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街上賣的好多蜂蜜都看不出是真是假,有的一小瓶就有半瓶的結晶,不知怎么樣看真假,還有什么樣的蜜才是好蜜.結晶有假的嗎?
熱心網友
蜂蜜造假的手段大體有三種:其一是用白糖加水和硫酸進行熬制,利用酸解的作用將白糖的雙糖分子分解成單糖假冒蜂蜜;其二是用飴糖、糖漿等來冒充蜂蜜;其三,利用糧食作物加工成糖漿(也叫果葡糖漿)充當蜂蜜。造假分子還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劑、甜味劑、防腐劑、香精和色素等化學物質,不僅損害消費者的經濟利益,還有損于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表面上看,真假蜂蜜都有精美的包裝;都是粘稠狀的液體;都具有甜味,消費者很難判斷其真偽。以下是專家介紹的幾種簡單判別方法: 一、假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的或用糖漿冒充的,所以看起來非常清澈透亮,而真蜂蜜中的成分很復雜,含有一些蛋白質、生物酶、礦物質、維生素和蜜源植物的花粉等成分,所以不是很清亮。但如果是摻入了淀粉類物質的蜂蜜則呈混沌狀,透明度更低。 二、假蜂蜜有隱隱的化學品的氣味,聞起來感覺刺鼻或有水果糖味,而真蜂蜜的氣味純正自然,蜜味濃郁,有淡淡的花香。 三、假蜂蜜口感甜味單一,有的仔細品味還有苦澀味或化學品的怪味,而真蜂蜜的口味醇厚、回味綿長,喉感略帶麻辣感,后味悠長,給人一種芳香甜潤的感覺,或有極輕微的淡酸味。 四、因為假蜂蜜的成本比真蜂蜜要低得多,且假蜂蜜的銷售也抓住了消費者圖便宜的心理,所以假蜂蜜的價格一般都很低廉。因此便宜的產品是假蜂蜜的可能性大。 五、仔細查看產品的標簽,有的產品的配料表中寫著蔗糖、白糖、果葡糖漿、高果糖漿等,而純正的蜂蜜產品是不允許加入這些物質的。 另外,有的消費者看到蜂蜜中有白色的結晶,就認為這是摻假的蜂蜜,其實這是一種誤解。結晶也是某些蜂蜜產品的特性,這是蜂蜜中所含葡萄糖在一定的溫度下結成的晶體,是正常的物理現象,蜂蜜本身沒有變質,不影響食用。蜂蜜的品種不同,結晶的多少、快慢程度也有不同。假蜂蜜是不結晶的,但有的假蜂蜜中加入的白糖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析出,在瓶底形成沉淀。真蜂蜜的結晶和假蜂蜜的沉淀很容易區分,蜂蜜結晶較為松軟,放在手指上能很容易捻化。而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淀較為致密,放在手指上捻時,有沙礫感。 劣質蜂蜜和天然蜂蜜差別十分明顯。劣質蜂蜜一到夏季就容易腐壞變質,而真正的蜂蜜只要儲存得當,長期不變質;真正的天然蜂蜜,看起來不會特別“清涼澄明”,而用白糖和開水制成的“蜂蜜”則會顯得格外清澈透明;純質蜂蜜有一種天然的花草清香,嘗起來口感舒適,有回味,而劣質蜂蜜細聞和嘗起來都會有糖膩氣味;真蜂蜜十分黏稠,往下滴的時候會連成線,而假蜂蜜由于密度不夠大,下滴的時候會不均勻。 方便可行的識別方法: 一、 用心看 看顏色:真蜂蜜顏色呈透明或半透明色。真蜂蜜中因含有一些蛋白質、生物酶、礦物質和花粉等成分,所以看起來不是很清亮,呈白色、淡黃色或琥珀色,以淺淡色為佳。