、蛋類食品:如牛奶以及雞蛋、鴨蛋、鴿蛋等,其中,禽蛋里的蛋黃維生素A含量比較豐富。   枸杞子:富含豐富的胡蘿卜素,是補眼之佳品,冬令以泡茶飲用為宜。   推薦藥膳一方:明目菜草-決明6克,玄參6克,茶葉6克,泡或煎飲,每日一服,清肝明目,防治眼目昏糊。   長期熬夜工作的女性   常見癥狀:疲勞不堪、工作效率降低、記憶力衰退。   進補提示:   魚類:其中鱈魚、沙丁魚、對大腦細胞特別是腦神經傳導、發育有著重要作用。   牛奶、酸奶:富含蛋白質、色氨酸,食用對人體補腦有益。   芝麻、核桃仁:含維生素B族、C及氨基酸等,含脂量達40%以上。其中的不飽和亞油酸、卵磷脂、亞麻酸是人體大腦的結構材料。   麥類、小米、玉米:含蛋白、脂肪、鈣、鐵、維生素B1,能預防神經衰弱,其植物纖維可促進大腦微循環暢通。   水果:桔、柚、柑、橙、檸檬等水果為堿性食物,經常食用有利于消除大腦的酸性代謝產物。   推薦藥膳一方:增智益腦糕-核桃仁30克,蓮肉20克,黑芝麻、枸杞各10克,玉米、山藥粉各200克,加紅糖適量做糕,食用可益智健腦。   女性面色萎黃、唇舌淡白   常見癥狀: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健忘、手足發麻,大便干燥,以及月經期延期。   進補提示:   羊肉:羊肉性味甘溫,益氣補虛。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成分,且肉嫩味美。   推薦藥膳一方:當歸生姜羊肉湯-當歸30克,生姜60克,羊肉500克。將當歸、生姜洗凈切片,羊肉去除筋膜,置沸水鍋內稍燙,撈出冷卻后橫切成長短適度條塊,然后將羊肉與生姜、當歸放入砂鍋內加清水燉至羊肉熟爛,飲湯并食羊肉。此方補血調經,散寒止痛。冬令是進補好時機,吃美味與進補一同進行,口福享了,身體也補了,兩全其美!中醫師推薦了幾味冬令特別適合女性補身的日常和名貴方:   ☆一些材料簡單,價格不貴的補方,簡單實在,日常食用最好!   日常第一味:黃芪10g、麥冬(或玉竹)10g   份量:單人量   功效:健脾胃補氣陰   日常第二味:太子參10g、茯苓10g   份量:單人量   功效:益氣健脾胃   日常第三味:黨參10g、山藥10g   份量:單人量   功效:健脾胃,可加枸杞10g來平補肝腎   ☆材料名貴點的方,適合偶爾一味,與日常方無孰好孰壞之分,只有喜好不同之別而已。   名貴第一味:冬蟲草5條   份量:單人量   功效:補之佳品,能舒緩疲勞,調理內臟功能   名貴第二味:西洋參5g   份量:單人量   功效:與雞、鴨、瘦肉、鴿、鵪鶉共燉補身益氣   名貴第三味:靈芝10g   份量:單人量   功效:一年四季都適合食用,尤其對補身有益,扶正固本 從立冬開始就已經進入冬季了,經過了小雪、大雪,很快就要到冬至了。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冬季人的體內陽氣潛藏,因之,冬季的養生要以斂陰護陽為原則。尤其年老體弱的老人要睡得早一些,起得晚一些,最好等陽光比較充足時再進行體育鍛煉,以防擾及體內潛藏的陽氣而患感冒。感冒是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大敵。它可以降低身體的抵抗力,加重其它疾病,如慢性氣管炎、高血壓、心臟病等。   冬至之后,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逐漸回升,此時正是進補的好時機,無論是食療或是藥力都易于發揮效能。說起進補可有兩類,一類為食補,一類為藥補,但“藥補不如食補”。冬季食粥,在寒冷的氣溫下,喝上一碗熱熱呼呼、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們、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以及在家休養的老人們的美餐。煮粥通常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而其它米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因之,冬日食大米更有益。