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您好!我寶貝一出生就用紙尿褲,剛出院時把過便,順利把出時不多,后來轉涼我就沒把大小便了,每次換尿褲都洗每天也洗澡。現在都五個月了,我嘗試給她把可她總是在玩,一次也沒成功。請教教我現該怎樣辦?感謝!

熱心網友

該如何來訓練寶寶的大小便 永嘉網 2003年12月25日 - 14:36   寶寶,你可以大小便訓練了嗎  你曾發現寶寶抓著褲子,只在便器周圍逛來逛去,甚至對著便器生氣得哇哇叫,卻仍不愿意坐下來便便嗎?  教會寶寶走到便器前、脫下褲子、坐上便器等如廁前的動作不需花太長的時間,但要讓寶寶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熟練控制大小便才是最困難的。  對寶寶來說,尿尿和便便就像是身體的一部份,有的寶寶實在不太愿意將它們排出來。學習大小便的過程跟學習其他的事情相同,寶寶會不小心忘記,或是努力做卻沒做好,當然也會因心理壓力而采取一些抗拒行為。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爸爸媽媽該如何面對寶寶的大小便練習?是繼續堅持訓練,還是讓寶寶再裹回尿布呢?  何時著手訓練  太早訓練會造成寶寶的心理負擔或親子間的緊張,以致徒勞無功。當寶寶的生理與心智發展到某一程度,會表現出某些生理征兆或特殊反應,這時才是開始進行訓練的合適時機。  A、寶寶生理的成熟度  1、大約在18-24個月時,寶寶的直腸括約肌與膀胱發育較成熟,能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與"放",此時尿褲能保持2-3小時以上的干爽。  2、能夠坐立與站立,或是靈活的走路、蹲下、起立后,表示肌肉神經已發展至一定的程度,也是訓練大小便的最佳時機。  3、寶寶懂得擠壓腹部肌肉,幫助便便排出。  B、寶寶心理的成熟度  1、寶寶了解去便便、去廁所是什么意思與動作,并且能聽懂你的指示。當寶寶認知能力到了解某些單字或語匯之后,才能聽得懂對他所提出的口語指令,如"便便"、"噓噓"等日常生活中所必須的行為。在尚未學會表達前,當寶寶尿濕或弄臟褲子時,要清楚地告訴他"寶寶尿尿了"、"寶寶大便了"。  2、寶寶愿意配合你的抱姿與口語指示(如"尿尿"、"嗯嗯"、"巴巴"等)。  3、寶寶會反映自己的尿布濕了、臟了,表示寶寶不喜歡濕的臟的尿布,想要換干凈的。  4、寶寶能感覺出便意、尿意,會向你表達或要求你帶他去廁所。有些寶寶的非語言表達是拉著你指著便器,或是在游戲中突然停下來,摸著自己的下腹部。  5、寶寶開始有興趣跟你一起進廁所,看你上廁所,好奇地想模仿坐在馬桶上的樣子。  如何來訓練寶寶便便  1、爸爸媽媽態度應和善而自然,不要過于嚴格,可以采用漸進式的訓練,例如一天之中,只有早上讓寶寶用便器,午睡或晚間仍然使用尿布,寶寶比較不會有壓力,再慢慢過渡到午睡和晚間也用便器。  2、利用寶寶善于模仿的天性,讓他跟你一起進入廁所,觀察大人如廁的情形。此時,告訴寶寶你正在做什么,以及為什么要這么做。利用布偶示范、閱讀相關的故事書,也是學習模仿的途徑。在男寶寶的排尿訓練時,最好能有男性的模仿對象指導,偶爾可以玩些游戲,例如在馬桶中放一個他討厭的假象敵人,然后對準它射進去等游戲。  3、也可以將寶寶的便器放在我們的馬桶旁,然后寶寶坐便器、我們坐馬桶。跟寶寶說:"因為寶寶現在小,所以坐在便器上尿尿和便便。媽媽長大啦,所以就坐在馬桶上面呀!等寶寶長大一點,就可以像媽媽一樣坐馬桶。"寶寶不用多久,就會發現坐在便器跟我們坐在馬桶上一樣"自然又安全"。  4、將便器放在寶寶游戲地方的旁邊最好,也允許他當作一般小椅子用,或是穿著衣服進行假裝上廁所的游戲。可以挑選有卡通人物的小內褲,并且告訴他"如果希望不弄臟你喜歡的卡通人物,那就要學習脫褲子,在便器上尿尿才行。"  5、當寶寶被帶到便器旁,媽媽可以協助他,或試著讓他自己處理。當發現寶寶有排便的表情時,要稱贊、鼓勵他,加強寶寶的動機。寶寶順利完成后,要給他鼓勵和稱贊。即使只是高興地告訴爺爺奶奶或告訴保姆都行,這也是對寶寶最好的獎勵。  6、清除寶寶便便時,希望媽媽不要皺著眉露出惡心的神情,有的媽媽會很夸張地強調"臟",這會給寶寶帶來很糟糕的感覺。也許他是個好寶寶,他不愿意制造"臟東西"來讓媽媽害怕。那么,你的便便訓練就不大容易成功。  7、寶寶偶而失敗,不要責罵孩子,重復說明即可。