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網友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他同時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天文學方面,在司天監期間,沈括為提高儀器的精度進行了大量工作,曾改制渾儀、浮漏和景表等天文儀器,撰《渾儀議》、《浮漏議》和《景表議》;親自觀測天象,繪制測定北極星位置的圖二百多張;并曾在幾年內堅持觀測表影和漏壺的運行,由此提出了因太陽運動不均勻而引起的時差現象;在晚年,他提出一種全新的純陰歷《十二氣歷》,這種歷法簡單明了,便于指導農事。在物理學方面,沈括發現了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四百多年。  晚年,沈括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潛心寫作,將平生見聞和科學研究記載于《夢溪筆談》之中。書中涉及科學條目二百多條,內容包括數學、天文、氣象、地質、地理、地圖、物理、化學、冶金、水利、建筑、生物、農學和醫藥等許多領域,是世界科技史中的一份寶貴的遺產。  為了紀念沈括的功績,人們將小行星2027命名為“沈括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