大米有和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還可以煮成:   山藥粥:山藥(去皮)50克,大米50克,蜂蜜、食用油均適量。將山藥切成小塊用油炒過加入蜂蜜,將大米熬成粥,加入炒過的山藥再煮開,即可食用。山藥為滋補腎、脾之佳品。   栗子粥:栗子(去皮)50克,大米50克,鹽少許。將生栗子用高壓鍋(少放水)煮熟,去皮,搗碎,放入洗好的大米中,加水煮成粥,再加食鹽調味。栗子可補腎,對因腎氣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軟或疼痛有食療作用。   芝麻粥:芝麻10克,大米50克,蜂蜜或食鹽適量。先將芝麻炒出香味,將大米洗凈煮成粥加入芝麻,調入蜂蜜或食鹽,即可食用。芝麻可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白芝麻有利腸補肺氣的作用;黑芝麻可入腎、強筋骨。   杏仁粥: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白糖或食鹽少許。將大米洗凈煮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煮至熟,加少許白糖或食鹽。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   核桃枸杞粥:核桃仁30克,洗凈搗碎;枸杞15克,洗凈;大米50克,洗凈,加適量水同煮成粥。為神經衰弱、小便余瀝不凈的食療佳品。   梨粥:鴨梨3個,洗凈去皮、去核、切塊。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將大米50克洗凈,煮成濃粥。快熟時加入梨汁及梨塊,同煮至熟。有潤肺清心、祛痰降火之功,對小兒肺熱咳嗽有食療作用。   牛肚大米粥:牛肚200克,大米50克,食鹽少許。將牛肚用鹽搓洗干凈,切丁,與洗凈大米加水同煮成爛粥,加少許鹽調味食用。為小兒病后體虛、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療佳品。藥膳一、潤膚止癢粥   功效:補血養肝,滋陰潤燥,止膚癢。   適應癥:皮膚干燥、搔癢脫屑、大便干燥等屬肝腎不足者。   材料:炙首烏5錢、百合3錢、白果2錢、黃精5錢、紅棗10顆、梗米(糙米)1杯、蜂蜜適量。(4-5天份)   做法:將炙首烏、黃精放入紗布袋內。鍋內加12杯水與上述藥材、梗米熬煮成粥,待涼后加入蜂蜜調味后即可食用。   小編推薦:香噴噴熬粥秘笈6招 養生好粥的健康歌訣 食粥調出你的健康   二、清蒸鱸魚   適應癥:這道菜味清淡,鮮美,適合脾胃虛弱,食少泄瀉及易水腫的體質者。   材料:鱸魚一條約1公斤,姜3-4片,調味料為鹽及米酒各少許。   做法:鱸魚去內臟、洗凈,用鹽及米酒抹勻、腌幾分鐘。姜帶皮洗凈,切片或切成姜絲,鋪于魚上,放入電飯鍋蒸即可。<<<<魚帶骨頭吃。營養更豐富   三、滋陰銀耳羹   功效:滋陰清熱,益氣養血。   適應癥:適于疲倦少氣,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煩熱多汗,大便干結等癥狀。   材料:沙參2錢、新鮮山藥半斤、玉竹5錢、麥冬5錢、紅豆1兩、白木耳15克(干品)及適量冰糖。(4-5天份)   做法:先將山藥洗凈,切塊,白木耳泡軟。將沙參、玉竹和麥冬放入藥袋中,加適量水熬煮約1小時,湯汁備用。將紅豆放入鍋內,加水浸泡1小時,開大火煮滾,轉為小火,煮10分鐘后,熄火燜約1小時。藥湯開大火,加入紅豆、山藥及白木耳,煮滾后轉為小火,熄火后燜約30分鐘。   四、冬季養生茶:桑菊茶   功效:潤肺止咳、清利頭目   適應癥:為冬季常用養生抗感冒方,一般人均可食用。如果體質較虛寒,可減少綠茶沖煮時間,以免過于傷陽氣。   材料:菊花20克、桑葉20克及綠茶15克。   做法:將這三樣材料放入清水燒開,去渣,即可飲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