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工作,沒有上海戶口,我的單位應該給我繳納養老保險、住房公積金嗎?到底他們應該繳納哪些錢呢

熱心網友

根據中央的精神,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停止執行了36項本市地方性法規設定的行政許可。其中包括取消單位使用外地勞動力的審批 《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外來人員在本市務工,應當申領《上海市外來人員就業證》,未取得《上海市外來人員就業證》的,不得在本市務工、第二十二條第一款:單位使用外來人員,應當經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并按市人民政府的規定辦理用工手續。設置外來人員勞動力市場的審批 《上海市外來流動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外來人員勞動力市場由市勞動行政管理部門批準設置。    而上海市人民政府取消的66項市政府規章和市政府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則包括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和勞務輸出機構設立審批《上海市單位使用外地勞動力管理規定》第十條: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和勞務輸出機構的設立,須經市勞動局批準。外省市駐滬勞務中介服務機構可以從事勞務中介活動,不得從事勞務輸出活動。外省市駐滬勞務輸出機構可以從事勞務輸出活動,也可以從事勞務中介活動。    外地來滬就業者在我們這個城市中已近半壁江山,可是在《行政許可法》生效之前,企業要使用外力務工者卻要受到諸多限制。此前,外地在滬工作的人員可以分為兩大類:外來人才和外來勞動力。此二者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學歷。      外地人才      外地勞動力 證件    居住證        就業證基本條件   本科以上       初中以上 合同    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 保險    社會保險       綜合保險 審批    人事部門       勞動部門   可以這樣說,外地人才在上海就業只要辦理了居住證后可以享受與上海戶籍市民基本相同的待遇,但外地勞動力的情況則大為不同,7月1日之前他們要想在上海工作必須經過勞動部門的審批。而現在用人單位只要像招用本地工一樣的到職介所辦理用工登記備案手續就可以了。對企業來說,大大簡化了使用外來勞動力的手續,對外來就業者而言跨進上海的門檻變低了。  2004年上海市統計局勞動就業最新調查報告:非上海戶籍外來就業人口已達375萬,占上海整個就業人口39。5%,每五名就業人口中,就有兩名是外地人。    據上海勞動保障部門的統計:2003年,上海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為22160元,比2002年增長13.8%。其中,企業職工平均工資收入為20820元,比上年增長了14.3%。而據,民間結構的估算,在滬務工者的月平均工資僅為千元左右。  另一方面,從社會保險費用看。上海城市職工社會保險的基數是其個人月工資收入。養老金部分,單位出22。5%,個人出8%;醫療保險部分,單位出12%,個人出2%;失業保險部分,單位出2%,個人出1%;住房公積金方面,單位出7%,個人出7%。總的來看,上海城市職工每月的社會保險費占其個人工資收入的61。5%。另外,不少單位還給職工發放補充醫療保險和補充住房公積金,一些職工每月的社會保險費可能達到其個人工資收入的70%。    外來從業人員繳納綜合保險的基數是上年度上海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在此基礎上,按12。5%的比例繳納保險費,其中單位出7。5%,個人出5%。總的來看,外來從業人員每月的社會保險費是上海職工月工資的7。5%。    用工成本高,一直是困擾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隨著行政許可法的出臺和有關外來用工審批手續的簡化,對企業來說或許多了一條合理平衡勞動力成本的途徑。但,如何合法、有效的用好外來勞動力,還需要一系列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對此,HR們有什么體會呢?歡迎參 們的討論。  目前,董保華工作室也同時推出了名為“外來務工和勞動派遣研討班”的專家咨詢討論會,具體情況請關注我們“培訓專刊”中的具體內容介紹。【標  題】關于對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關系轉移問題的復函 【內容分類】失業保險【頒布單位】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頒布日期】1 【實施日期】1 【發 文 號】勞社廳函[1999]87號--------------------------------------------------------------------------------關于對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失業保險關系轉移問題的復函 勞社廳函[1999]87號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你局《關于納入上海社會保險范圍的單位中非上海戶籍職工失業保險轉移問題的請示》(滬勞保就字[1999]27號)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根據《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258號)、《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259號)和《勞動保障部令第1號》的有關規定,失業保險實行屬地管理。在上海市行政區域內的所有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包括非上海戶籍職工)都應參加上海市的失業保險統籌,并按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  二、非上海戶籍職工失業后,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條件的,按照上海市的有關規定確定其享受期限和待遇標準。由上海市經辦失業保險業務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將其失業保險關系轉至本人戶籍所在地,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所需資金隨失業保險關系一并劃轉;同時,應告知失業人員到戶籍所在地申領失業保險金。]  三、需劃轉的失業保險待遇包括失業保險金、醫療補助金和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醫療補助金和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按其應享受失業保險金總額的1/2計算。  四、非上海戶籍失業人員的失業保險待遇由其戶籍所在地負責發放,并提供相應的再就業服務。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一日。

熱心網友

與你做的什么工作來定?還有你工作的時間!

熱心網友

你好!單位應該幫你交綜合保險,包括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住院醫療和老年補貼等三項保險待遇。應按照繳費基數(目前為1108元)12。5%的比例繳納綜合保險費,即每月交138。5元,另外交管理費每月20元,共計158。5元。你由此可以享受以下三項待遇:1、工傷或意外傷害保險待遇外來從業人員在參加綜合保險期間發生工傷事故(或者意外傷害)、患職業病的,經有關部門作出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后,參照本市規定的工傷待遇標準,享受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保險待遇。工傷(或者意外傷害)保險金一次性支付。2、住院醫療待遇外來從業人員在參加綜合保險期間因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住院的,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在起付標準以下的部分,由外來從業人員自負;起付標準以上的部分,由綜合保險基金承擔80%,外來從業人員承擔20%。住院醫療費用的起付標準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10%。  用人單位和無單位的外來從業人員繳費滿三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連續繳費滿六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2倍;連續繳費滿九個月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3倍;連續繳費滿一年以上的,享受住院醫療待遇的最高額,為上年度全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的4倍。3、老年補貼待遇用人單位和無單位的外來從業人員連續繳費滿一年的,外來從業人員可以獲得一份老年補貼憑證,其額度為本人實際繳費基數的5%(約為600元左右)。  外來從業人員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0周歲時,可以憑老年補貼憑證一次性兌現老年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