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鐘山記》課文后有個小故事.里面說石鐘山是中空的,而且里面別有洞天.我想知道那是真的嗎??

熱心網友

石鐘山位于鄱陽湖出口長江南岸,屬湖口縣雙鐘鎮,位于鎮南的叫上石鐘山,位于鎮北的叫下石鐘山,相對高度只有50多米。 石鐘山歷史悠久,其得名由來,據北魏酈道元說,是微風鼓浪,水石相搏,其聲若鐘;唐李渤則在深潭上發現兩塊巨石相擊之聲,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鐘。為解決此謎,北宋文學家蘇軾親自乘舟考察,發現絕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縫,風浪沖擊洞穴,發出鐘鳴般的聲響,謎底終于揭開了。蘇軾為此寫下了千古名篇《石鐘山記》,石鐘山就更揚名中外了。 關于石鐘來歷還有一些民間神話傳說:天上玉皇大帝建造靈宵寶殿,用九華山白玉石雕刻了兩口玉石神鐘,命力士下凡搬運,力士騰云駕霧,肩挑雙鐘,途經鄱陽湖與長江匯合處上空時,因貪看景色,不覺神鐘脫肩落地,一在鄱陽湖畔,一在長江之濱,因而才有上、下石鐘山之分。 鄱湖長江,煙波浩渺,湖光山色,風景宜人,而石鐘山上又山臨水、水繞山,素有"小蓬萊"之雅稱。渾濁的長江水滾滾東流,浩翰清澈的鄱陽湖水北流長江,清濁分明,合流近50華里而不混。兩座鐘山又以下鐘山較勝,山上怪石林立,江邊石洞眾多,歷史上早已成為旅游勝地,亭臺樓閣,回廊曲折,名篇手書,古跡甚多。主要名勝古跡有懷念蘇東坡月夜泛舟探石鐘山的懷蘇亭、紀念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棄官歸田的歸去亭及江天一覽亭、半山亭、鎖江亭、臨江塔、紺園、船廳、報慈禪林、太平天田遺壘、同根樹等三十余處。 石鐘山不僅風景秀麗,而且地勢險要,素有"江湖鎖鑰"之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在此曾發生過多次大戰,如元末朱元璋和陳友諒之戰、太平天國石達開與曾國藩之戰等,現仍存有太平軍營房壁壘遺址--太平遺壘。我知道的也就是這么多了。:)。

熱心網友

我想去看看。

熱心網友

不是,本人就去過,山中是有些石洞,但從整座山來看,不是空的。

熱心網友

即使空也不會跟個鐘一樣空那么多。山里面有山洞的多了,也不是只有石鐘山有。

熱心網友

石鐘山  石鐘山,中國千古奇音第一山,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景觀。她像一座玲瓏剔透的天然美景聳立在鄱陽湖與長江交匯的九江市湖口縣雙鐘鎮?! ∽怨庞猩舷率娚街郑淠吓R匡廬,北鎮長江,俯瞰鄱陽湖,煙波浩淼;眺望長江,白浪滔滔,江湖交匯,水分兩色,天然匯成了一幅壯觀奇妙的〈涇渭圖〉,天工造化,嘆為觀止?! ‖F開放的下石鐘山,海拔57米,全山面積為九萬平方米,是喀斯特熔巖,第四紀冰川遺跡,控江扼湖,為“八省通衢”集亭、臺、樓、閣、塔、榭、舫、廊等20多種古典建筑為一體,是典型的江南園林。聯合國專家稱石鐘山集風光、古跡、名勝、園林于一身,堪稱世界之最。

熱心網友

那就自己去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