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死了,后人為什么要那么厚重呢?況且一個朝代的滅亡,其君為什么還會被后王尊重?
熱心網友
皇帝為何為自己修墓 青島新聞網 2004-10-29 10:36:04 頁面功能 【 “挑刺”和評論 】 【大 中 小字】【 推薦 】【打印】【關閉】 自秦漢時期開始,喪制規定,皇帝不管年齡大小,即位一年后,就要開始營造陵墓,這就是一當上皇帝就要為死亡作準備。皇帝和他人并不認為提前造墓有什么不吉利。 為什么一當上皇帝就要修陵墓呢?這是因為,皇帝和權貴們覺得帝王之死非同小可,必須要隆重安葬,陵寢也要與其 高貴的身份相適應。如果死后再修建陵寢,恐怕來不及,必須提前修好。當時皇帝將全國給他的供賦分成三份,一份作宗廟祭祀之用,一份供招待賓客之用,剩下的一份就專門用來修建帝陵和購置隨葬品。由于修陵規模漸大,用銀漸多,專門用來修陵的那一份錢往往不夠,常從國庫開支。
熱心網友
《尚書》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祀”就包括祭祀祖先。到了春秋時期,孔子更是提倡要厚葬。(但并非所有的帝王都因儒家主張才厚葬的)歷朝歷代都認為:對祖先隆重的祭祀可以保佑本朝。具體的原因不易說清,就不寫在這里了。由此可見,歷史上所有的帝王都會為自己修建巨大的陵墓,只不過像成吉思汗之類的帝王,由于怕陵墓被盜,把陵墓修得很隱蔽罷了,但這并不代表陵墓很小。至于后世帝王也不都是敬重前朝帝王的,國家組織的盜墓不在少數,例如項羽焚秦始皇陵。后世帝王對前世帝王陵墓的保護,無非是為了顯示自己的仁德,拉攏讀書人,從而進一步籠絡百姓。
熱心網友
習慣與面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