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是在那一年出現的?那年使用歐元的國家有多少,分別是哪些?現在有多少國家使用歐元,與人民幣的兌換率是多少?
熱心網友
自2002年1月1日起,歐元的現鈔和硬幣開始進入流通領域當年,歐元推出,但直到當年3月1日,歐洲區的歐盟成員國的各國貨幣才退出流通。迄今為止,已有12國采納了歐元分別是奧地利、比利時、法國、芬蘭、德國、希臘、愛爾蘭、意大利、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荷蘭。不過,歐盟成員國中的英國、丹麥和瑞典尚游離于歐元區之外。樓主是感興趣,可以看看
熱心網友
1999年開始使用,用量比較少,是為了讓人們逐漸熟悉和接受。2000年,我去歐洲。只見到1元和10元的。
熱心網友
1999年1月1日后,歐元啟用歐元區12國: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意大利荷蘭 葡萄牙 西班牙 愛爾蘭 希臘盧森堡中國工商銀行人民幣即期外匯牌價:100(元):1112.43 (歐元)
熱心網友
1999年1月1日,歐元將成為唯一的貨幣單位,各國的貨幣將以不可逆轉的固定匯率轉換為歐元,并以整數計價。歐元與歐洲一攬子貨幣將以1:1的比率兌換。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種歐元匯率折算方法: (1)市場匯率法。多數邏輯分析都認為,歐元的兌換比率要以1998年末的市場匯率為基礎,例如,如果要將馬克和法郎兌換為歐元,必須與1998年12月31日馬克與法郎的市場匯率相一致。《馬約》要求各國貨幣對歐元的兌換比率不能改變埃居的對外價值,也就是說,歐元構成貨幣間的兌換比率在歐洲貨幣聯盟啟動前的最后一天也不可偏離其市場匯率。這就使得各成員國面臨著如何假定1998年末市場匯率的問題。 (2)確定固定匯率法。有人建議單獨確定歐元的兌換比率,而不必與1998年末的市場匯率相聯系。但是,由貨幣當局制定統一的兌換比率,可能導致各成員國根據宣布的兌換平價進行投機交易;而且,兌換比率如果不以市場匯率為基礎,必然會給法律的制定帶來挑戰和風險。 (3)埃居中心平價法。埃居中心平價法能夠把各國貨幣,比如德國馬克對歐元的兌換比率通過早期宣布的方式傳遞給市場及公眾,此方法要求成員國提前宣布其本國貨幣與歐元之間的兌換比率,但必須首先確定到底有哪些國家首批加入歐元。其不足之處在于,由于埃居一攬子貨幣中的某些貨幣在1999年并不加入歐洲貨幣聯盟,使得埃居中心匯率不能預先固定。只有在歐元創始國的中央銀行做好準備,保證在兌換期維護其貨幣對英鎊和丹麥克郎等的固定匯率時,兌換比率的預先宣布才具有可信度。 (4)雙邊中心平價法。此方法通過在過渡期協調其貨幣、外匯政策,預先確定了歐元與本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這樣本國貨幣與英鎊和丹麥克郎之間就不再存在固定平價,從而避免了過渡期可能出現的投機交易,彌補了以上各種方法的不足,成為計算歐元兌換比率的首選方法。1997年9月12日,歐盟財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蒙得佛召開非正式會議,決定于1999年1月1日引入歐元前,由歐盟經濟及財政部長會議公開宣布雙邊匯率,并以此作為決定歐元兌換比率的基礎。 1998年5月2—3日召開的歐盟布魯塞爾首腦會議決定,在1999年1月1日加入歐洲貨幣聯盟的各國貨幣,將以他們目前在歐洲貨幣機制內的雙邊匯率加入歐洲單一貨幣體制,此舉意味著成員國之間的貨幣與歐元的匯兌關系已經確定,但任何一個參加歐元的成員國貨幣兌換歐元的最終價格要到1999年1月1日新貨幣流通時才會知道。由于歐元的價值將與歐洲單位相等,但歐洲貨幣單位包括歐元區以外的歐盟國家的貨幣,如英鎊、希臘德拉克馬和丹麥克郎都在歐洲貨幣單位內,但卻不在歐元區內,這3種貨幣在貨幣市場上的走向將對12月31日外匯市場收盤時歐洲貨幣單位的比價產生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