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赤子之心"基金信托與購買一般的開放基金,對于投資者而言,風險有何不同?

熱心網友

這個信托產品的設計有如下特點:一個開放式契約型的集合信托理財產品,在一年封閉期后,它的購買與贖回與國內的開放式基金極其相似。不同的是,它設置了最低投資額度為50萬的高門檻,此外其申購費用比開放式基金要高(為信托單位當期凈值的1%信托報酬費+銀行托管費+管理費信托單位凈值的1%的);此外,它捆綁了赤子之心趙丹陽個人的身家與信用,“趙丹陽先生為本信托投資顧問的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向受托人提供證券買賣的交易指令書。受托人只接受趙丹陽先生親筆簽字確認的交易指令書,并按照交易指令書進行證券交易”,其存續期限也與趙的在職與否息息相關,趙在則信托計劃在,趙離職則信托合同終止,股票拋售變現還給投資人。 實際上, 這個信托產品幾乎完全拷貝了赤子之心投資基金在香港的模式,基金經理投入自己的大部分身家成為該基金的第一個購買人。 赤子之心(中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采用四方監督的機制。即在信托計劃中引入另外三方:投資顧問、資金托管人、股票托管人的概念。深國投是作為信托計劃的受托人;國泰君安擔任信托計劃的投資顧問,負責投資決策;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為信托計劃的托管銀行;由國信證券購買股票,并托管該股票。 這實際上也是對于香港赤子之心與匯豐銀行合作模式的衍生拷貝,匯豐在國際市場有著豐富的基金監管經驗,旗下托管著400多支基金,每一支都有專門的監管小組,由于國內不允許混業,香港匯豐的三方監管角色則由深國投、國信證券與深圳工行分別扮演。 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也是一個曲線QFII的角色。當瑞銀華寶第一個以QFII的角色在國內買入寶鋼后,趙丹陽們同樣想出手抓住國內一些價值被低估的股票的投資機會??紤]到自己申請到QFII牌照不容易,更采取了發行信托這種迂回的曲線方式。。

熱心網友

我也想知道啊,知道的請具體分析以下啊,謝謝

熱心網友

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