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幾個偏債型基金,如銀河收益、華夏回報、嘉實理財債券等,但好象有個債轉股的問題,能否解釋一下?謝謝!

熱心網友

隨著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可轉債公司陸續公布股改方案,可債券市場因此“風云再起”。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如民生轉債、江淮轉債等,轉股收益明顯,一時大家紛紛轉股,市場規模急劇縮小,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二是如華西村公布股改方案,對轉債持有人沒有任何利益保護,持有人不滿,被市場認為是“股改唯一的輸家”,打擊市場對轉債的投資心理。  從已經完成或正在實施的8家可轉債公司股改情況看,均沒有提到對轉債持有人的對價或者補償問題。但都規定如果轉債持有人在股權登記截至日之前能夠轉股,將和其他流通A股股東一樣享受市場對價。于是,市場分化就此產生。  一是轉股價格低于二級市場正股價格的轉債十分活躍。這類轉債持有人大多選擇在股權登記截止日之前趕緊轉股,以A股普通流通股的身份獲取對價。很明顯,可轉債市場規模受到極大沖擊。這幾批公司股改后,市場上可轉債數量將剩下24只,并且,隨著一批批后續公司逐步參與股改,一些市場可轉債無論是數量,還是總體額度都可能進一步減少。  再就是,轉股價格與二級市場相差不大的轉債,處于可轉可不轉之間,持有人則耐心等待時機,并不著急。這樣的轉債數量較多,目前參與股改的有萬科轉債2、首鋼轉債,其轉股價格/正股價分別是3。63/3。35、3。55/3。59。還沒有參與股改的有歌華轉債、招行轉債、山鷹轉債、復星轉債等的情況也類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