媽媽可以憑經驗抓準寶寶解尿的間隔時間,提早幾分鐘前溫柔地提醒,這樣寶寶順利排便的成功率會比較高。  8、讓孩子學習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使用各式設備來解大小便。  9、如果訓練十天、半個月仍不成功,表示寶寶生理尚未成熟,可暫停一段時日重新再來。  你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A、寶寶不肯配合訓練  (1)可能原因:是因身心發展還不到一定程度。   處理方式:若是寶寶還未準備好,再給他一些時間,"欲速則不達",操之過急或態度嚴厲,只會造成反效果。  (2) 可能原因:有可能是生理的問題,例如便秘造成排便困難,或是肛門疼痛而讓寶寶拒上廁所。  處理方式:便秘所引起的抗拒,只要能治療好,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3) 可能原因:父母的不耐煩或責罵,讓寶寶產生抗拒心態。  處理方式:不要再以責罵或懲罰的方式讓寶寶心生畏懼,更加退縮或抗拒;有時寶寶會不喜歡爸媽在一邊看。  B、寶寶對便器很排斥,不喜歡與便器直接接觸  可以讓寶寶包著尿褲,坐在便盆上解便或噓噓,但這段過渡期不宜過長。  C、寶寶膀胱感染  一般情況下并不多見,較常出現在女寶寶訓練大小便的過程中。如果你的女寶寶突然顯得尿頻,或是并不想上廁所但褲子卻經常濕濕的,甚至在大小便時會感到刺痛、腹痛,就要趕緊請醫生診斷。所以訓練女寶寶時,請各位媽媽一定要記得,告訴孩子如廁后,使用衛生紙擦屁屁一定要從前面向后擦,因為肛門有許多細菌,往前擦容易使陰道和尿道受到感染,非小心不可。  D、什么時候可以不再包尿布  在剛開始進行排尿或是排便的訓練時,往往會經過三個階段:  階段一,就是已經排尿了才說"媽媽,我尿尿了"。  階段二,就是表達"媽媽,我要尿尿了",可是一說完就尿了。  階段三,在說完"媽媽,我要尿尿了",可以自己忍住一小段時間,到廁所排尿。雖然到了第三個階段,但是寶寶偶爾會在五歲左右時,發生尿床的現象,所以要看照顧的情況,如果已經一段時間都沒有發生夜尿的現象,就可以不用再包尿布了。大便訓練在一歲半左右完成;小便訓練在2-3歲左右完成。一般至少需訓練8-10個月,但也有寶寶要到4、5歲才能學會。  提醒爸媽的是,寶寶控制大便比小便容易,兩歲左右的寶寶會控制大便,但小便則需要較長的過程。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爸媽千萬不要拿別的寶寶花多久的訓練時間與自己的寶寶相比較,這樣只會增加爸爸媽媽與寶寶之間無形的壓力與挫敗感。  給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  寶寶該進行大小便訓練了,如果使用坐便器--  * 寶寶會坐得很穩,很安全;  * 寶寶會因為喜歡色彩鮮艷的坐便器,喜歡坐在可愛的小動物背上,從而配合便便訓練;  * 好聽的音樂會讓寶寶把排便與愉快情緒聯系在一起,減少對便便的排斥感;  * 輕便的裝置、光滑的內表,坐便器讓媽媽清洗起來更方便、更徹底。  使用坐便器訓練寶寶便便,這與媽媽小時候坐痰盂的歷史大不相同,會讓寶寶覺得便便是件自然而愉快的事。   來源:年輕媽媽之友 作者:文/cindy 編輯: 。

熱心網友

邊玩邊把,盡量順其自然

熱心網友

5個月,對于大人的話還不能理解,所以應該以游戲的形式做示范給她,當她模仿時就鼓勵她。剛開始在床上以游戲的形式做被把尿的姿勢,并發出尿尿的聲音,面目表情和聲音夸張一些,她會覺好玩,然后你可以慢慢讓她用這個姿勢,當她配合時,親她或鼓掌表示夸獎,如果前幾次不配合,也不勉強。記住一定要輕松地當游戲來做,孩子慢慢就會接受了。

熱心網友

孩子把尿,就是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排尿的習慣,嬰兒可以訓練排尿習慣,睡前睡后,飯前飯后,出去回來要把尿,把尿媽媽要發一些聲音,使孩子對排尿產生條件反射,以后媽媽一發生聲音孩子就有尿意,訓練一段,白天就不用尿布,睡前尿一次,夜里把一次,夜里就不會尿床啦,國內一般都如上訓練,歐美國家與我國在意識上不同,家長不會訓練寶寶排尿,認為寶寶大了自己會意識到排尿的,市場上甚至有賣36個月的寶寶紙尿褲.向你的情況不要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