假蜂蜜由于是用白糖熬成或用糖漿冒充,故色澤鮮艷,一般呈淺黃或深黃色;看形狀:真蜂蜜呈黏稠液體,挑起可見柔性長絲,不斷流。假蜂蜜有懸浮物或沉淀,黏度小,挑起時呈滴狀下落,有斷流。在暴曬后真蜂蜜變稀薄,而假蜂蜜無變化或更黏稠。若蜂蜜極稀,容易流動,則可能是摻了水的;看標簽:有一些蜂蜜產品的配料表中注明蔗糖、白糖、果葡糖漿等成分,而純正的蜂蜜產品不允許加入這些物質。 二、仔細聞 真蜂蜜氣味純正、自然,有淡淡的植物味的花香,而假蜂蜜聞起來有刺鼻異味或水果糖味。 三、 親口嘗 真蜂蜜香甜可口,有黏稠糊嘴感,有輕微的淡酸味,后味悠長,品嘗結晶塊時牙咬即酥,含之即化。假蜂蜜仔細品嘗有苦澀味或化學品怪味,無芳香味,結晶塊咀嚼如砂糖,聲脆響亮。 四、熱水溶 將一勺蜂蜜放入杯中,再加四至五倍熱水使之溶化,靜置三至四小時后如無沉淀發生則為純蜜、好蜜。 另外,對于市場上出售摻水或其它雜質的蜂蜜,可用以下方法識別:區別摻水和蔗糖的蜂蜜:將蜜滴在白紙或草紙上,若紙上的蜂蜜漸漸滲開,說明摻有蔗糖和水;區別摻有淀粉的蜂蜜:將少量蜂蜜放入杯中,加適量水,煮沸,待冷卻后,滴幾滴碘酒,如果溶液顏色變藍說明摻有淀粉;區別摻有雜質的蜂蜜:用燒紅的鐵絲插入蜜中,如果鐵絲上附有黏物,說明摻有雜質;如鐵絲上仍很光滑,說明沒有雜質。 鑒別蜂王漿的方法:液面平整、無氣溝、氣味微香,入口時舌頭有酸澀味,略有麻辣感,用玻璃棒插入內部攪勻,滯而不沾,流而不暢。沖飲蜂蜜還要注意正確方法,不要用溫度太高的水沖飲,而要用溫開水沖飲。 首先如果買的是真正的蜂蜜,那么出現結晶是正常的,它是蜂蜜的一種物理現象,叫做蜂蜜結晶。結晶是蜂蜜又一重要的物理特性,蜂蜜是葡萄糖的飽和溶液。在適宜條件下,小的葡萄糖結晶核不斷增加,長大,便形成結晶狀。緩緩下沉,在溫度為13—14℃時,能加速結晶過程。然而蜂蜜含有幾乎與葡萄糖等置的果糖,以及糊精等膠狀物質,十分粘稠,能推遲結晶的過程。蜂蜜較之其他過飽和溶液穩定。在含水量低的蜂蜜中,大多數的結晶粒留在蜂蜜中,果糖摻雜在中間成為一體;在含水量高的蜂蜜里,結晶的葡萄糖粒很快沉底,形成明顯的固態、液態兩層,稱之為“半結晶”。有時也發現葡萄糖晶體在上層,底層為液體,中間夾著氣體,這是由于結晶蜜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把固態結晶核頂到上層,粘附于容器壁的緣故。結晶蜂蜜在形態上有細膩、細粒和粗粒的區別,這與蜂蜜成分以及貯存條件有關,有些蜂蜜容易結晶,大多數蜂蜜在較低溫度下結晶,少數蜂蜜長時間不結晶。尤其是當氣溫降到13~14℃時,結晶加快。蜂蜜結晶是一種物理現象,化學成分、營養價值都未發生變化,不影響蜂蜜的質量。析出的晶體是葡萄糖,而不是白糖(這種晶體在口中會容易溶化,甜度不如白糖,并且有蜜香味)。 蜂蜜結晶除與氣溫有關外,還與蜂蜜的種類、含水量有關。通常葡萄糖含量高的蜂蜜易結晶,如荊條蜜、油菜蜜等,而果糖含量高的洋槐蜜、棗花蜜則不易結晶。全部結晶的蜂蜜,含水少,品質好,不易變質;只有部分結晶的蜂蜜,液態部分含水多,易發酵,應及時食用,不宜長期保存。 。
熱心網友
同意樓上兩位的說法。弄一滴蜂蜜滴到紙上,真的是不洇紙的,假的由于摻水會將紙洇濕的。 這個方法比較可行。
熱心網友
弄一滴蜂蜜滴到紙上,真的是不洇紙的,假的由于摻水會將紙洇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