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關于手機的水貨與行貨的區別1.首先肯定無論是水貨還是行貨,都是正規廠家生產的。 水貨不代表產品摻了水分造了假,不要把水貨看作是冒牌、假冒,現在手機的科技集成程度還沒有落后到能讓人進行仿制,除非是OEM的產品,比如說科健與三星、聯想與LG、首信和諾基亞,等等,但那也是正規的產權轉讓啊。所以說水貨與行貨是沒有本質的區別,本是同根生的,大伙不必把水貨當成是很差很壞的。 2.那么水貨與行貨的區別在哪里呢?答案主要是在于地區的銷售及其服務的不同區別。 所謂的水貨行貨的概念只是一個區域銷售概念,或者你可以粗略地、主要地看作是一個伴隨區域銷售的服務概念,而不是一個本質概念。其實在買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一種來自廠商的有價值的服務無形地捆綁在產品銷售地區的分部當中,無論你需要與否,至于費用是多少就見仁見智吧。 說到這不得不提的是大伙別把這種區別看輕了。沒錯水貨與行貨在這種區別下導致了價格相差了一截,但這是有代價的。我一個個地給大伙分析,先說說為什么會有價格差別。因為這種區別的存在,總部對于各個市場地區的策略(這里只針對成本包括的生產,宣傳,銷售,服務,研發,等等)或是市場地區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手機自身及其捆綁的服務的價值在各個市場地區也是不同的。當然價值表現出來的價格就更不同了,那是肯定還有來自供求關系等因素的影響。具體例子下面有提及到。 大伙不太覺得水貨與行貨真有什么不同區別,那我再舉個最常見的例子說說這種區別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吧。你從香港買回來的T68i壞了,拿到中國大陸的客服要求進行修理,小姐拒絕你,理由是你的T68i是水貨。你說不是啊,我在香港買的時候明明是行貨啊,難道那家店鋪騙了我?其實并不是被騙了,你的T68i在香港的確是行貨,但由于你的T68i不是在中國大陸進行銷售活動的,你沒有付給中國大陸的客服的服務費用(或者說你的服務費用已經捆綁在香港的客服),因此中國大陸的客服也沒有義務給你進行維修。很明顯地,這種情況下區別就表現出來了,你的香港行貨T68i相對于中國大陸銷售的行貨T68i就是所謂的水貨了。 至于代價嘛,我想買水貨的最大代價就莫過于此了,相信大家也會同意的。 還有一些可大可小的區別和代價,我后面還會提及到。 3.接著上面的例子。你想到了一個辦法,你說我給錢行了吧,也不行,小姐說我們更沒有這個權力。 總部對于地區分部進行的活動是有嚴格的劃分和要求的,任何跨部門跨地區的非規則內進行的活動只會把整個市場秩序搞亂。如果小姐說答應給你修,那每一個人都會到香港買手機去,誰不知道香港手機便宜???我至少補貼的服務費用比水貨行貨的差價還要少呢,順帶到香港玩玩,何樂而不為呢? 香港關稅低,來貨成本也低;產品一般來自國外的有先進生產技術而且是大規模生產的廠房,質量有保證,哪像咱們中國只是簡單地來料拼裝一下誰知道摔一下就散;地方部門有效的經營管理制度,一個小姐干三人活,中國大陸的小姐剛好相反三人干一人活(我可是有根據的,我所見到的是接電話詢問一人,打電腦登記資料一人,還有專門把接受有問題的機子拿進修機房的一人)。以上也就是價格差別的具體例子。 況且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價格差額之巨大下竟然也可以一樣享受服務(這里先拋開服務的質量不談),后果可想而知。 那么我們至少知道了盡管水貨與行貨本是同根生,但待遇肯定是不一樣的,你要買水貨占價格之惠呢,還是買行貨享服務之便呢,大家決定吧。 順便我說一下,這其實也是一種歧視吧,我個人認為的。為什么我們中國大陸的市場價格總是比別人貴?為什么我們中國大陸拿到新機子總是比別人慢或已經是別人的垃圾了我們還拿來當寶?為什么我們中國大陸的市場總是享受不到與國際接軌的服務?當然我們自己本身也有不足的地方,有自己的制度問題,有自己的溝通問題,等等。但除開這些外,我們還看到什么?就是我們中國大陸的市場并沒有受到重視。那些外國廠商會說中國大陸是一個大市場潛力很大我們很重視諸如此類的廢話,而實際上也好像是這樣。真的嗎?我個人認為外國廠商很重視的只是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利潤(這個當然肯定了)而不重視在中國大陸市場利潤的再深層次開發。外國廠商只會把產品拿到中國賣,并不會努力地想讓我們買了以后還會再買,并不會對我們盡心服務(這也是國家強制實行三包的又一原因)。我們水平有限,暫時來講國產的還不夠火候,還不能與外國的產品對抗,我們還是要買外國的產品,利潤都在呢只等外國廠商來收而已罷了,因此外國廠商這樣做也不是無不理由的。