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亡”字,指出哪些是本義,哪些是直接引申義,哪些是間接引申義。1。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3。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4。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熱心網友
詞的本義就是詞本來的意義,一般是指有文字材料證明的本義。引申義是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是造成一詞多義的主要原因,可分為直接引申和間接引申兩種。直接引申是直接從本義引申出來的意義。間接引申是從直接引申再引申而來的意義。古的本義同“無”,即沒有,亡失。1。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亡,通“無”,沒有(本義)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史記·陳涉世家》亡,逃也。(直接引申義)3。劉表新亡,二子不協。——《資治通鑒》亡,死 (間接引申義)4。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六國論》— 蘇洵 亡,滅亡 (間接引申義)詞義引申的一般規律(一)由具體到一般。如:道:本義指道路,例:周道如砥,其直如矢。(《詩經·小雅·大東》)引申為(達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徑、方法,例:交鄰國,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上》)再引申為抽象的規律、道理,例: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莊子·養生主》)(二)由個別到一般。如:雄、雌:本義指雄鳥和雌鳥,專指鳥類而言。《說文》:“雄,鳥父也。雌,鳥母也。”例:誰知鳥之雌雄。(《詩經·小雅·正月》)引申為泛指所有動物,例: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辭》)(三)由實詞到虛詞。如:以:本義為任用、使用,是動詞。例: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屈原《涉江》)后引申虛化為介詞,意思為憑、用等。例: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左傳·昭公三年)。
熱心網友
樓上的回答很對
熱心網友
3本義1、4直接引申2間接引申
熱心網友
1是本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