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一年半保健品會議營銷,現在想自己代理一個產品,想請教您給一些好的心得體會。
熱心網友
你在哪個城市?可以看看 或者 了解一下,感興趣的話聯系我,sunshineting@ 我們也可以交流一下,希望有機會合作.
熱心網友
可以多看看這方面的書籍和碟,多學學
熱心網友
只要你沒把你的產品吹得像仙丹一樣,可能銷路會更好。
熱心網友
開會旅游是假 賣保健品才是真2005-05-12 09:12:38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現在很多公司以免費旅游、開會為名,邀請老年人參加這些公司舉辦的‘醫學專家’義診活動,最終是為了銷售保健產品。”9日上午,一位曾長期從事保健品銷售管理工作的楊先生給記者道出內幕。 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 據楊先生介紹,“醫學專家”為參加會議的老年人義診是會議營銷的旗號,免費旅游是會議營銷的形式,最終都是要讓參加會議的老年人買一些保健產品。所以“免費”邀請老年人旅游、開會是假,賣保健品才是真。 楊先生告訴記者,中國的保健品消費市場是巨大的,很多企業和個人紛紛投進這個市場,想從中分一杯羹。目前在西安市經營保健品的公司有一百多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保健品的生產廠家在西安設立的分公司,另一類是保健品銷售的代理公司。由于保健品的利潤高,生產廠家多,造成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 只要體檢都“高血壓” 楊先生說,這些銷售保健產品的公司,通常以低廉的工資招一些業務員,然后讓這些業務員帶上一些產品宣傳單,在住宅小區擺上一張桌子,以老年人為專攻對象,一方面宣傳他們保健產品的功效,一方面甜言蜜語地和老年人套近乎,邀請這些老年人參 們“免費”舉辦的旅游、開會等活動。這些公司還經常免費為老年人測量血壓,通常結果是,這些老年人都是高血壓,要服用他們的產品。實習記者 蔡志偉 記者 崔永利西安一公司違法宣傳保健品 大巴失火致2死12傷2005-05-12 09:11:07 來源:搜狐西安一生物公司組織老人義診,涉嫌違法宣傳保健品;至少造成14人傷亡 本報訊據《華商報》報道,5月8日下午,載著近50名老人的大巴車在行至西安市長安區東大街道辦祥裕口村附近時突然著火,造成至少2人死亡,12人不同程度燒傷的重大事故。 據悉,這些老人當天在一藥物工程公司的組織下參加“醫學專家“義診活動,然后購買指定膠囊。結果,大巴車在返回的路上遭遇失火事故。 據受傷老人介紹,他們是被醫藥銷售公司邀請進行免費體檢,體檢后就分別開出“建議服用益諾調脂膠囊一療程”或“三療程”的“處方”。報價單顯示,一個療程6盒的價格為2376元。 從老人們提供的說明書和報價單中可發現,產品名為“百生康益諾調脂膠囊”,批號為“衛食健字(2003)0408號”,生產廠家為“北京百生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說明書稱“100名醫學專家聯合推薦”、“專業用于高血脂及心腦血管疾病”。 5月9日下午,從陜西省衛生監督所了解到,該“膠囊”的生產批號獲批于2003年6月,系保健食品。申報廠家為汕頭某生物工程公司,然而在衛生部的相關網站上,工作人員沒有查到該產品與“北京百生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任何關系的信息。 老人們還透露,此次活動由“陜西眾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組織發起,公司給活動起名為“全民健康體檢萬里行聯誼會”。經調查,并未發現該公司的確切地址。 據陜西省衛生監督所市場衛生監督科科長王興武介紹,將保健食品當做藥品銷售或在銷售時進行增加功能等虛假宣傳顯屬違法。 一位曾長期從事保健品銷售管理工作的楊先生透露,組織者定期免費為老年人測量血壓,結果通常是,這些老年人的血壓高,要服用他們的產品。 當老年人立即提出購買意愿時,這些業務員并不立即答應賣產品,而是邀請老年人參 們舉辦的“會議”,說是在舉辦的會上有“醫學專家”義診,有文藝節目欣賞,而且在會上購買保健產品可享受低廉的價格,還有一些禮品贈送。健康講座VS免費體檢 保健品5種推銷術被曝光2005年03月11日 10:47 北京晚報以“免費體檢”的名義違規推銷保健品,這樣的舉報市藥監局幾乎天天接 本報訊(記者張雪梅)健康講座、免費體檢、會員制、義診、進社區宣傳,這些都是目前投訴舉報較多的不符合規定的保健食品銷售形式。在“3。15”即將來臨之際,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昨天曝光了以上5種違規銷售形式,并提醒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人,不要輕信推銷人員的夸大宣傳,一定小心別上當受騙。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治療疾病。 違規推銷保健品、夸大宣傳其功能和作用,市藥監局幾乎天天都能接到這樣的投訴舉報。其中較常見的有: 1、“健康講座”。租用禮堂或飯店等臨時性場所,打著健康講座的旗號,對象多為中老年人群,夸大保健食品的功能功效,誤導消費者混淆藥品與保健食品的概念,然后送貨上門,將保健食品銷售給市民;2、“免費體檢”。有的廠商在社區內張貼廣告,免費給中老年人體檢,檢查后告知其有各種疾病,服用某種保健食品能治病,然后送貨上門; 3、“會員制”。有個別保健食品的生產經銷單位,為了減少經營成本,或者逃避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先期發展一些會員,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向會員推銷保健食品,然后再利用會員幫其進行銷售; 4、“義診”。推銷人員身著白大褂,以所謂醫生的名義為市民看病,不收任何費用。通過幾次接觸取得信任后,聲稱某保健食品可以對身體健康有幫助,自己可以聯系到較低價格的正規產品,然后將產品推銷給消費者; 5、“進社區宣傳”。假借進社區宣傳、送服務上門之機推銷保健品。 據了解,目前消費者投訴舉報較多的保健食品問題主要集中在保健食品中添加西藥,以降糖類、減肥類居多;夸大宣傳,“治療疾病”、改善或是提高性功能,多見于抗疲勞類保健品。市藥監局提醒消費者,要正確認識保健品的作用,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治療疾病,而且一般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明顯的保健作用。購買保健品一定要到正規經營場所,要認清包裝盒正面的保健食品標志和批準文號,留意有效期和適用人群,同時別忘了索要和保存好發票。。
熱心網友
保健品的營銷心得其實大家都知道就是一個騙字呀,只要能騙上錢就是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