別的什么版本,配件不同等等不說,然而像阿爾卡特的藍芽事件、松下的機子回收、愛立信的質量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在國際上足以毀掉一個無論是如何強大只要不是壟斷的公司的事件,卻出現在我們中國大陸的市場,就這樣小打小鬧過去了,這已經不是一般的不重視了,而是藐視、歧視了,整個把我們中國大陸市場當什么了?試驗場!有什么不妥的趕緊改免得別的市場受損。我這樣說并不是想大伙以后不再買外國廠商的產品,現在國內的市場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是好事,而大伙也應該注重自己的權益,更新自己的消費觀念,有什么不妥的應該尋求正當渠道來解決(像武漢砸大奔的方法沒用的,奔馳還不是一樣不理),向大伙通報一下免得還有人上當受騙。我也相信咱們自己,一定會早日強起來的。 4.話歸正題。除了以上所說的大的區別和代價以外,還有一些大伙得注意一下的水貨與行貨可大可小的區別和代價。機子是一樣,但附屬的東西就不一定一樣了。比如說配件不同,有的會有底座,會有套套,會有繩子,會有多一塊電池,等等,其他地區的就不一定有了。買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有什么不同,斟酌權衡后再定奪也不遲啊,不然自己買虧了想后悔也來不及了。配件是小事,嚴重一點,硬件規格和軟件系統才是大事。要清楚你想要買的那款機子是不是又被外國廠商搞歧視了,給你安裝了一個什么差一點的硬件或是版本、功能,甚至干脆少了。這個不好掌握,不過一般比較少出現,有條件的話最好搞清楚才買。 其實嘛,我個人覺得買行貨比較好一點啦。價格是貴了點,但至少有明確的責任在啊,廠商想逃也要逃不掉的。 5.相信大伙對現在對什么是水貨什么是行貨,什么好什么不好,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等等都有一個比較清晰印象了。但我覺得大伙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水貨到底是怎么來的,這個問題畢竟牽涉到摻假水貨的問題。 我舉個大家都很熟悉的問題,三星的機子大伙都喜歡的(說實話我就不太喜歡,外形還可以吧,功能就差強人意了),但是很貴(相對于中國市場)。為什么呢?因為三星在中國大陸沒有設廠,所有手機直接從韓國生產然后進口來中國,成本還要加上關稅和運費,這樣就貴了很多,但是至少質量有保證啊。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這樣的價格,一些不法商人就開始動壞主意了,從國外(一般是歐洲,因為三星在歐洲設廠最多)走私一些手機回來,把系統改成中文的(當然改版系統有問題的啦)俗稱燒機,再假裝行貨擺出來賣;甚至直接告訴你這是水貨,因為有人就愿意買價格便宜的水貨。實際上這種改版后的水貨已經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水貨了,強行對機子進行改裝廠商是不會再對你的機子進行任何服務的,哪怕你拿回原來的銷售地區也是一樣的。 我不好說這是什么水貨,就隨便叫個摻假水貨,反正大家以后注意就行了。買這種機子既不好使,又不好修,大伙最好不要買。這里教大家一個分辨三星水貨的好方法,我不好比劃,大家想想,中國大陸市場上三星的機子一般屏幕的邊框上不會印有SAMSUNG而是印有Anycall的,如果說有SANSUNG的話九成機會都是水貨,還很有可能是摻假水貨(因為香港或者是臺灣的三星機子一樣很貴,走私過來的利潤不高,一般都是走私歐洲的)。具體各個機型有不同方法,我就不一一獒述了。就三星摻假水貨問題嚴重,其他品牌的摻假水貨是少之又少,大伙注意三星的好了。。

熱心網友

快速辨別水貨手機的方法: 一、正規手機背面都貼有信息產業部“進網許可”標志,而水貨手機則沒有。 二、正規手機的配置包括電池、充電器都貼有原生產廠家的激光防偽標志,水貨手機一般沒有這種標志。 三、要親自確認經銷商的保修是否與廠家的保修條例一致,水貨手機無法享有原廠家提供的或符合原廠家技術標準的保修與維修服務。 四、在外觀上,正規手機比較精致,鍵盤光滑;而水貨手機大多外觀粗糙,色澤也比較渾濁,鍵盤也有磨損痕跡。 五、看價格是否相差太離譜。如與市場行情相差太遠,就要懷疑是不是水貨。 以三星S308為例,水貨機是英文版(S300)手機的改版機。從外表看,說明書和包裝盒等的印刷,行貨是很精美的,不像水貨改版機的粗糙轉印。從機身上看,行貨手機外屏上字符是Anycall,而水貨是Samsung,這是辨別三星Anycall系列的最簡便方法。從按鍵上看,行貨橢圓導航鍵左右是信封和五線譜圖標,水貨沒有。從SIM卡插槽和背標上看,行貨標志為S308,水貨改版機為S300。產地上行貨是天津三星通訊有限公司,改版機未標注或沒有。標簽、電池標、手機、說明書包裝、保修單均為簡體中文,改版機為繁體中文或沒有。進網許可證、行貨熒光防偽標志在紫光燈下能看出特別影像,改版機是偽造的或根本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