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人與病毒也不例外。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病毒的進化就是一例。聯系是普遍存在的——例如禽流感和人。偶然性蘊涵于普遍性之中——這些疾病的突然爆發,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內因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外因環境是必要條件、催化劑——環境惡化等等。事物是波浪式前進的——對抗這些疾病就是一例。認識源于實踐,物質決定意識——有了這別病的情況,才去研究,去發現,去認識。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科學的認識這些疾病,就能利于防治和消滅。

熱心網友

其一:人,只是在"人為"方面是超過所有生物的,但再先進的"人為"也不可能徹底擺脫其生物的自然屬性,進而也不可能擺脫其終究是生物鏈中的一環的事實.其二:《老子》說:世人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換言之,只是當人類知道生活著是美好的時候,對死亡的恐懼就同時產生了,(就象陰陽不可分割一樣).這就解釋了,同樣是受到禽流感的威脅,人類的痛苦及恐懼要比鳥兒大得多得多……!

熱心網友

生物之間始終存在平等競爭的關系。

熱心網友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在生存斗爭中,各種病毒的變異能力更強了.

熱心網友

道高一遲,魔高一丈!

熱心網友

哪個流派?中國道家哲學吧。老子曰:物極必反。過渡繁殖、損害大自然,必受其害。

熱心網友

根據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解釋,恐懼皆來源于死亡,由于對死亡的厭惡,我們才會感到恐懼。也就是說,為什么我們會對禽流感感到恐懼,因為我們覺得禽流感威脅到我們的生命了。反過來講,如果禽流感對我們自身生命所構成的威脅并沒有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嚴重的話,那么我們心中的恐懼就是沒有根據和盲目的。禽流感能對人的生命夠成威脅,這是勿庸置疑的,可是禽流感到底能否在人之間傳播,到現在為止,其實還沒有定論,反而倒是有專家認為現有的病毒形式在人之間傳播的可能性不大。可是從現在媒體的報道深度和各國政府的重視程度看,對禽流感的恐懼,已經成為了世界問題。  那么,如果不是死亡,那我們到底在恐懼什么?實際上,與其說我們大多數人對禽流感的感覺是恐懼,倒不如說是迷茫;與其說我們害怕的是禽流感帶來的死亡,倒不如說是它所帶來的死亡的可能性。這種對可能性的擔心其實是不正常的,最有可能帶來恐慌。所以,我們現在最需要的信息其實不是諸如某個地方有多少人死去這樣“有價值的新聞”,而是我們該怎樣清醒認識和有效防治禽流感這樣“有價值的信息”。  禽流感只是人類面臨的千千萬萬,各式各樣自然災害中的一個罷了,本質上和其他的災難如地震、火山又有多大區別呢?如果不能清醒認識到這一點,恐怕禽流感還沒有真正到來,倒是我們這些健康人先亂了陣腳。我想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政府有條不紊的組織防治,媒體公開透明的引導信息,我們冷靜平常的對待,禽流感算得了什么,多大得坎兒我們都過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