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已五個月(女),體重15斤左右,身高66厘米,吃喝拉玩等等都很正常,主要問題是晚上睡覺時老愛踢腿,即腿抬起來又放下,卻不會醒來還是在睡.這種情況多發生在下半夜,上半夜她是連動都不會動一下的.另她入睡較困難,老會一抖一抖的,造成原本已閉眼了又睜開來.問此況是否缺鈣?若是缺鈣,嚴不嚴重?

熱心網友

您好!根據您的情況恐怕還不能判斷您的孩子缺鈣,您可以看看下面的文章再判斷一下您孩子是否缺鈣。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兒童補鈣食品或藥品鋪天蓋地,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若用商家的快速測鈣儀給孩子測一下,肯定會說你的孩子缺鈣。那么,您的孩子是否真的缺鈣呢?您可以自己判斷一下,也可以到醫院去確診,千萬不可胡亂給孩子補鈣,否則,會適得其反。小兒缺鈣,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通常出現神經、骨骼和肌肉...

熱心網友

您好!根據您的情況恐怕還不能判斷您的孩子缺鈣,您可以看看下面的文章再判斷一下您孩子是否缺鈣。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兒童補鈣食品或藥品鋪天蓋地,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若用商家的快速測鈣儀給孩子測一下,肯定會說你的孩子缺鈣。那么,您的孩子是否真的缺鈣呢?您可以自己判斷一下,也可以到醫院去確診,千萬不可胡亂給孩子補鈣,否則,會適得其反。小兒缺鈣,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造成的,通常出現神經、骨骼和肌肉3方面的表現。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癥狀,如脾氣怪,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后哭鬧;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使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因為煩躁和汗水刺激,小兒躺著時喜歡搖頭擦枕,時間久了,后腦勺處的頭發被磨光了,形成枕禿。這些現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時,才考慮缺鈣。如果僅有出汗一條,就不能診斷是缺鈣。嚴重缺鈣時,精神神經癥狀加重,會出現抽風,同時還會出現骨骼及肌肉的表現,如囟門閉合遲,出牙遲,會站走時間遲,還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肉松軟無力等等。缺鈣對人的危害不僅如此,還會影響智力以及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致使小兒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因此,在小兒生長期預防和治療佝僂病很重要。如果您的孩子真的是缺鈣,那就要多注意了,當然平時補鈣最好的方法還是食補。日常飲食里含鈣多的食品有:蝦皮,干貝,蝦仁,豆腐,芝麻醬。 蝦皮:把蝦皮在干鍋里干炒一下,在搗蒜的蒜缽里搗成末,然后放在一個瓶子里保存,這樣可以常溫保存很久。在孩子6-7個月的時候,每次吃粥或者面條,用小勺尖蘸一點抹在寶寶嘴里,當鹽用。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摻在飯里,因為一摻的話,要加很多才有咸味。這樣用小勺尖蘸一點,既不用擔心咸到寶寶,又可以帶下幾口白飯,寶寶也愛吃。 干貝:又稱“瑤柱”,取出4-6顆,放在溫水里泡到松軟,然后剁碎放在攪好的蛋液里,加一點點鹽同蒸,就是一道美味的“瑤柱蒸水蛋”。炒蛋也可以。另外大一點的寶寶可以直接做湯,象黃瓜片干貝絲火腿絲湯。 蝦仁:1歲以前的寶寶可以吃西蘭花炒蝦仁泥,要先把西蘭花煮熟,剁一下,這樣保證和蝦仁一起炒的時候能快出鍋;把鮮蝦剝出蝦仁,剁碎,在不沾鍋里倒入一點花生油,把剁好的蝦仁和西蘭花攪在一起,翻炒幾下,蝦變色就好了,出鍋。千萬別炒老了,那樣孩子不好嚼,就不喜歡吃了!大一點的寶寶可以吃黃瓜炒蝦仁段。 豆腐:蒸著吃,拌沙拉醬,拌芝麻醬,做湯,炒著吃,都是美味! 芝麻醬:剛出鍋的熱饅頭,蘸上一點芝麻醬,寶寶不吃才怪呢!也可以拌在面條里面,很清口的。 祝您的孩子健康成長!

