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說,傳國玉璽是和氏璧做的。璧是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那圓的中間還有個孔的玉,要做成印章怎么樣子?蓋章的時候是不是會中間多個洞?璧一般都不太厚,可是后來的皇帝還能在傳國玉璽側面刻字,那傳國玉璽到底是什么形狀的?
熱心網友
這個疑問我也有過.在讀時看到一個插圖,上面畫著藺相如手里拿著一和氏璧做向一個柱子撞擊的姿式.那個璧是個圓形的,中間還有一個孔.我就想這個璧怎么能做成傳國璽呢?形狀差得太多了.據文獻記載,傳國璽4寸見方,上雕五龍交紐,下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是李斯寫的.后來此璽崩去一角,由能工巧匠以金鑲之,故稱"金鑲玉璽".所以我想是人們在畫圖的時候畫錯了(沒有考慮此璧以后還要做傳國璽呢),可能和氏璧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大塊,正好做印用呀.何況一般的玉都是形狀近于方形的,不可能那么扁,就是匠人把它加工了,也不一定把那么大一塊好料給做成那樣只能玩的物件呀.
熱心網友
玉璽現在在哪誰知道
熱心網友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后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后,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熱心網友
還是正方形啊
熱心網友
藺相如"完璧歸趙","和氏璧"被秦王制成玉璽,歷經20余個大小王朝的10余位皇帝爭奪后神秘失蹤,失傳至今已有1065年。用"和氏璧"制作成的傳國璽究竟是什么模樣? 以變彩拉長石為原料制成的玉璽呈寶塔式的正方形,上雕螭虎紐。神奇的是,在陽光的折射下,墨綠色玉璽周身會散透出點點晶瑩的藍光,璽底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熱心網友
上面的網頁有圖片,你可以一飽眼福。大洋網訊 藺相如"完璧歸趙"是婦孺皆知的歷史故事,故事中的主角"和氏璧"被秦王制成玉璽,歷經20余個大小王朝的10余位皇帝爭奪后神秘失蹤,失傳至今已有1065年。那么,用"和氏璧"制作成的傳國璽究竟是什么模樣?昨天,在杭州中國建設銀行的保險箱里,我們有幸一睹這珍貴玉璽的風采。 以變彩拉長石為原料制成的玉璽呈寶塔式的正方形,上雕螭虎紐。神奇的是,在陽光的折射下,墨綠色玉璽周身會散透出點點晶瑩的藍光,璽底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此璽是已故國際著名地質學家、寶玉石和觀賞石專家袁奎榮教授經多年研究復制而成的,袁教授在地質學、礦物學、巖石學和寶石學基礎上考定了"和氏璧"玉璽的原料、形狀和璽文,重現了千年古璽的本來面目。 西博會上,這塊玉璽將參展于杭州中華石景園,在11月6日開幕的"中國觀賞石博覽會"上再次吸引人們的目光。。
熱心網友
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