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MBS,對國內的ERP行業會有多大的沖擊,在未來的幾年?國內的軟件廠商的出路在哪里?作服務,集成。。。。。?還是等死?

熱心網友

微軟MBS主要目標是通過目前的NET企業級系統平臺建立企業級商務應用平臺。主要有二部分產品:一、BRP;二、CRM。MBS的最大優勢源自于微軟的集成創新。MBS與微軟的。NET技術、OFFICE和WINDOWS客戶端緊密結合。MBS承諾會繼續投資于和提升現有的解決方案。其次,MBS的使用和實施方便,這使得用戶總體擁有成本(TCO)絕對低。微軟的MBS非常靈活,能夠適應特殊工業需要。其它廠商也可以把CRM與微軟的OFFICE集成,但累死也做不到太好,而且需要很多時間和金錢。這就是微軟的優勢。從而實現轉型企業級市場的目的。 微軟要大舉進軍企業軟件市場,就要像以前它通過用低價逐漸擴大市場占有率的方法進入數據庫市場一樣。微軟會采取賣操作系統那樣的“低成本、大規模交付”策略來賣ERP。對于企業軟件市場,微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即提供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基礎層面技術,它稱之為MBF(Microsoft Business Framework),MBF就是國內所謂的業務基礎平臺加上。NET的開發工具。 微軟目前的做法是對內將所有企業軟件CRM、ERP等作成同一平臺上的SUITE;對外讓圍繞在其周圍的ISV和SI用MBF的工具去客戶化。這種模式也正是甲骨文一直夢想的,只是它的數據庫不能像微軟的操作系統那樣有壟斷力量,所以微軟負責MBS部門的高級副總裁說:“其他商家開發的都是低檔次的玩意兒。 研究報告顯示,被市場認可的操作系統+中間件+應用軟件的體系正在被操作系統+基礎平臺+業務基礎架構平臺+應用軟件的新體系所取代。而業務基礎架構平臺是層級分化中最新出現,也最有發展潛力的一層。業務基礎平臺可以解決高達770%以上失敗率的ERP項目失敗問題。 在未來的2-3年內,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ERP系統建立在業務基礎軟件平臺上。這對目前在本土市場上有較強競爭力的ERP產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果讓業務基礎軟件平臺提供商占據了優勢,業務基礎軟件平臺提供商就可以占據產業鏈的上端,而對ERP廠商提高進入壁壘。 微軟如果可以成功地實現MBF(微軟業務架構)。那么微軟就可以成功地實現從個人市場向企業級市場轉型,從而實現又一個飛躍!從技術上說,用友金碟等很多ERP公司都有自己的開發平臺,從業務上說,ERP也不僅僅是技術領先那么簡單。總之,對國內ERP廠商影響并不大。ERP適用就行了,隨便吃個飯,服務員問你10000個問題,表面上功能很全面很強大,服務很周到很上乘,但結果卻可能把人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