熱心網友

我是兒科主任醫生,最好我能看看,我估計不是缺鈣。可能缺鋅與維生素B1,而且比較嚴重

熱心網友

有可能啊,買些龍骨壯骨沖計吧,好喝又補

熱心網友

鈣屬于人體必須微量元素之一,如果補充過多反而有害無益,所以再補充之前,一定要檢查體內的微量元素是否缺乏,之后科學的進行補充。鈣缺乏癥易患人群: 嬰兒手足抽搐癥多見于喂養不當的嬰兒 小兒佝僂病常見于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1歲以內的幼兒 成人骨質疏松癥多見于孕婦、乳母及老年人 鈣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嬰兒手足抽搐癥:嬰兒缺鈣,血鈣低時,可引起手足痙攣抽搐. 小兒佝僂病:小兒缺鈣,常...

熱心網友

鈣屬于人體必須微量元素之一,如果補充過多反而有害無益,所以再補充之前,一定要檢查體內的微量元素是否缺乏,之后科學的進行補充。鈣缺乏癥易患人群: 嬰兒手足抽搐癥多見于喂養不當的嬰兒 小兒佝僂病常見于3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1歲以內的幼兒 成人骨質疏松癥多見于孕婦、乳母及老年人 鈣缺乏癥的臨床表現: 嬰兒手足抽搐癥:嬰兒缺鈣,血鈣低時,可引起手足痙攣抽搐. 小兒佝僂病:小兒缺鈣,常伴有蛋白質和維生素D缺乏,出現佝僂病的一系列表現。患兒常有多汗、易驚、囟門大、出牙遲及枕禿等癥狀。患兒患病3個月以上,出現乒乓頭,即兩側后枕部下按有乒乓球感;前胸部兩側肋骨與軟骨交界處外凸成"肋骨串珠";肋下緣外翻;胸部前凸成"雞胸";脊柱后凸成駝背;兩下肢膝部外彎成"O"形腿或內彎成"X"形腿;腕、踝部圓凸成"手鐲"或"腳鐲"等;腹肌軟弱無力,腹脹。患兒生長發育緩慢,免疫力低,易患肺炎、腹瀉等病,病死率較高,容易骨折。 成人骨質疏松癥:成人常因缺鈣而造成骨質疏松,骨脆性增大,易發生骨折,主要是前臂和髖骨骨折,脊柱壓縮。 鈣的營養狀況評價: 參考指標正常血清鈣 2.25~2.75mmol/L(90~110mg/L)成人血清無機磷0.75~1.25mmol/L(30~50mg/L)兒童血清無機磷1~1.5mmol/L(40~60mg/L)成人血清堿性磷酸酶1.5~4.0菩氏單位兒童血清堿性磷酸酶5~15菩氏單位骨礦物質含量(BMC)骨礦物質密度(BMD)均能定量地反應骨的健康狀況。BMC適用于兒童;對于成人,兩者都適用鈣缺乏癥的預防與治療:1.預防:合理安排膳食,適當攝入含鈣和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并適當戶外活動,以接受日曬(每日至少2小時)。影響鈣吸收的因素較多,維生素D、膳食中有適量的蛋白質、低磷膳食、體育鍛煉均有利于鈣的及收;而谷類食物中的植酸、一些蔬菜如菠菜、竹筍、厥菜等中的草酸、膳食纖維、咖啡等則不利于鈣的吸收。2.治療:根據不同的病情,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含鈣制劑及維生素D制劑鈣的參考攝入量:孕婦乳母年齡(歲)1~4~11~18~50~1-3月4-6月7-9月適宜攝入量(mg/天) 00 0010001 鈣的最高耐受攝入量及中毒:我國規定最高耐受攝入量:各年齡組均為2000mg/天 中毒:目前尚沒有攝入鈣引起中毒的報導,但過量攝入鈣,可引起以下危害:增加腎結石的危險性;影響鐵、鋅、鎂等一些必需元素的吸收利用。 鈣的主要食物來源: 奶和奶制品是鈣的良好來源,蝦皮、豆類、綠色蔬菜也是鈣的較好來源。而谷類、動物性食物中含鈣則較少。 部分常見食物中的含鈣量(mg/100g) 食物名稱 鈣含量 食物名稱 鈣含量牛奶 104 豆腐 164奶酪 799 花生仁 284蝦皮 991 油菜 108蛋黃 112 小白菜 159大豆 191 土豆 149